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9273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所述导辊为铁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该铁基高温合金的组成为:C:1.8~2.2%,Si:0.2~1.2%,Cr:26~28%,V:0.6~1.2%,Mo:1.8~5.2%,Ni:4.0~6.8%,Ti:0.8~1.2%,Nb:0.8~1.2%,稀土:0.08~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特定的精密铸造步骤和热处理参数过程,使得其强化其合理分布,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专利说明】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领域,具体涉及导辊及其精密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轧机轧制速度提高,导辊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因为工作环境的复杂,导辊使用寿命短,导辊已成为高速线材轧机上的主要消耗部件。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导辊材料有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奥氏体组织的耐热钢;第二种是具有马氏体组织的耐磨钢或耐磨铸铁;第三种是硬质合金。奥氏体耐热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及韧性,但耐磨性差,磨损快。而且奥氏体与线材(组织为铁素体或奥氏体)本身的相互粘附倾向性较大,易发生粘钢。马氏体组织耐磨钢和耐磨铸铁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随着使用温度的提高,马氏体发生回火,耐磨性会降低。硬质合金导辊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其冲击韧性较差。
[0003]目前使用较多的精密铸造用型壳,大致可分为:石墨型壳、钨面层陶瓷型壳、氧化物陶瓷型壳等。但是由于模具形成方式的不足以及铸造过程的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成型后的零件表面和内部缺陷均比较多。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
[0005]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导辊精密铸造的方法;
[000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所述导辊为铁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该铁基高温合金的组成为:C:1.8~2.2%,S1:0.2~1.2%,Cr:26~28%,V:0.6~1.2%, Mo: 1.8 ~5.2%, Ni:4.0 ~6.8%, Ti:0.8 ~1.2%, Nb:0.8 ~1.2%,稀土:0.08 ~
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表面以下I~2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1 ,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4~8%,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6~12%。
[0009]作为优选,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棍的表面以下I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I~4%,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2~6%。
[001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I)精密铸造,按照铁基高温合金的化学组成配制铁基高温合金材料,采用水溶性型芯,采用现有系统设计得到模型,采用快速成型机,采用现有激光烧结结束逐层烧结聚苯乙烯粉,再浸蜡后制得熔模, 然后对熔模进行表面与内部的清洗;将熔模浸入到面层涂料中沾浆后取出,然后进行面层的撒砂、干燥,得到模壳,将模壳放入加热炉中,在温度为1000~1100°C,保温2.5~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模具;将配制的铁基高温合金材料熔炼成液态后倒入模型型壳内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1600~1630°C,浇注后将精密铸造成的导辊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去除浇注系统,得到导辊;
[0012]2)对得到的导辊进行热等静压,温度为为1200~1250°C,压力为160~200MPa,保压时间为3~6小时。
[0013]3)退火:将热等静压后得到的导辊加热至865~885°C保温2~4h,然后将温度降至600~680°C保温I~1.8h,再降至580~595°C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4]4)精加工:将经退火处理后的导辊用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成成品导辊。
[0015]作为优选,在退火之后和精加工之前还进行淬火和回火热处理,所述淬火为:将导辊加热至1080~1120°C保温I~2h,然后出炉以油淬;所述回火为:将淬火后的导辊加热至220~280°C保温2~3h,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
[0016]作为优选,所述面层涂料为氧化锆、二醋酸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正丁醇按照重量份比例为3.8~4.2:1:0.0004~0.001:0.0006~0.0012的配比通过搅拌、静置而得到的。
[0017]作为优选,所述退火的加热步骤先加热到380~420°C,保温0.8~1.5h,然后再加热至865~885°C。
[0018]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特定的精密铸造以及退火温度的选取,使得Ni3 (Ti,Al,Nb)相和Ni3 (Ti,Al)相的强化相在导辊表面和内部得到合理的分布,从而使得导辊强度和耐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所述导辊为铁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该铁基高温合金的组成为:C:1.9%, Si:1.0%, Cr:27%, V:1.0%, Mo:4.2%, N1:5.8%, T1:0.9%, Nb:
