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9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圆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料锻件的外圆表面粗加工 的外圆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在钢厂的锻件圆钢毛坯出厂后,形状不是特别规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 环境潮湿的影响,在外圆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锈蚀,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铁皮和铁 锈,对后续该锻件的加工和使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锻件外圆表面进行去皮粗加工。在目 前的圆钢毛坯去皮方法中,常用的有手工法、化学法及机械法,手工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 率低;化学法相对于人工法效率较高,但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不易控制去皮质量;机械 法去皮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质量可靠、效率高的方法则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0003]现有的外圆加工设备多采用动磨头结构,即工件在轴向固定,而由磨头沿轴向运 动实现工件的外圆磨削,例如中国专利200620111811.X即公开了一种外圆磨削装置,即为 采用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效率较低,而且对于外圆表面粗加工的工艺要求而言,对加工精 度要求不高。[0004]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66536.2公开了一种高温圆钢锻压件去氧化层设备,采用 并列的摩擦去皮装置和滚刀去除圆钢锻压件的外圆氧化层,存在的问题是,摩擦去皮装置 和滚刀均为定长,对于不同长度规格的锻压件不能通用,且刀具长度较长,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可以批量的加 工钢料锻件的外圆表面,且效率较高,成本较低。进一步的,还可以实现自动卸料。[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 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由 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所述斜托轮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 线具有夹角,大约在8° 12°之间,在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0007]所述的磨头架中,磨头座位于机座一侧,磨头架与磨头座的顶端铰接,磨头架位于 托轮组上方的一端设有磨头砂轮;[0008]磨头架与磨头座之间设有磨头架油缸。[0009]所述的磨头架与磨头座铰接的位置位于磨头架的中部,在设有磨头架油缸的相对 另一端还设有磨头架弹簧。[0010]机座的一端还设有卸载装置。[0011]所述的卸载装置中,卸料杆通过卸料支座与机座铰接,卸料杆与机座之间还设有 卸料油缸,卸料杆的自由端位于托轮组中的各个托轮之间。[0012]所述的卸料杆自由端设有用于置于工件下方的弯折段。[0013]所述的弯折段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勾起工件的防滑钩。[0014]所述的卸料杆为多个,多个卸料杆并列布置。[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通过采用斜托轮的结构,实现工件的圆周和轴向进给,配合侧置的磨头架,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批量加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对于工件尺寸较大的锻件毛坯的粗加工问题,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质量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设置的卸载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自动卸料。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0019]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20]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0021 ]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0022]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0023]图中:卸载装置I,磨头架2,驱动装置3,主轴架4,斜托轮5,主动托轮组6,被动托轮组7,机座8,工件9,磨头座10,磨头架油缸11,磨头架弹簧12,磨头砂轮13,防滑钩14, 弯折段15,卸料支座16,卸料杆17,卸料油缸18,夹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4中,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8,机座8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9的托轮组,托轮组由主轴架3实现支承。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为由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的主动托轮组6,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5,如图1中所述斜托轮 5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α,在机座8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2。由此结构, 当如图4中,驱动装置3驱动主动托轮组6旋转时,同时带动工件旋转,被动托轮组7相应的由工件带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斜托轮5对工件产生轴向分力,从而实现工件的轴向进给,配合工件9的旋转,由磨头架2对工件9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采用本装置,加工效率高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本例中,将斜托轮5设置在被动托轮组7上,但是,将斜托轮 5设置在主动托轮组6上也是可行的。对于更大直径的工件9,同时在主动托轮组2和被动托轮组I设置驱动装置4也是可行的。[0025]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夹角α为8-12°。