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生产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铜带表面镜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
铜带在在具体的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因为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需要不同品质的铜带。铜带的表面往往需要打磨抛光处理,且精细的打磨抛光处理往往反应铜带的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铜带在生产中的要求,提高铜带打磨抛光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带表面镜面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带表面镜面抛光装置,包括架体,该架体的上端滑动设置有一个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朝下,且该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竖直设置的转轴连接,该转轴的中部与横向设置在所述架体中部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一个“凸”字形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下端连接有抛光底板,该抛光底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圆球形的盲孔,每个盲孔内填设有一个用于抛光的钢珠。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内齿轮,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外齿轮,该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L”型。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上端的横梁采用角钢制成,且该角钢的开口向上。
优选地,所述钢珠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钢珠表面平行设置有多圈圆形的凸纹。
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成本低,钢珠可以随着抛光底板一起直线运动进行抛光,也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对铜带表面进行抛光,多角度抛光,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铜带表面镜面抛光装置,包括架体1,该架体1的上端滑动设置有一个电机3,该电机3的输出端朝下,且该电机3的输出端与变速箱4的输入端连接,该变速箱4的输出端与竖直设置的转轴5连接,该转轴5的中部与横向设置在所述架体1中部的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转轴5下端连接有一个“凸”字形的连接件6,该连接件6的下端连接有抛光底板7,该抛光底板7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圆球形的盲孔,每个盲孔内填设有一个用于抛光的钢珠8。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6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内齿轮,所述转轴5的下端设置有外齿轮,该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滑轨2的横截面为“L”型。
优选地,所述架体1的上端的横梁采用角钢制成,且该角钢的开口向上。
优选地,所述钢珠8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钢珠8表面平行设置有多圈圆形的凸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在具体使用时,需要被打磨抛光的铜卷放在钢珠8的下方,调整钢珠8的位置和高度,使得钢珠8的下端抵触在所要打磨抛光的钢卷上。钢珠8设置在抛光底板7上,转轴5的中部与滑轨2滑动连接,使得可以沿着滑轨2滑动,进而实现钢珠8在铜卷上直线移动抛光。转轴5的上端通过变速箱4与电机3连接,使得抛光底板7通过转轴5被电机3带动转动,进而使得钢珠8可以在被抛光的铜卷上转动抛光。
钢珠8上的圆形凸纹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圆形凸纹使得打磨效果更加良好,效率更高。
电机3和转轴5上都可以采用设置滚轮的方式来实现分别在架体1上和导轨上进行滑动连接。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