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98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电极板的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的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等领域,极耳是铅酸电池上一个重要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极耳焊接加工都是采用铅炉,炉内盛放固体铅加热使其熔化,将铸焊模具置入铅液内并取出,为了提高焊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发明了专用的焊接设备,工件焊接完成后,需要通过焊接盘对工件进行冷却定型,但是现有技术中焊接盘内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比较差,当一次焊接两个或者多个工件时,焊接盘的冷却系统无法提供及时的冷却,大大拖慢了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快的多工位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焊接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工位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焊接模具,包括焊接盘,所述焊接盘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焊接盘包括拼接在一起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上设置有若干焊接工位,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所述焊接盘的侧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冷却主路,每个所述冷却主路连通有多个冷却支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主路位于所述焊接工位的下方,所述冷却支路为绕所述焊接工位设置的弧形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盘的侧端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冷却主路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多个分别与所述冷却主路连通的冷却液出口。

所述冷却支路上连通有若干毛细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支路和所述冷却主路之间连通有若干毛细管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多工位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焊接模具,包括焊接盘,所述焊接盘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焊接盘包括拼接在一起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上设置有若干焊接工位,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所述焊接盘的侧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冷却主路,每个所述冷却主路连通有多个冷却支路;焊接完成后,冷却主路和冷却支路配合,加大了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速度,能够实现焊接件的快速冷却,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焊接盘;21-冷却液进口;22-冷却液出口;23-冷却主路;24-冷却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多工位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焊接模具,包括焊接盘1,所述焊接盘1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焊接盘1包括拼接在一起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上盘体上设置有若干焊接工位(图中未示出),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所述焊接盘1的侧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的冷却液进口21和冷却液出口22,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冷却主路23,每个所述冷却主路23连通有多个冷却支路24。所述冷却主路23位于所述焊接工位的下方,所述冷却支路24为绕所述焊接工位设置的弧形管路。所述焊接盘1的侧端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冷却主路23连通的冷却液进口21和多个分别与所述冷却主路23连通的冷却液出口22,即每个冷却主路23对应设置有一个冷却液进口21和一个来冷却液出口22。

焊接完成后,每个冷却主路23的冷却液进口21流入冷却液,冷却液流过冷却主路23和冷却支路24并从冷却液出口22排出,冷却液将焊接盘1内的热量带出,冷却液释放热量后可以循环使用。冷却主路23和冷却支路24配合,加大了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速度,能够实现焊接件的快速冷却,提高了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冷却速度快、冷却效率高,所以上盘体上可以根据冷却管路的承载能力设计多个焊接工位,如图1所示的冷却管路,可以承载至少三个焊接工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所述冷却支路24上连通有若干毛细管路(图中未示出),或所述冷却支路24和所述冷却主路23之间连通有若干毛细管路。毛细管路可以是两端均与所述冷却支路24连通的环状管路或曲线管路,也可以是只有一端与所述冷却支路24连通的直行管路,也可以是连通在所述冷却支路24和所述冷却主路23之间的任意形状的管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