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氮化钒铁作为一种钢材微合金添加剂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推广。而FeV55Nll的钒氮比最接近理想比例3.64,在这种比例下钒才能最大程度地析出发挥钒、氮优良的综合强化效果。目前氮化钒铁生产工艺以自蔓延反应为主。工艺流程为:原料球磨——球磨料
品位分析-按计算模型配料-混料-混合料品位分析-装料-高温自蔓延合
成——冷却——破碎——筛分——成品检验——包装。其中在高温自蔓延过程中采用的合成模具,即石墨舟,烧出来的产品形状为成型的一个整体,还需要进一步采用破碎机破碎,这样在筛分过程中有近20%的直径小于IOmm的小颗粒被筛分掉,不能进入最后成品,使得初始计算模型配料与最后实际的出产量之间出现很大误差,这样大大降低了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能够解决高温自蔓延过程中只能合成整块的产品,在后续破碎筛分中导致误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所述合成模具包括:槽和多个隔板,在槽中装入物料后,利用多个隔板均匀的将物料进行隔断。其中,所述槽由石墨材料制成,隔板由可燃且不影响物料合成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隔板具体用于:将物料均匀的完全隔断开,或使合成后的成品具有均匀的用于分割的缝隙。其中,所述物料具体为氮化钒铁混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所述合成模具包括:槽和多个隔板,在槽中装入物料后,利用多个隔板均匀的将物料进行隔断,使得高温自蔓延过程中只能合成的产品能够根据需要均匀等分,在后续破碎筛分中避免了误差,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合成模具包括:槽11和多个隔板12,在槽11中装入物料后,利用多个隔板12均匀的将物料进行隔断。[0012]具体的,所述槽11由石墨材料制成,隔板12由可燃且不影响物料合成的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纸张、木片、石墨等材料制成隔板12。以纸张为例,在合成过程中,纸条燃烧后变成C02、CO气体和纸灰,这些物质都不会影响物料合成。所述物料具体为氮化钒铁混料。所述隔板12具体用于:将物料均匀的完全隔断开,或使合成后的成品具有均匀的用于分割的缝隙。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高温自蔓延合成过程中,在模具中增加隔断,使合成后的半成品由一大块变成规格均匀的几条长条。最后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然后筛分、包装。经实际生产证明筛分后只有2-4%的直径小于IOmm的小颗粒。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具体操作方法:在石墨舟(模具)中装料,将宽约100_,长短与石墨舟短相当的白纸平铺于料上,采用钢板条将纸压入料中。根据所要求的尺寸进行隔断。然后装入炉内进行合成。在合成过程中,纸条燃烧后变成C02、CO气体和纸灰。物料留下一道很深的缝隙,用锤轻敲即可破裂。从而产生条状。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一次性模具。最后采用钢筋切断。经国家钢铁总院取样检测证明,产品成分符合国家标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模具包括:槽和多个隔板,在槽中装入物料后,利用多个隔板均匀的将物料进行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由石墨材料制成,隔板由可燃且不影响物料合成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体用于:将物料均匀的完全隔断开,或使合成后的成品具有均匀的用于分割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具体为氮化钒铁混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隔断的氮化钒铁合成模具,所述合成模具包括槽和多个隔板,在槽中装入物料后,利用多个隔板均匀的将物料进行隔断,使得高温自蔓延过程中只能合成的产品能够根据需要均匀等分,在后续破碎筛分中避免了误差,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文档编号C22C29/16GK203034074SQ20132003033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谭国臣, 于成智, 张光德 申请人:辽宁鑫业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