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250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对用于显示面板和太阳电池的板材的边缘进行磨削加工,获得了能够更完全地防止磨削液附着到被加工的板材表面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具备:罩,其覆盖对板材的边缘进行加工的磨具;水平方向的狭缝,其设置于该罩,用于将板材的边缘导入到磨具罩内;磨削液供给装置,其在磨具罩内向板材的边缘或者磨具的周面供给磨削液;吸气装置,其抽吸磨具罩内的空气;以及空气喷嘴,其将膜状的空气流从磨具罩的外侧通过狭缝吹入。
【专利说明】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边向加工点供给磨削液一边对板材的边缘进行磨削加工的装置,涉及防止磨削液附着到被加工的板材表面的上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玻璃板的磨削中通常使用纯水作为磨削液。当被加工的玻璃板为应用于有机EL或一部分的太阳能发电面板的玻璃基板时,在磨削加工时,需要防止水附着到基板表面。
[0003]作为防止磨削液(冷却水)附着到被加工的玻璃板表面的研磨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这样的研磨装置:在箱内对工件(玻璃基板)的边进行研磨,并且抑制冷却水向箱外的飞散。该研磨装置设置成,将第I箱和第2箱沿着工件的研磨边通过的通路呈串联状排列,该第I箱和第2箱在周围的一个面具有供该研磨边通过的开口。在第I箱内设置有:对板材的边缘进行研磨的磨具;向研磨部分喷射冷却水的喷嘴;以及抽吸被喷射出的冷却水并将其排出的抽吸装置。在第2箱内设置有气刀,该气刀用于除去在工件上附着的冷却水。而且,该研磨装置设置有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用于使第I箱和第2箱相对于工件相对移动。
[0004]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向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点(进行磨削的部位)供给水的供给装置,提出有这样的磨削加工装置:能够防止磨具的堵塞,并且能够以少量的磨削液进行加工。该磨削加工装置构成为,在比磨具与工件相接触的加工点靠磨具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将磨削液赋予到磨具的表面,所赋予的磨削液在附着(绕附)于磨具表面的状态下被运送到加工点。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05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284号公报
[0007]根据专利文献I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磨削液向箱外飞散,并能够防止水附着到玻璃基板表面。但是,在一些工件的加工中,在对边缘进行磨削加工时,允许的水的附着限制在距离边缘4mm以内的范围。在对这样的工件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I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例如在玻璃基板从第I箱移动到第2箱期间,存在在第I箱内附着于玻璃基板的边缘的磨削液向基板表面流下或者扩散的危险等,因此防止水附着到工件表面的功能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获得这样的技术方案:在不希望磨削液附着到表面的板材的边缘的磨削加工装置中,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磨削液附着到板材表面。
[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为一种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该磨削加工装置具备:工作台2,其保持被加工的板材I ;磨具3、3a,其以相对于该工作台相对移动的方式对该板材的边缘进行加工;磨具罩4、4a,其覆盖该磨具;水平方向的狭缝42,其设置于该罩,用于将被加工的板材I的边缘11导入到该磨具罩4、4a内;磨削液供给装置40、48,其将磨削液供给到磨具3、3a的周面或者板材的被导入到磨具罩4、4a内的边缘11 ;吸气装置46、47,其抽吸磨具罩4、4a内的空气以将外部空气从狭缝42抽吸到磨具罩4、4a内;以及空气喷嘴5,其将膜状的空气流从收纳磨具3、3a的磨具罩4、4a的外侧通过狭缝42吹入到该罩内。
[0010]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在第I方面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为以使被加工的板材I的面为水平的方式对板材I进行保持的工作台,空气喷嘴5设置成,从该喷嘴喷出的膜状的空气流朝向磨具罩4、4a内倾斜地冲击到板材I的被导入到狭缝42的边缘11部分的上表面。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仅向板材I的边缘部上表面供给的磨削液冲到磨具罩4、4a内,并且还能够将磨削液供给到该边缘的下表面侧。
