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浸渍管真空循环精炼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循环精炼炉领域,具体是一种三浸渍管真空循环精炼炉,真空室下部采用三个浸渍管,其中一个浸渍管利用气泡泵原理使钢水上升,另外两个浸渍管用于钢水的下降,通过增加浸渍管的数量,来改变钢水的速度,从而减小对浸渍管的侵蚀,同时利用三个浸渍管之间的角度,增加钢水搅拌效果,改进钢水循环。采用本方法可有效提升用于钢水下降的浸渍管寿命低的问题,并通过钢水循环的角度,解决在浸渍管使用后期钢水循环不均匀的情况。
【专利说明】一种三浸渍管真空循环精炼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循环精炼炉领域,具体是一种三浸溃管真空循环精炼炉。
【背景技术】
[0002]RH (真空循环精炼炉)是一种常用的精炼设备,随着对钢水纯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RH承担了深脱硫的责任,而加入脱硫剂对浸溃管的损害非常大,特别是对用于钢水下降的浸溃管的损坏大,在浸溃的使用末期,会造成钢水循环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钢水循环不均匀性,有效降低钢水对浸溃管的侵蚀,提升浸溃管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浸溃管真空循环精炼炉,包括圆柱状真空室、第一浸溃管、第二浸溃管、第三浸溃管,所述真空室为圆柱状,内部中空,底部与所述第一浸溃管、所述第二浸溃管、所述第三浸溃管分别连通。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浸溃管、所述第二浸溃管、所述第三浸溃管的轴线的水平截面的连线构成一个重心在真空室轴线延长线上的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与真空室直径之比为0.4-0.55。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浸溃管的直径为真空室直径的20%_30%,所述第二浸溃管和所述第三浸溃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浸溃管直径与所述第二浸溃管直径之比为1~1.4。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增加真空室以及浸溃管的寿命,改善钢水循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示意图。
[0011]其中,1、第一浸溃管,2、第二浸溃管,3、第三浸溃管,4、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第一浸溃管1、第二浸溃管2、第三浸溃管3、真空管4,其中第一浸溃管I用来使钢水上升,第二浸溃管2、第三浸溃管3用于钢水下降。
[001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浸溃管1、所述第二浸溃管2、所述第三浸溃管3的轴线的水平截面的连线构成一个重心在真空室4轴线延长线上的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真空室4直径的1/2,第一浸溃管I的直径为真空室直径4的0.25,第一浸溃管直径1、第二浸溃管直径2、第三浸溃管3相等。
[0014]本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浸溃管真空循环精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室、第一浸溃管、第二浸溃管、第三浸溃管,所述真空室为圆柱状,内部中空,底部与所述第一浸溃管、所述第二浸溃管、所述第三浸溃管分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浸溃管真空循环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溃管、所述第二浸溃管、所述第三浸溃管的轴线的水平截面的连线构成一个重心在真空室轴线延长线上的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与真空室直径之比为0.1-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浸溃管真空循环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溃管的直径为真空室直径的20%-30%,所述第二浸溃管和所述第三浸溃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浸溃管直径与所述第二浸溃管直径之比为广1.4。
【文档编号】C21C7/10GK203559074SQ201320462952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侯东涛, 杜晓健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