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钉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379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现有的钢钉除锈打磨装置只能单侧打磨钢钉的侧部,而钢钉的尖部无法很好地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安装旋转电机和支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处于竖直状态,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二钢刷和第一钢刷,第一钢刷位于第二钢刷上方,第一钢刷呈圆柱形,第二钢刷呈圆台形,第一钢刷的下底与第二钢刷的上底配合,支架的上部一侧安装固定管,固定管套在第一钢刷外周,固定管的内部安装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压板,压板为弧形板结构,压板弧的方向朝向弹簧,压板与第一钢刷配合夹住钢钉,第二钢刷与钢钉的下端配合。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杆,螺杆的下端安装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安装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刷与第二钢刷结合,在第一钢刷对钢钉侧部进行打磨时,第二钢刷可以对钢钉的尖部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钢刷呈圆台形可以贴合钢钉的尖部斜度,从而方便对钢钉的尖部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刷和第二钢刷具有柔性,在对钢钉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形变,提高第一钢刷和第二钢刷与钢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钢钉的打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可以推动压板将钢钉与第一钢刷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钢钉的打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压板为弧形板结构可以避免钢钉在被打磨的过程中滑脱。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可以防止打磨过程中钢屑飞溅。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固定管 2压板 3弹簧 4支架 5底座 6钢钉 7第一钢刷 8第二钢刷 9旋转电机 26连接块 27螺纹孔 28螺杆 29垫块 3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5,底座5的上部安装旋转电机9和支架4,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处于竖直状态,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上安装第二钢刷8和第一钢刷7,第一钢刷7位于第二钢刷8上方,第一钢刷7呈圆柱形,第二钢刷8呈圆台形,第一钢刷7的下底与第二钢刷8的上底配合,支架4的上部一侧安装固定管1,固定管1套在第一钢刷7外周,固定管1的内部安装弹簧3,弹簧3的一端连接压板2,压板2为弧形板结构,压板2弧的方向朝向弹簧3,压板2与第一钢刷7配合夹住钢钉6,第二钢刷8与钢钉6的下端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刷7与第二钢刷8结合,在第一钢刷7对钢钉侧部进行打磨时,第二钢刷8可以对钢钉的尖部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钢刷8呈圆台形可以贴合钢钉的尖部斜度,从而方便对钢钉的尖部进行打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钢刷7和第二钢刷8具有柔性,在对钢钉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形变,提高第一钢刷7和第二钢刷8与钢钉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钢钉的打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弹簧3可以推动压板2将钢钉6与第一钢刷7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钢钉的打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压板2为弧形板结构可以避免钢钉在被打磨的过程中滑脱。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1可以防止打磨过程中钢屑飞溅。

所述底座5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26,连接块26的中部开设螺纹孔27,螺纹孔27内安装螺杆28,螺杆28的下端安装垫块29。本实用新型的螺杆28可以通过旋转调整露出螺纹孔27的长度,从而调整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的整体高度,方便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操作人员使用。

所述垫块29的底部安装防滑垫30。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30可以增大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与放置平台的摩擦力,避免建筑施工用钢钉打磨装置在放置平台上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