1.1%,稀土:0.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1]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表面以下1.5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l,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6%,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8%。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表面以下I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3%,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5%。
[0022]实施例2:
[0023]精密铸造的导辊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I)精密铸造,按照铁基高温合金的化学组成配制铁基高温合金材料,采用水溶性型芯,采用现有系统设计得到模型,采用快速成型机,采用现有激光烧结结束逐层烧结聚苯乙烯粉,再浸蜡后制得熔模,然后对熔模进行表面与内部的清洗;将熔模浸入到面层涂料中沾浆后取出;所述面层涂料为氧化锆、二醋酸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正丁醇按照重量份比例为3.9:1:0.0005:0.0008的配比通过搅拌、静置而得到的。然后进行面层的撒砂、干燥,得到模壳,将模壳放入加热炉中,在温度为1050°C,保温2.6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模具;将配制的铁基高温合金材料熔炼成液态后倒入模型型壳内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1628°C,浇注后将精密铸造成的导辊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去除浇注系统,得到导辊;[0025]2)对得到的导辊进行热等静压,温度为为1230°C,压力为190MPa,保压时间为5小时。
[0026]3)退火:将热等静压后得到的导辊先加热到380~420°C,保温0.8~1.5h,然后再加热至865~885°C保温3.5h,然后将温度降至605°C保温1.6h,再降至585°C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7]3.1)淬火和回火热处理,所述淬火为:将导辊加热至1100°C保温1.8h,然后出炉以油淬;所述回火为:将淬火后的导辊加热至260°C保温2.8h,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0028]4)精加工:将经退火处理后的导辊用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成成品导辊。
【权利要求】
1.一种精密铸造的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为铁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该铁基高温合金的组成为:C:1.8~2.2%,Si:0.2~1.2%, Cr:26~28%, V:0.6~1.2%,Mo: 1.8 ~5.2%, Ni:4.0 ~6.8%, Ti:0.8 ~1.2%, Nb:0.8 ~1.2%,稀土:0.08 ~0.1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表面以下I~2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l,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4~8%,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Nb)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6~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铸造的导辊,其特征在于,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表面以下Imm的横截面处,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I~4%,在该铁基高温合金导辊的中心横截面出,其Ni3 (Ti,Al)相的含量为总面积的2~6%。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铸造的导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精密铸造,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高温合金的化学组成配制铁基高温合金材料,采用水溶性型芯,采用现有系统设计得到模型,采用快速成型机,采用现有激光烧结结束逐层烧结聚苯乙烯粉,再浸蜡后制得熔模,然后对熔模进行表面与内部的清洗;将熔模浸入到面层涂料中沾浆后取出,然后进行面层的撒砂、干燥,得到模壳,将模壳放入加热炉中,在温度为1000~1100°C,保温2.5~3h,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模具;将配制的铁基高温合金材料熔炼成液态后倒入模型型壳内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1600~1630°C,浇注后将精密铸造成的导辊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去除浇注系统,得到导辊; 2)对得到的导辊进行热等静压,温度为为1200~1250°C,压力160~200MPa,保压时间为3~6小时。 3)退火:将热等静压 后得到的导辊加热至865~885°C保温2~4h,然后将温度降至600~680°C保温I~1.8h,再降至580~595°C出炉,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精加工:将经退火处理后的导辊用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成成品导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退火之后和精加工之前还进行淬火和回火热处理,所述淬火为:将导辊加热至1080~1120°C保温I~2h,然后出炉以油淬;所述回火为:将淬火后的导辊加热至220~280°C保温2~3h,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涂料为氧化锆、二醋酸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正丁醇按照重量份比例为3.8~4.2:1:0.0004~0.001:0.0006~0.0012的配比通过搅拌、静置而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加热步骤先加热到380~4200C,保温0.8~1.5h,然后再加热至865~885°C。
【文档编号】B22C7/02GK103540858SQ20131043263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强 申请人:苏州华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