[0011]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在第2方面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液沿着引导面43流下并供给到板材I的边缘部上表面,所述引导面43以接近所述狭缝42且在该引导面43的下边与被导入到该狭缝的板材I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的方式与该狭缝平行设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磨削液供给到板材I的边缘部上下表面,而不会使磨削液飞散到狭缝42之外。
[0012]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在第2方面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液以绕附于磨具3的周面的状态被供给,并且所述磨削液沿着引导面43流下并供给到板材I的边缘部上表面,所述引导面43以接近所述狭缝42且在该引导面43的下边与被导入到该狭缝的板材I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的方式与该狭缝平行设置。根据该结构,能够获得与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同样的作用,并且能够将磨削液高效率地供给到加工点P。
[0013]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在第I至第3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的周缘21的与被加工的板材的边缘11接近的部分被设置成与该板材的边缘平行、且尺寸比该边缘的长度长,并且与该板材的边缘部一同被导入到在磨具罩4、4a设置的狭缝42内。
[0014]根据该结构,使工作台2的周缘21位于贴近板材的边缘11的位置,从而在被加工的边缘11通过狭缝42时沿着该边缘的周缘21也被插入到狭缝42,这样一来,能够使板材I的下表面侧的狭缝42的间隙狭小,若是需要的话还能够在狭缝42的开口下边与工作台2的周缘2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密封材料,从而能够使来自狭缝42的磨削液的飞散为最小限度。
[0015]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在第I至第3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嘴5的与狭缝42平行的方向的尺寸c比磨具3在该方向上的尺寸e和磨削液的供给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尺寸a大。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板材I的上表面附着的磨削液在通过加工点之后扩散或流下,而且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因磨具罩4、4a内的空气的紊流而使磨具罩4、4a内的液滴飞散到狭缝之外。
[0016]实用新型效果
[0017]在该实用新型中,除了从狭缝42流入到磨具罩4、4a内的空气流之外,还向磨削中的玻璃板I的边缘部的表面与狭缝42之间喷射膜状的空气流。由此,能够在附着于玻璃板I的表面的磨削液扩散或流下或飞散到磨具罩4、4a的外部之前,将该磨削液吹到磨具罩4、4a内而除去。因此,具有能够更完全地防止磨削液附着到被加工的玻璃板表面的效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示出该实用新型的磨削加工装置的第I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图1的磨削加工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磨削加工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
[0021]图4为图1的磨削加工装置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主视图。
[0022]图5为示出该实用新型的磨削加工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3]图6为图5的磨削加工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0024]图7为图5的磨削加工装置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视主视图。
[0025]图8为示出图5的磨削加工装置的磨削液的供给结构的立体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1:玻璃板;
[0028]2:工作台;
[0029]3、3a:磨具;
[0030]4、4a:罩;
[0031]5:空气喷嘴;
[0032]11:边缘;
[0033]42:狭缝;
[0034]43:引导面;
[0035]45:磨削液的供给口 ;
[0036]46:吸气管;
[0037]47:吸气通道;
[0038]48:磨削液的绕附供给装置。
