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327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包括挡渣锥、圆锥铁皮及推送杆,所述挡渣锥外部包裹圆锥铁皮,圆锥铁皮下部设数条开口槽,呈燕尾形,挡渣锥下部中心处设圆柱形内孔,与推送杆套装在一起。所述挡渣锥外侧分布有三道流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增大转炉出钢初期挡渣锥的挡渣面积,挡渣效果更为理想;2)在转炉出钢中期,圆锥铁皮在钢水中融化,挡渣锥正常工作,不会堵住出钢口影响出钢;3)在转炉出钢后期,挡渣锥本体堵住出钢口后,残余钢水仍能通过挡渣锥外侧三道流钢槽流至钢包,提高了钢水的收复率。
【专利说明】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出钢挡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转炉炼钢生产中,由于炉内冶炼时会产生大量的熔融状态的钢渣,转炉在出钢倾动时炉渣首先进入出钢口并流入大罐内,炉渣进入钢水罐后不仅增加脱氧合金消耗,使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因钢水钢渣中含有10%?13%的S1jP0.8%?1.0%的P2O5,钢水极易发生回硫和回磷现象,影响钢水质量,降低了钢水洁净度,甚至导致钢水成分超标形成废品O
[0003]在转炉出钢时采取有效的挡渣操作,不仅可以减少脱氧剂及合金消耗,减少钢包粘渣,延长钢包使用寿命,还可提高转炉出钢口区域耐材的使用寿命,降低炼钢产品的生产成本。传统的挡渣工艺多是采用投放挡渣球挡渣出钢,由于挡渣球通常是以随波逐流的方式到达出钢口,同时由于钢渣粘性大,挡渣球不能到达出钢口,或者不能有效地在钢水将流尽时堵住出钢口,通常挡渣效率<75%。采用挡渣锥出钢,可以利用导向杆将挡渣锥准确插入出钢口,从而避免了漂移或因被熔渣粘裹而不能到位的现象,对于提高产钢量和钢材的纯净度,改善钢材和机械性能有非常显著效果。同时,能提高转炉炼钢的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炉后平台环境污染,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但是现有的挡渣锥在出钢初期因为挡渣面积小,挡渣效果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在挡渣锥外侧包裹带燕尾的圆锥铁皮,转炉出钢初期时挡渣面积大,挡渣效果更为理想。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包括挡渣锥、圆锥铁皮及推送杆,所述挡渣锥外部包裹圆锥铁皮,圆锥铁皮下部设数条开口槽,呈燕尾形,挡渣锥下部中心处设圆柱形内孔,与推送杆套装在一起。
[0007]所述挡渣锥外侧分布有三道流钢槽。
[0008]所述挡渣锥和圆锥铁皮锥度相同,为25?35°。
[0009]所述圆锥铁皮开口槽的起始位置位于挡洛锥下沿起O?50mm处。
[0010]所述挡渣锥下部圆柱形内孔深度不超过挡渣锥高度的1/3。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增大转炉出钢初期挡渣锥的挡渣面积,挡渣效果更为理想;
[0013]2)在转炉出钢中期,圆锥铁皮在钢水中融化,挡渣锥正常工作,不会堵住出钢口影响出钢;
[0014]3)在转炉出钢后期,挡渣锥本体堵住出钢口后,残余钢水仍能通过挡渣锥外侧三道流钢槽流至钢包,提高了钢水的收复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7]图中:1.挡渣锥2.圆锥铁皮3.推送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包括挡渣锥1、圆锥铁皮2及推送杆3,所述挡渣锥I外部包裹圆锥铁皮2,圆锥铁皮2下部设数条开口槽,呈燕尾形,挡渣锥I下部中心处设圆柱形内孔,与推送杆3套装在一起。
[0020]所述挡渣锥I外侧分布有三道流钢槽。
[0021]所述挡渣锥I和圆锥铁皮2锥度相同,为25?35°。
[0022]所述圆锥铁皮2开口槽的起始位置位于挡洛锥I下沿起O?50mm处。
[0023]所述挡渣锥I下部圆柱形内孔深度不超过挡渣锥I高度的1/3。
[0024]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的使用方法:出钢前将转炉倾动至-30°,使用推送杆3将挡渣器推入出钢口内距离里口约200mm处。使用I档倾动转炉至-50°,然后使用4挡将转炉倾动至-80°。将转炉倾动至-75°?-80°,钢水开始流进入钢水罐内。出钢初期挡渣锥I外圆锥铁皮2的燕尾张开,增大了挡渣面积,挡渣效果更为理想,转炉初渣下渣量减少3?5kg/t ;在转炉出钢中期,圆锥铁皮2在钢水中融化,挡渣锥I正常工作,不会堵住出钢口影响出钢;在转炉出钢后期,挡渣锥I本体堵住出钢口后,残余钢水仍能通过挡渣锥I外侧三道流钢槽流至钢包,提高了钢水的收得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渣锥、圆锥铁皮及推送杆,所述挡渣锥外部包裹圆锥铁皮,圆锥铁皮下部设数条开口槽,呈燕尾形,挡渣锥下部中心处设圆柱形内孔,与推送杆套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锥外侧分布有三道流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锥和圆锥铁皮锥度相同,为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铁皮开口槽的起始位置位于挡洛锥下沿起O?50_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出钢初渣挡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锥下部圆柱形内孔深度不超过挡渣锥高度的1/3。
【文档编号】C21C5/46GK203976844SQ20142038859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王小善, 张志文, 梅雪辉, 赵志刚, 王鹏飞, 刘振中, 李冰, 郭猛, 毛志勇, 高洪涛, 朱国强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