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防碰伤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560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去毛刺防碰伤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调整蜗轮的加工角度,而且能够防止除下的毛刺刮伤蜗轮齿面的去毛刺防碰伤工装,属于蜗轮去齿工装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蜗轮在生产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毛刺,尤其在蜗轮的密封槽以及叶片上毛刺比较多,虽然毛刺比较小,但是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而要彻底去除这些毛刺,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去除(即在将蜗轮固定在工作台面后人工用钢锉、砂纸、磨头打磨),然而人工去除毛刺有以下缺点:一是蜗轮在加工时是固定设置的,工人在去除毛刺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确保去毛刺质量,这样不仅增加了加工时间,而且降低了加工舒适度;二是蜗轮是水平设置的,在对蜗轮加工过程中部分去毛刺会溅射向蜗轮齿面,使得蜗轮齿面被刮伤。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调整蜗轮的加工角度,而且能够防止除下的毛刺刮伤蜗轮齿面的去毛刺防碰伤工装。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有法兰盘且法兰盘下端的凸柱与圆形凹槽凹凸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有法兰盘且法兰盘下端的凸柱与圆形凹槽凹凸配合,使用者转动法兰盘(法兰盘根据需要绕圆形凹槽的中心线旋转一定角度),调整蜗轮的翻转方向(即调整蜗轮安装座绕连接轴转动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的方向)使蜗轮的翻转方向正对使用者,法兰盘能够对蜗轮的翻转方向360°无死角进行调整。2、该蜗轮安装座在轴孔与连接轴插接配合后通过旋接在螺栓孔中的螺栓紧定安装在连接轴上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蜗轮安装座在轴孔与连接轴插接配合后通过旋接在螺栓孔中的螺栓紧定安装在连接轴上,旋转蜗轮安装座使其绕连接轴转动,蜗轮安装座旋转到使用者所需要的角度,这时蜗轮的上端面和竖直面的夹角角度30°-60°(即使用者能够斜向下俯视蜗轮的上端面),在通过对去毛刺防碰伤工装中法兰盘的旋转调整和旋转蜗轮安装座的旋转调整,一是由于使用者斜向下面对蜗轮的上端面,这样使用者能够以最舒适的姿势对蜗轮进行人工去毛刺工序;二是由于蜗轮的上端面是斜向上设置的,这样使用者通过旋转蜗轮使蜗轮各部分依次通过最低位进行去毛刺工序(在最低位对进行去毛刺时,除下的毛刺会向下泡落,不会溅射到蜗轮齿面),能够有效防止在去毛刺过程中因毛刺掉落而刮伤蜗轮齿面的现象。3、所述蜗轮安装座上端面设有定位芯轴且定位芯轴上设有转套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蜗轮安装座上端面设有定位芯轴且定位芯轴上设有转套,由于转套由尼龙制成,这样能够避免蜗轮绕定位芯轴旋转时蜗轮孔壁与定位芯轴出现刚性摩擦而造成磨损;同时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转套能够将不同内孔尺寸的蜗轮安装在去毛刺防碰伤工装上,从而使得去毛刺防碰伤工装具有较高的适用性。4、所述连接轴的轴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连接轴的轴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在螺栓的端头紧定住环形凹槽的槽底时,不仅能够增加螺栓的紧固牢度,而且能够防止蜗轮安装座相对连接轴出现轴向移动现象。5、所述法兰盘上端面设有两限位柱且两限位柱分别位于连接轴两侧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法兰盘上端面设有两限位柱且两限位柱分别位于连接轴,两限位柱能够避免在对蜗轮角度的调整过程中因蜗轮安装座绕定位芯轴转动角度过大出现蜗轮磕伤或从定位芯轴滑出的现象。

技术方案:一种去毛刺防碰伤工装,包括支撑底座和蜗轮安装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有法兰盘且法兰盘下端的凸柱与圆形凹槽凹凸配合,所述法兰盘上端面相对设有两块支撑板且两块支撑板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蜗轮安装座下端的两侧面间开有轴孔且轴孔贯通该两侧面,所述蜗轮安装座的正面开有螺栓孔且螺栓孔与轴孔垂直贯通,该蜗轮安装座在轴孔与连接轴插接配合后通过旋接在螺栓孔中的螺栓紧定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蜗轮安装座上端面设有定位芯轴且定位芯轴上设有转套。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去毛刺防碰伤工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调整蜗轮的加工角度以便使用者能够舒适的对蜗轮进行去毛刺加工;二是去毛刺防碰伤工装能够通过旋转蜗轮使蜗轮各部分依次通过最低位对进行去毛刺工序,能够有效防止蜗轮在去毛刺过程中因毛刺掉落而刮伤蜗轮齿面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去毛刺防碰伤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毛刺防碰伤工装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去毛刺防碰伤工装中连接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3。一种去毛刺防碰伤工装,包括支撑底座1和蜗轮安装座2,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设有圆形凹槽11,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设有法兰盘3且法兰盘3下端的凸柱31与圆形凹槽11凹凸配合,所述法兰盘3上端面相对设有两块支撑板4且两块支撑板4间设有连接轴5;所述蜗轮安装座2下端的两侧面间开有轴孔21且轴孔21贯通该两侧面,所述蜗轮安装座2的正面开有螺栓孔22且螺栓孔22与轴孔21垂直贯通,该蜗轮安装座2在轴孔21与连接轴5插接配合后通过旋接在螺栓孔22中的螺栓6紧定安装在连接轴5上,所述蜗轮安装座2上端面设有定位芯轴23且定位芯轴23上设有转套7。所述转套7由尼龙制成。所述连接轴5为三级阶梯轴且三级阶梯轴中三个轴段的直径依次增大,三级阶梯轴的中间轴段的轴面上设有环形凹槽51且在蜗轮安装座2安装在连接轴5上后螺栓孔22正对环形凹槽51。所述法兰盘3上端面设有两限位柱8且两限位柱8分别位于连接轴5两侧。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面四角分别开有一个螺钉孔13。所述支撑底座1一侧设有紧定螺钉孔12且紧定螺钉孔12与圆形凹槽11贯通,在法兰盘3进行旋转调整后紧定螺钉9通过紧定螺钉孔12锁定法兰盘3。

使用时,步骤一:将支撑底座1固定在工作台上;步骤二:将蜗轮套装在定位芯轴23上,且在外力的拨动下蜗轮能够绕定位芯轴23转动;步骤三:对蜗轮的翻转方向和翻转角度的调整,先将法兰盘3绕圆形凹槽11的中心线旋转,实现蜗轮翻转方向的调整;再将蜗轮安装座2绕连接轴5转动且在对蜗轮的翻转角度进行调整后紧固螺栓,实现蜗轮翻转角度的调整。所述蜗轮翻转角度(即在蜗轮安装座2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绕连接轴5转动一定角度后蜗轮上端面与竖直面间的夹角角度)为30°-60°。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