由此结构,确保推动工件轴向移动的轴向分力较为合理。[0026]优化的方案如图1、2和5,所述的磨头架2中,磨头座10位于机座8 一侧,磨头架 2与磨头座10的顶端铰接,磨头架2位于托轮组上方的一端设有磨头砂轮13 ;[0027]磨头架2与磨头座10之间设有磨头架油缸11。本例中,采用设置两个磨头架5的方案,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时,由磨头架油缸11的动作,实现磨头砂轮13的进刀和退刀。[0028]优化的方案如图5·中,所述的磨头架14与磨头座10铰接的位置位于机座8的中部,在设有磨头架油缸11的相对另一端还设有磨头架弹簧12。采用该平衡的结构,也可以降低磨头架油缸11的负荷,且设置的磨头架弹簧12可以实现较为快速的退刀,以提高加工精度。当然,仅在磨头架2的一侧设置磨头架油缸11,并由磨头架油缸6的动作实现进刀和退刀也是可行的。[0029]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1、2和6中,机座19的一端还设有卸载装置1,由此结构, 实现自动卸料,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0030]优化的方案如图6中,所述的卸载装置I中,卸料杆17通过卸料支座16与机座8 铰接,卸料杆17与机座8之间还设有卸料油缸18,卸料杆17的自由端位于托轮组中的各个 托轮之间,从而避免对工件的运行构成干涉。通过卸料油缸18的动作,卸料杆17将工件9 抬起,从而实现工件9沿卸料杆17自动卸料。[0031]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卸料杆17自由端设有用于置于工件9下方的弯折段 15,由此结构,有利于降低卸料油缸18的安装难度,即卸料油缸18与机座8之间的距离较 近,便于安装。[0032]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弯折段15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勾起工件9的防滑钩 14。由此结构,避免工件9从卸料杆17的自由端脱落。[0033]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如图1、2中,所述的卸料杆17为多个,多个卸料杆17并列 布置。由此结构,确保承托的工件9的平衡。[0034]使用时按以下步骤操作:[0035]1、将工件9即锻件圆钢吊放在主动托轮组6和被动托轮组7如图1、2中的右端。[0036]2、开启驱动装置3,促使主动托轮组6旋转,并使工件旋转并带动被动托轮组7旋转。[0037]3、由于被动托轮组7中的每个托轮的轴线与工件的轴线成一定的夹角,工件在旋 转的同时,该夹角产生对工件的轴向力,促使工件沿着轴向作缓慢而匀速移动。[0038]4、当工件的头部接近磨头砂轮13的时候,磨头架油缸11伸长,磨头架弹簧12受 到压力而压缩。[0039]5、磨头砂轮13缓慢下降,为提高效率,可同时使用两组磨头砂轮13同时磨削,贴 近工件的外圆表面,进行磨削,磨头砂轮13下降时,应严格控制其进刀速度,避免砂轮被碰 破的危险。[0040]6、工件在整全段经过磨头砂轮13之后,即磨削加工完毕。该工件的外圆表面就恢 复光亮的外表。[0041]7、工件继续往前位移,进入卸载装置I的区域。[0042]8、在单个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驱动装置3停止运行。[0043]9、卸料油缸18活塞杆收缩,转动卸料杆17,由于杠杆的作用,卸载装置I将工件挑 起,并形成倾斜,由于工件的自重原因,使其之上而下卸载下来。从而完成该工件即锻件圆 钢磨削加工全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8),其特征是:机座(8)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9)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由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5),所述斜托轮(5)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α ),在机座(8)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角(α)为 8 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头架(2)中, 磨头座(10)位于机座(8)—侧,磨头架(2)与磨头座(10)的顶端铰接,磨头架(2)位于托轮组上方的一端设有磨头砂轮(13);磨头架(2)与磨头座(10)之间设有磨头架油缸(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头架(2)与磨头座(10)铰接的位置位于机座(8)的中部,在设有磨头架油缸(11)的相对另一端还设有磨头架弹簧(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机座(8)的一端还设有卸载装置(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卸载装置(I) 中,卸料杆(17 )通过卸料支座(16 )与机座(8 )铰接,卸料杆(17 )与机座(8 )之间还设有卸料油缸(18),卸料杆(17)的自由端位于托轮组中的各个托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卸料杆(17)自由端设有用于置于工件(9)下方的弯折段(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弯折段(15)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勾起工件(9)的防滑钩(14)。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卸料杆(15)为多个,多个卸料杆(15)并列布 置。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并列设有两组用于承载圆柱形工件的托轮组,其中至少一个托轮组为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主动托轮组,其中一个托轮组上设有多个斜托轮,所述斜托轮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具有夹角,在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磨头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外圆磨削的装置,通过采用斜托轮的结构,实现工件的圆周和轴向进给,配合侧置的磨头架,从而实现高效率的批量加工。解决了对于工件尺寸较大的锻件毛坯的粗加工问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质量易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的,设置的卸载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自动卸料。
文档编号B24B41/04GK203156532SQ20132016386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李丽丽, 张庆军, 罗伦荣, 韩烈彪, 沈庚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