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铬合金钢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装置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热处理装置,大多加热效率不高,加热效果差,不能对物料进行高效的加热,且大部分结构复杂,结构成本高,且加热功能单一。
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加热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铬合金钢热处理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铬合金钢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还包括由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的第一扇形筒体和由第二环形筒体等量分割的第二扇形筒体,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一扇形筒体,所述每个第一扇形筒体内均设有螺旋状的加热丝,所述每个第一扇形筒体内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二扇形筒体,所述每个第二扇形筒体内均设有螺旋状的加热丝,所述每个第二扇形筒体内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四个第一扇形筒体,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四个第二扇形筒体,所述其中一个第二环形筒体的两边分别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扇形筒体的两边重合,这一对由一个第二环形筒体和一个第一扇形筒体之间构成局部加热间,所述局部加热间等分成四个,局部加热间内的加热丝串联,可进行同时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第一加热槽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内侧还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保温层为保温砖层,所述保温砖层堆砌在均匀堆砌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的地面上还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三加热器,所述第三加热器包括第三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筒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上还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顶部,所述顶盖底面还安装设有若干第四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加热器包括若干第四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热筒体的内部,还包括环形安装筒,所述环形安装筒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安装筒的截面为倒Ω型,所述环形安装筒的倒Ω型结构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第四环形筒体通过环形安装筒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三个第一扇形筒体,所述第二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三个第二扇形筒体,所述其中一个第二环形筒体的两边分别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扇形筒体的两边重合,这一对由一个第二环形筒体和一个第一扇形筒体之间构成局部加热间,所述局部加热间等分成三个,局部加热间内的加热丝串联,可进行同时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形成的环形的加热间可以对物料进行全面的加热,加热效率高;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一扇形筒体,每个第一扇形筒体内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可以有选择的开启若干个加热丝,进行加热,节能环保;保温层可以有效对加热间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可以从地面对物料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可以从顶部对物料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环形筒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图4一种新型铬合金钢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所述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201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101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301,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301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一扇形筒体,还包括由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的第一扇形筒体和由第二环形筒体等量分割的第二扇形筒体;所述每个第一扇形筒体105内均设有螺旋状的加热丝40,所述每个第一扇形筒体105内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03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二扇形筒体205,所述每个第二扇形筒体205内均设有螺旋状的加热丝40,所述每个第二扇形筒体205内的加热丝均4可以独立开启。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筒体103等量分割成四个第一扇形筒体105,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03等量分割成四个第二扇形筒体205,所述其中一个第二环形筒体205的两边分别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扇形筒体105的两边重合,这一对由一个第二环形筒体205和一个第一扇形筒体105之间构成局部加热间302,所述局部加热间302等分成四个,局部加热间302内的加热丝40串联,可进行同时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第一加热槽101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201的内壁内侧还设有保温层50;所述保温层50为保温砖层,所述保温砖层堆砌在均匀堆砌在所述第一加热槽101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201的内壁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的地面上还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601,所述环形凹槽601内设有第三加热器,所述第三加热器包括第三环形筒体603和加热丝40,所述加热丝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筒体40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上还设有顶盖70,所述顶盖70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加热槽101的顶部,所述顶盖70底面还安装设有若干第四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加热器包括若干第四环形筒体703和加热丝40,所述加热丝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热筒体703的内部,还包括环形安装筒701,所述环形安装筒701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安装筒701的截面为倒Ω型,所述环形安装筒701的倒Ω型结构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置702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70的底面,所述第四环形筒体703通过环形安装筒701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形成的环形的加热间可以对物料进行全面的加热,加热效率高;第一环形筒体等量分割成若干个第一扇形筒体,每个第一扇形筒体内的加热丝均可以独立开启,可以有选择的开启若干个加热丝,进行加热,节能环保;保温层可以有效对加热间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可以从地面对物料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可以从顶部对物料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效率非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