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28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撑板夹具,高频淬火感应器;所述角撑板夹具具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凹槽,支撑平面上设有一对凸块,所述凸块插入角撑板上的插槽,两个角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面上,其各自弧形工作面朝内,并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部呈对称布置;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固定在高频淬火设备上,并能够随设备上下移动,包括上端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与下端喷淋盒连通,所述喷淋盒呈椭圆状或扁平状,其两侧面距离略小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之间的间距,并分别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相对应,所述喷淋盒上方设置与所述喷淋盒仿形的高频淬火导磁体。
【专利说明】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零件的高频淬火工装,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属于汽车配件生产的工装夹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角撑板是汽车变速箱零件。参见图1、2,换挡轴4转动时,带动连杆2在角撑板I上来回移动,连杆2相当于活动键,使锁止杠杆3跟锁止盘达到锁止的功能,锁止盘图中未表示出来。角撑板直接的工作面是用于支撑连杆2的弧形面,该弧形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淬火。
[0003]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
[0004]角撑板具有特定的结构,具有一个内凹的弧形工作面,与弧形工作面相反方向具有一个插槽,用于对角撑板进行装配固定。
[0005]在对角撑板进行高频淬火时,一般会利用这个插槽将其安装在工装夹具上,实现定位。现有的定位方式请参见图4-6,工装夹具上可以定位I个角撑板,通过高频淬火感应器上的圆形的导磁体与弧形面位置对应,隔开一定距离,进行瞬间高温加热,然后导磁体移开,设备上的水管自动开启,对角撑板位置进行喷水降温,实现高频淬火。
[0006]这种高频淬火的方式一个工位只能对一个角撑板进行高频淬火,高频淬火的速度较慢,效率较低。
[0007]此外,使用独立的喷水冷却管道,进行喷水冷却,需要先将感应器的导磁体与工件分离一端距离,而无法在高温加热后第一时间进行喷水降温,导致淬火效果不佳;而且采用额外的水管喷水降温,水管必须避开感应器的位置,只能与工件相距较长距离,水流与工件圆弧面接触不够充分,也接触不够及时,也导致了淬火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一个工位只能对一个角撑板进行高频淬火,高频淬火的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喷水冷却时,无法在高温加热后第一时间进行喷水降温,而且水管与工件相距较长距离,水流与工件圆弧面接触不够充分,也接触不够及时,都导致了淬火效果不佳。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撑板夹具5,高频淬火感应器6;所述角撑板夹具5具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凹槽502,支撑平面上设有一对凸块501,所述凸块501插入角撑板I上的插槽,两个角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面上,其各自弧形工作面朝内,并在所述圆弧形凹槽502内部呈对称布置;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6固定在高频淬火设备上,并能够随设备上下移动,包括上端的注水管601,所述注水管601与下端喷淋盒606连通,所述喷淋盒606呈椭圆状或扁平状,其两侧面距离略小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之间的间距,并分别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相对应,所述喷淋盒606上方设置与所述喷淋盒606仿形的高频淬火导磁体607。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601与喷淋盒606之间还分别设有一对接口 602、604,所述
一对接口通过软管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6的下部还设有压块605,所述压块605触碰所述圆弧形凹槽502的槽平面时,所述高频淬火导磁体607与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位于同一高度。
[0013]一种上述高频淬火工装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角撑板I固定在角撑板夹具5的支撑平面上;高频淬火感应器6随设备向下移动,压块605压在圆弧形凹槽502的槽平面上;高频淬火导磁体607对两个角撑板I的弧形工作面加热;高频淬火导磁体607随设备向上移动,使喷淋盒606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位于同一高度;注水管601注水,水流经喷淋盒606向四周喷出,完成高频淬火。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实现了一个工位上同时对两个角撑板进行高频淬火,提高了高频淬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电能。
[0016]2)采用与椭圆形或扁平形的喷淋盒,其结构与高频淬火导磁体相仿形,直接对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进行喷淋,使弧形工作面与水流充分接触,淬火效果更好。