[0039]【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参照附图对该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玻璃板的磨削加工装置的第I实施例的图。作为加工对象的矩形的玻璃板I以使其表面为水平的方式保持于吸附工作台2的上表面。吸附工作台2的周缘21紧贴于玻璃板I的背面,并且吸附工作台2利用向比其周缘21靠内侧的部分供给的负压力吸附玻璃板I。玻璃板I以下述状态被保持:使被加工的边缘11从吸附工作台的沿着该边缘的周缘21稍微伸出(几mm)的状态。比该伸出的部分靠内侧的部分被吸附工作台的周缘21密闭,因此不会附着切屑和磨削液。
[0041]图1所示的磨具3为所谓的被称为成形磨具的磨具,磨具3具备周槽31,该周槽31的截面形状与在外周进行加工的边缘11的截面形状对应,并且磨具3由磨具马达32驱动而绕竖直轴线旋转。磨具3以夹着吸附工作台2的方式对称地配置在两侧,通过使吸附工作台2相对于这些磨具3沿图中的Y方向相对移动,来同时对玻璃板I的对置两边11、11进行磨削加工。在磨具3具备绕附供给装置48 (参照图2),该绕附供给装置48将磨削液(水)以沿着磨具3的周面绕附的方式进行供给。在图1中,磨具罩4由假想线示出。
[0042]图2至图4为示出该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主视图和放大剖视图。图2至图4为示出图1中的右侧的磨具的结构的图。磨具罩4的靠吸附工作台2侧的端面41为与被加工的玻璃板的边缘11平行的竖直面。在该端面41设置有开口(狭缝)42,该开口(狭缝)42用于导入玻璃板I的被加工的边缘11以及吸附工作台2的接近该边缘的周缘21。向图中的R方向旋转的磨具3在设定于该狭缝的长度中央部的加工点P处,与被导入到该狭缝并向Y方向相对移动的玻璃板的边缘11接触,进行磨削加工。
[0043]磨削液向加工点P的供给由绕附供给装置48进行。而且,在图中的实施例中,从在比狭缝42靠上方的磨具罩的端面41的内侧设置的引导面43呈膜状地供给磨削液。引导面43以下述状态垂直设置:在引导面43的下边与玻璃板的被导入到狭缝42的边缘1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而且,在该引导面43的上缘部分设置有供给磨削液的水管44。水管44被设置成与狭缝42平行,并在朝向引导面43的上缘部的侧面具备多个供给口 45。
[0044]另一方面,在磨具罩4的下表面和侧面连接有吸气管46和吸气通道47,这些吸气管和吸气通道经由未图示的除雾器与未图示的鼓风机的吸气口连接。磨具罩4的除狭缝42的开口部分以外的部分被密闭。因此,通过使所述鼓风机运转,外部空气通过狭缝42被抽吸到磨具罩4内。
[0045]而且,在磨具罩的端面41的外侧的比狭缝42靠上方的部分设置有空气喷嘴5,该空气喷嘴5朝向狭缝42呈膜状地喷射空气。引导面43的狭缝长度方向、即与被加工的玻璃板的边缘11平行的方向的尺寸a比狭缝42在该方向上的尺寸b短,且比空气喷嘴5在该方向上的尺寸c短。即,即使在引导面43的两侧的区域d的部分,从空气喷嘴5喷射的膜状的空气也会沿着玻璃板I的上表面流入到磨具罩4内。
[0046]在对玻璃板I进行加工时,在向绕附供给装置48和水管44供给磨削液的状态下使所述鼓风机运转,同时从空气喷嘴5喷射膜状的空气流。在玻璃板的边缘11和吸附工作台的沿着该边缘的周缘21被从狭缝42导入到磨具罩4内的状态下,利用磨具3对玻璃板的边缘11进行磨削加工。磨削液由绕附供给装置48和水管44供给。外部空气通过狭缝
42流入到磨具罩4内,从水管44流出的磨削液沿着引导面43的内侧面呈膜状流下,从引导面43的内侧面的下缘利用通过狭缝42的空气流将磨削液吹到磨具罩内,并将磨削液供给到玻璃板I的被导入到磨具罩内的边缘部的上表面。
[0047]另一方面,从空气喷嘴5喷出的膜状的空气流通过被导入到狭缝42的玻璃板I的上表面与引导面43的下边之间的间隙而流入到磨具罩4内。该膜状的空气流在狭缝42的外侧倾斜地冲击玻璃板I的表面从而将在玻璃板的表面附着的磨削液冲到磨具罩4内。被冲走的磨削液沿着玻璃板的边缘的表面流动,也被供给到边缘的背面侧。该膜状的空气流与由所述鼓风机产生的外部空气的流入相结合,更可靠地防止磨削液扩散或飞散到玻璃板表面。
[0048]而且,即使在引导面43的两侧的区域d的部分,来自空气喷嘴5的膜状的空气流也会沿着玻璃板I的上表面流入到磨具罩4内,利用流过该区域d部分的空气流将在玻璃板的边缘附着的磨削液、和因磨具罩4内的空气的紊流而欲从狭缝42向玻璃板I侧飞散的水滴吹入到磨具罩4内。吹入到磨具罩4内的液滴通过吸气管46或者吸气通道47并由除雾器分离回收。
[0049]在边缘11的玻璃板I的进给方向的前端和终端通过加工点P的期间,必须持续供给磨削液。另一方面,当边缘11的前端和终端逐渐通过狭缝42时,通过前后的狭缝42的开口扩大了与玻璃板I的厚度相当的量,从而在磨具罩4内浮游的磨削液容易飞散。如图1所示,吸附工作台2的Y方向的长度比玻璃板I在该方向上的长度长。由此,即使在玻璃板I通过狭缝42之前和之后,吸附工作台2的周缘21也处于插入到狭缝42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狭缝42的开口扩大的程度。
[0050]图5为示出玻璃板的磨削加工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图。该第2实施例的磨具3a构成为,将各多张(图中为3张)圆板状的磨具34固定于与被加工的玻璃板的边缘11大致平行的上下2根磨具轴33、33,上下的磨具轴的圆板磨具34在相互错开的部位与玻璃板I的边缘11的上方的棱线和下方的棱线接触,进行该边缘的倒角加工。保持玻璃板I的吸附工作台2、以及吸附工作台2与磨具3a的相对移动方向与图1的情况相同。
