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是专业生产玻璃瓶和玻璃器皿的模具,把熔化的玻璃料导入模具内部,通过模具内部腔体生成各种造型的玻璃制品,因此,玻璃模具内部的形状直接决定了玻璃制品的外观。
为了提升玻璃瓶表面的光洁度,需要对模具的型腔进行抛光,由于模具的型腔为曲面,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抛光,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手工施加的力不稳定,容易导致型腔表面光洁度的差异化,甚至对型腔表面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提升抛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抛光驱动装置,所述抛光驱动装置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上方,所述移动底座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移动底座相连的水平气缸,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抛光驱动装置的前端底部相铰接的销轴,所述移动底座中设置有一个与抛光驱动装置的后端底部相铰接的加压气缸,所述抛光驱动装置为气压马达,所述气压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设置有抛光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内凹设置有燕尾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燕尾滑槽内的滑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头为锥形磨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气缸的输入端设置有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稳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水平气缸的伸缩带动了移动底座和抛光头的水平移动,在抛光头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加压气缸利用杠杆原理对抛光头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使得抛光头紧贴在型腔的表面进行抛光工作,压力稳定性好,表面光洁度均匀,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和抛光驱动装置2,所述抛光驱动装置2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上方,所述移动底座1下方设置有固定底座6,所述固定底座6上设置有与移动底座1相连的水平气缸5,所述抛光驱动装置2为气压马达,所述气压马达2的输出端设置有一根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末端设置有抛光头3。水平气缸5的伸缩带动了移动底座1和抛光头3的水平移动,逐步进行模具型腔的抛光,速度可控性好。
所述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与抛光驱动装置2的前端底部相铰接的销轴11,所述移动底座1中设置有一个与抛光驱动装置2的后端底部相铰接的加压气缸4。加压气缸4利用杠杆原理对抛光头3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使得抛光头3紧贴在型腔的表面进行抛光工作,压力稳定性好,抛光得到的模具型腔表面光洁度比较均匀。
所述固定底座6上内凹设置有燕尾滑槽,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燕尾滑槽内的滑块12。燕尾滑槽和滑块12的配合,提升了移动底座1的水平移动稳定性。
所述抛光头3为锥形磨头。锥形磨头对模具型腔的曲面造型适应性好,紧贴在模具型腔的表面进行高速转动而抛光,抛光头3抛光的过程中进行左右的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可反复进行抛光。
所述加压气缸4的输入端设置有供气管道41,所述供气管道41上设置有稳压阀42。利用稳压阀42调节加压气缸4的供气压力,调节方便,提升对抛光头3施加力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移动加压的模具抛光装置,可对一定曲面的模具型腔进行抛光,自动化程度高,抛光均匀性好,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