[0017]3)高频淬火导磁体在完成高温加热后,只需稍微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就能实现将喷淋盒与待喷淋的弧形工作面相对应,所以从高温加热完成到喷淋之间的时间间隔更短,喷淋更及时,淬火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固定在汽车变速箱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角撑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现有的角撑板在进行高频淬火时,将角撑板固定在夹具上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的主视图。
[0023]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频淬火工装中,对角撑板进行定位的夹具的主视图。
[0025]图8是图7的俯视图。
[0026]图9是图7的左视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频淬火工装中,高频淬火感应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
[0029]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0030]图中,1、角撑板,2、连杆,3、锁止杠杆,4、换挡轴,5、角撑板夹具,6、高频淬火感应器,501、凸块,502、圆弧形凹槽,601、注水管,602、注水管下端接口,603、固定板,604、与注水管下端接口相连通的接口,605、压块,606、喷淋盒,607、高频淬火导磁体。【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2]参见图7-12,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包括角撑板夹具5,高频淬火感应器6 ;所述角撑板夹具5具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凹槽502,支撑平面上设有一对凸块501,所述凸块501插入角撑板I上的插槽,两个角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面上,其各自弧形工作面朝内,并在所述圆弧形凹槽502内部呈对称布置;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6固定在高频淬火设备上,并能够随设备上下移动,包括上端的注水管601,所述注水管601与下端喷淋盒606连通,所述喷淋盒606呈椭圆状或扁平状,其两侧面距离略小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之间的间距,并分别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相对应,所述喷淋盒606上方设置与所述喷淋盒606仿形的高频淬火导磁体607。
[0033]注水管601与喷淋盒606之间还分别设有一对接口 602、604,所述一对接口通过软管连接。这种中间一段采用软管的连接方式优化了注水管路的结构,使得导磁体通电线路与水流线路更容易集成在一个装置上,结构布置更合理。
[0034]高频淬火感应器6的下部还设有压块605,所述压块605触碰所述圆弧形凹槽502的槽平面时,所述高频淬火导磁体607与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位于同一高度,采用压块进行高度限制,使得高度控制更精确。
[0035]其具体工作步骤如下:将两个角撑板I固定在角撑板夹具5的支撑平面上;高频淬火感应器6随设备向下移动,压块605压在圆弧形凹槽502的槽平面上;高频淬火导磁体607对两个角撑板I的弧形工作面加热;高频淬火导磁体607随设备向上移动,使喷淋盒606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位于同一高度;注水管601注水,水流经喷淋盒606向四周喷出,完成高频淬火。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连杆角撑板的高频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 包括角撑板夹具(5),高频淬火感应器(6); 所述角撑板夹具(5)具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凹槽(502),支撑平面上设有一对凸块(501),所述凸块(501)插入角撑板(I)上的插槽,两个角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平面上,其各自弧形工作面朝内,并在所述圆弧形凹槽(502)内部呈对称布置; 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6 )固定在高频淬火设备上,并能够随设备上下移动,包括上端的注水管(601),所述注水管(601)与下端喷淋盒(606 )连通,所述喷淋盒(606 )呈椭圆状或扁平状,其两侧面距离略小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之间的间距,并分别与两个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相对应,所述喷淋盒(606)上方设置与所述喷淋盒(606)仿形的高频淬火导磁体(6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601)与喷淋盒(606)之间还分别设有一对接口( 602、604 ),所述一对接口通过软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淬火感应器(6)的下部还设有压块(605),所述压块(605)触碰所述圆弧形凹槽(502)的槽平面时,所述高频淬火导磁体(607)与角撑板的弧形工作面位于同一高度。
【文档编号】C21D1/10GK203559076SQ20132047257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王伟林, 龙英军, 潘秀龙 申请人:上海蒙塔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