[0051]图6为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图,图7为放大主视剖视图,图8为示出磨削液的供给结构的立体图。在磨具罩4a的朝向吸附工作台2的面设置有狭缝42,该狭缝42用于导入玻璃板的边缘11,在该面的外侧的比狭缝42靠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与在第I实施例中说明的空气喷嘴同样的空气喷嘴5。并且,与第I实施例同样地,也设置有吸气管46和吸气通道47,它们抽吸磨具罩4a内的空气并使外部空气从狭缝42流入到磨具罩4a内。
[0052]在该第2实施例,也设置有绕附供给装置48,该绕附供给装置48将磨削液绕附到圆板磨具34并供给至加工点P。如图8所示,绕附供给装置48的磨削液的供给口 45被设置成,在圆板磨具34与玻璃板I相接触的加工点P的相反侧的部位,将磨削液供给到圆板磨具34的外周。被供给的磨削液在附着于圆板磨具34的周面的状态下被输送到加工点P。
[0053]空气喷嘴5被设置成,与被加工的玻璃板的边缘11平行的方向的尺寸c比整体的磨具3a在该方向上的尺寸e大,在将输送到加工点P的磨削液吹到磨具罩4a内的同时,在磨具3a的两侧部分,将在玻璃板的表面附着的磨削液以及因磨具罩4a内的空气的紊流而欲从狭缝42向玻璃板I侧飞散的液滴吹入到磨具罩4a内,并通过吸气管46或者吸气通道47排出。在该第2实施例的结构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在比狭缝42靠上方的磨具罩4a的内壁面设置供给磨削液的水管44,将来自该水管的磨削液从由该内壁面形成的引导面
43的下边供给到玻璃板I的边缘部上表面。
[0054]该实用新型的磨削加工装置使要加工的玻璃板的边缘11通过狭缝42并导入到覆盖磨具3、3a的磨具罩4、4a内进行磨削,在该磨削加工装置中,仅向被加工的边缘部分供给磨削液,并且通过使外部空气从该狭缝流入到磨具罩4、4a内,来抑制磨削液从狭缝42飞散到外部,并且通过进一步朝向磨具罩的该狭缝将膜状的空气流从磨具罩外倾斜地喷射到玻璃板的被磨削的边缘部的表面,在附着于玻璃板的表面的磨削液扩散或流下之前将其吹到磨具罩4、4a内而除去,进而利用该空气流防止磨具罩4、4a内的液滴飞散到狭缝之外,因此,该实用新型的磨削加工装置具有能够更完全地防止磨削液附着到被加工的玻璃板表面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削加工装置具备: 工作台,其保持要加工的板材;磨具,其相对于该工作台相对移动;磨具罩,其覆盖该磨具;水平方向的狭缝,其设置于该磨具罩,用于将要加工的板材的边缘导入到该磨具罩内;磨削液供给装置,其向磨具的周面或者被导入到磨具罩内的所述边缘供给磨削液;吸气装置,其抽吸磨具罩内的空气以将外部空气从所述狭缝抽吸到磨具罩内;以及空气喷嘴,其将膜状的空气从所述磨具罩的外侧通过所述狭缝吹入到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为以使被加工的板材的面为水平的方式对所述板材进行保持的工作台,所述空气喷嘴设置成,从该喷嘴喷出的膜状的空气流朝向磨具罩内倾斜地冲击到板材的被导入到所述狭缝的边缘部分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削液沿着引导面流下并供给到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表面,所述引导面以接近所述狭缝且在该引导面的下边与被导入到该狭缝的板材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的方式与该狭缝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削液以绕附于所述磨具的周面的状态被供给,并且所述磨削液沿着引导面流下并供给到该玻璃板的边缘部上表面,所述引导面以接近所述狭缝且在该引导面的下边与被导入到该狭缝的板材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的方式与该狭缝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的与被加工的板材的边缘接近的周缘部设置成,与该板材的边缘平行、且尺寸比该边缘的长度长,并且与该板材的边缘部一同被导入到在磨具罩设置的狭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的磨削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喷嘴的与所述狭缝平行的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磨具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以及磨削液的供给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大。
【文档编号】B24B55/12GK203426823SQ20132054949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水岛裕, 纳谷刚志 申请人: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