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90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包括:一隔板主体,一设置于隔板主体上的若干个隔板孔,所述隔板孔呈矩阵式排布,且隔板孔之间的孔中心间距为1.0-100mm,所述隔板孔的孔径为0.5-50mm。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化学镀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孔径以及孔中心间距,使得溶液能够快速流通,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o-75o安装于主槽连接口处,可使溶液中产生的颗粒有效进入过滤泵中,提高了溶液的过滤效果,并避免模塑互联器件进入循环泵中;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75°安装于附槽连接口处,可使之正对加热器,避免溶液局部过热。通过提高溶液的循环效率,降低溶液的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溶液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

【背景技术】
[0002]三维模塑互连器件(3D-MID,Three - dimens1nal 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是将三维立体电路集成于塑料载体表面,实现具有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电子元器件。目前3D-MID器件的金属化及表面处理使用化学镀技术,包括化学镀铜,化学镀镍以及化学镀金。
[0003]化学镀铜溶液为碱性溶液,含有铜离子,络合剂以及还原剂等组分。化学镀铜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容易在溶液中产生微小的铜颗粒。如果化学铜槽的循环过滤效果不足,所产生的铜颗粒易于沉积在铜槽底部,目前使用的化学镀槽通过管道直接与循环泵连接,溶液中的铜颗粒容易堆积在一起,堵塞出口而难以彻底过滤铜颗粒;而且在化学桶槽设置的加热器会因溶液交换产生溶液局部过热现象,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将该多孔状隔板设置于槽体与过滤泵的连接口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槽体的过滤及循环效果,降低溶液的局部过热,提高了化学镀铜的良品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包括:
[0007]一隔板主体,
[0008]一设置于隔板主体上的若干个隔板孔,所述隔板孔呈矩阵式排布,且隔板孔之间的孔中心间距为1.0-100_。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孔的孔径为0.5_50mm。
[0010]一种利用多孔状隔板的化学镀铜装置,包括:
[0011]一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用于加工模塑互联器件的主槽和一设置于主槽一侧的附槽,所述主槽与所述附槽之间通过一安装有过滤网的隔板分割开来,所述过滤网位于隔板上部,
[0012]一过滤泵,一安装于过滤泵上的过滤泵入口管道和过滤泵出口管道,所述过滤泵入口管道连接开设于主槽一侧的主槽连接口,所述过滤泵出口管道连接开设于附槽一侧的附槽连接口,
[0013]一多孔状隔板,所述主槽连接口和附槽连接口处均安装有多孔状隔板。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状隔板与槽体底板呈15° -75。夹角。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排布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附槽底部;多孔状隔板正对于所述加热管。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的孔径以及孔中心间距,使得溶液能够快速流通,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0-750安装于主槽连接口处,可使溶液中产生的颗粒有效进入过滤泵中,提高了溶液的过滤效果,并避免模塑互联器件进入循环泵中;
[0018]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0-750安装于附槽连接口处,可使之正对加热器,避免溶液局部过热。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溶液的循环效率,降低溶液的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溶液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的主槽连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图2的附槽连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100,包括:
[0026]一隔板主体110,一设置于隔板主体110上的若干个隔板孔200,所述隔板孔200呈矩阵式排布,且隔板孔200之间的孔中心间距为1.0-1OOmm,该隔板孔200的孔径为
0.5-50mmo
[0027]参照图2,一种利用上述多孔状隔板的化学镀铜装置,包括:
[0028]一槽体300,槽体300包括一用于加工模塑互联器件的主槽310和一设置于主槽一侧的附槽320,所述主槽310与所述附槽320之间通过一安装有过滤网的隔板330分割开来,所述过滤网340位于隔板330上部,
[0029]一过滤泵400, —安装于过滤泵400上的过滤泵入口管道410和过滤泵出口管道420,所述过滤泵入口管道410连接开设于主槽一侧的主槽连接口 311,所述过滤泵出口管道420连接开设于附槽一侧的附槽连接口 321,
[0030]多孔状隔板100包括主多孔状隔板600和附多孔状隔板700,其中主多孔状隔板600和附多孔状隔板700结构一致,且主多孔状隔板600安装于主槽连接口 311处,附多孔状隔板700安装于附槽连接口 321处,两个多孔状隔板均与槽体底板呈15° -75。夹角。
[0031]还包括一加热器500,加热器连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排布的加热管510,加热管位于附槽底部;附多孔状隔板正对于所述加热管510。
[0032]参照图3,为主槽连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4,为附槽连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本实用新型的孔径以及孔中心间距,使得溶液能够快速流通,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0-750安装于主槽连接口处,可使溶液中产生的颗粒有效进入过滤泵中,提高了溶液的过滤效果,并避免模塑互联器件进入循环泵中;
[0034]本实用新型以倾斜150-750安装于附槽连接口处,可使之正对加热器,避免溶液局部过热。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溶液的循环效率,降低溶液的局部过热,从而提高了溶液的稳定性。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隔板主体, 一设置于隔板主体上的若干个隔板孔,所述隔板孔呈矩阵式排布,且隔板孔之间的孔中心间距为1.0-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的多孔状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孔的孔径为0.5_50mm。
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状隔板的化学镀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用于加工模塑互联器件的主槽和一设置于主槽一侧的附槽,所述主槽与所述附槽之间通过一安装有过滤网的隔板分割开来,所述过滤网位于隔板上部, 一过滤泵,一安装于过滤泵上的过滤泵入口管道和过滤泵出口管道,所述过滤泵入口管道连接开设于主槽一侧的主槽连接口,所述过滤泵出口管道连接开设于附槽一侧的附槽连接口, 一多孔状隔板,所述主槽连接口和附槽连接口处均安装有多孔状隔板。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状隔板的化学镀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状隔板与槽体底板呈15° -75。夹角。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状隔板的化学镀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有若干个相互平行排布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附槽底部;多孔状隔板正对于所述加热管。
【文档编号】C23C18/40GK203855650SQ20142020897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王兴平, 张代琼, 朱中正 申请人:确信乐思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