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37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钛是高科技领域所需要的重要材料之一,世界上只有中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技术上彼此相互封锁,各有千秋,总体上目前世界上我国产能最大,还原蒸馏技术比较先进。海绵钛还原蒸馏生产,是在反应装置内,预先一次性加入镁,然后在还原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加入四氯化钛,液体镁与气态四氯化钛在液体镁表面反应,生成液体氯化镁(沉入反应装置底部并被间断排出)和固态的海绵状(富含毛细管)的钛;还原结束后,在真空及高温状态下,将反应装置中残存的镁和氯化镁,蒸馏至冷凝装置内,实现对海绵钛的提纯;海绵钛要实现应用,须将钛坨破碎、压制成电极、真空电弧炉熔炼铸锭、制成型材。传统的海绵钛还原蒸馏生产所使用的反应装置,无论是竖式(主要方式),还是卧式(只有个别企业曾经采用过),都是圆筒式的。随海绵钛还原蒸馏生产的大型化(单炉产能5吨以上),海绵钛坨中心部和底部出现了致密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海绵钛的“硬块”问题,这些部位的产品非常致密,不再呈海绵状。“硬块”的存在,给海绵钛的深加工(压制电极及铸锭),增加了困难,成为海绵钛供销纠纷最多、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反应装置直径增大后,中心部的反应热不能及时排出,导致钛坨中心部高温烧结,形成中心部“硬块”。因此,小反应装置生产的海绵钛坨没有“硬块”,反应装置直径扩大后,海绵钛坨中心部就会出现“硬块”。海绵钛坨蒸馏时,长时间(通常在100小时以上)高温自重挤压,海绵钛坨高度明显降低,使底部烧结,形成“硬块”,因此,单炉产能较小时,海绵钛坨没有“硬块”,单炉产能扩大后,海绵钛坨底部就会出现“硬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为消除海绵钛坨“硬块”而设计的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由反应装置和大盖组成,大盖包括大盖上法兰、大盖下法兰、排氯化镁管、大盖保温层、内加热装置、大盖中心管和加料管;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筒体、反应装置底板、筛板和排氯化镁套管;大盖下法兰与反应装置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大盖上法兰、大盖下法兰、反应装置法兰和反应装置筒体均为长圆形;所述反应装置筒体底部为平底。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可以改善海绵钛的结构,解决海绵钛硬块问题。反应装置中任何位置离反应装置装置壁均较近,反应热能够快速传递到装置壁,可降低反应装置中心位置的温度,避免钛坨在还原过程中烧结形成硬块;同时,反应装置横截面积较大,钛坨扁平,高度降低,底部产品单位面积承受上部产品的重量大幅度降低,可以减轻钛坨在蒸馏过程中高温烧结及自重挤压形成硬块。第二,可以提高加料速度,缩短还原周期。反应装置横截面积较传统反应装置为大,反应空间加大,加料速度可以相应提高;反应装置中任何位置离反应装置装置壁均较近,反应装置散热条件改善,加料速度可进一步提高。第三,可以缩短蒸馏时间,节约能源消耗。反应装置横截面积及钛坨表面积加大,蒸馏过程中自由镁及自由氯化镁挥发速度加快;钛坨扁平,内部任何位置离钛坨表面的距离均较短,钛坨中残存镁及氯化镁挥发的路径较短,蒸馏容易。随着蒸馏周期的缩短,能耗明显降低。第四,可以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反应装置仅用钢板制作,不需要封头;单个反应装置重量减轻,成本降低;还原、蒸馏的周期都缩短,单台炉子的生产能力提高,在总产能不变的情况下,设备投入降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钛坨结构,减少海绵钛硬块;可以缩短还原蒸馏生产周期,提高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可以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制作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绵钛槽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_大盖上法兰、2-大盖下法兰、3-反应装置法兰、4-反应装置筒体、5-反应装置底板、6-筛板、7-排氯化镁管、8-大盖保温层、9-内加热装置、10-螺栓、11-大盖中心管、12-加料管、13-排氯化镁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由反应装置和大盖组成,大盖包括大盖上法兰
1、大盖下法兰2、排氯化镁管7、大盖保温层8、内加热装置9、大盖中心管11和加料管12;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筒体4、反应装置底板5、筛板6和排氯化镁套管13 ;大盖下法兰2与反应装置法兰3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所述大盖上法兰1、大盖下法兰2、反应装置法兰3和反应装置筒体4均为长圆形;所述反应装置筒体4底部为平底。在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中,任何位置距离反应装置装置壁均较近,反应热能够快速传递到装置壁,可降低反应装置中心位置的温度,避免钛坨在还原过程中烧结,形成中心部“硬块”;同时,反应装置横截面积较大,钛坨扁平,高度降低,钛坨自重给底部产品的压力大幅度减轻,避免钛坨在蒸馏过程中因高温自重挤压形成底部“硬块”。
权利要求1.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由反应装置和大盖组成,大盖包括大盖上法兰(I)、大盖下法兰(2)、排氯化镁管(7)、大盖保温层(8)、内加热装置(9)、大盖中心管(11)和加料管(12);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筒体(4 )、反应装置底板(5 )、筛板(6 )和排氯化镁套管(13 );大盖下法兰(2)与反应装置法兰(3)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盖上法兰(I)、大盖下法兰(2)、反应装置法兰(3)和反应装置筒体(4)均为长圆形;所述反应装置筒体(4)底部为平底。
专利摘要海绵钛槽式反应装置,由反应装置和大盖组成,大盖包括大盖上法兰、大盖下法兰、排氯化镁管、大盖保温层、内加热装置、大盖中心管和加料管;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筒体、反应装置底板、筛板和排氯化镁套管;大盖下法兰与反应装置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大盖上法兰、大盖下法兰、反应装置法兰和反应装置筒体均为长圆形;所述反应装置筒体底部为平底。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钛坨结构,减少海绵钛硬块;可以缩短还原蒸馏生产周期,提高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可以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C22B34/12GK203065556SQ2013200311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罗时雨 申请人:罗时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