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质轻抗裂镁铝合金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Cu:1.2~2%、Zn:0.3~5%、Li:0.1~9%、Ni:1.1~2.1%、Zr:0.2~0.5%、Ti:0.3~0.5%、Hf:0.1~0.7%、Si:1.5~3.2%、V:0.3~1%、Mg:0.6~1.2%、稀土:3.2~15%,其余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工艺为:
(1)按照质轻抗裂镁铝合金中的金属元素配比配制一定合金原料,放入真空感应炉内,升温至820~870℃后熔化,待完全熔化为合金液后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
(2)向精炼完成的合金液中添加变质剂,升温至920~950℃后保温0.5~1h,再快速升温至1000~1050℃,并以30~35℃/min的速度降温浇铸成铝合金锭;
(3)待铝合金锭的表面温度下降至280~320℃时,放入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进行重熔,待铝合金锭完全熔化为铝合金液后加入稀土,搅拌均匀后转移至电子束熔炼炉中;
(4)将电子束熔炼炉中的电子枪束流以1mA/s的速度增加至200mA,待稀土完全溶于铝合金液中时,继续以2mA/s的速度将电子枪束流增加至400mA,并将电子束束斑直径调整为25nm,时长为5~10min,获得稀土铝合金液;然后浇铸至温度为200~300℃的金属铸型中形成稀土铝合金锭以备用;
(5)将稀土铝合金锭分为两部分,分别放入温度为800~850℃以及1000~1050℃的两个电阻炉中重新熔化,分别得到低温稀土铝合金液以及高温稀土铝合金液;将高温稀土铝合金液倒入低温稀土铝合金液中,均匀混合后,保持温度于870~920℃,并浇铸至温度为200~300℃的金属铸型中,获得质轻抗裂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为Gd、Y、Sc、Sm、Nd、Yb以及L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变质剂的添加量为合金液质量的7~15%,为P-Cu+RE复合变质剂,加入量占变质剂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P-Cu:3~14%、RE:86~9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身制造的质轻抗裂铝合金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质轻抗裂镁铝合金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Cu:1.5~1.8%、Zn:1.8~4%、Li:1~7%、Ni:1.3~1.8%、Zr:0.3~0.5%、Ti:0.4~0.5%、Hf:0.2~0.5%、Si:1.7~3%、V:0.4~0.8%、Mg:0.7~1%、稀土:5~12%,其余为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