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9093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卷绕后的端面一般都具有毛刺,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打磨平齐;目前部分大型弹簧端面四周毛刺采用手动打磨方式,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这种打磨方式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劳动强度大、打磨效率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械加工企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们对零件机械加工精度要求和生产效率水平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弹簧端面加工处理的专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关于弹簧端面加工处理的专用设备,已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如专利号为CN1032406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弹簧端面打磨装置”,该发明公开的本发明公开了通用型弹簧端面打磨装置,包括支架、弹簧卡具、旋转打磨盘、托盘和一对滑轨,所述托盘设置在滑轨上,托盘底部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弹簧卡具设置在托盘上;所述旋转打磨盘包括砂轮和控制砂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支架包括下支撑板、上支撑板;所述弹簧卡具包括固定在下支撑板上的固定装置和固定在上支撑板上的压紧装置;本发明具有装卸弹簧方便、结构简单紧凑、低成本、打磨效率高等优点。

虽然上述中国专利能够解决一些弹簧端面加工处理问题,提高了打磨效率,但此技术方案的端面打磨效率对于弹簧专业生产厂家来讲,大批量生产时打磨效率无法满足需求。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弹簧端面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弹簧端面处理时的打磨效率,并且经济性能好,能节约成本,符合弹簧专业生产厂家要求,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底座、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左一号工位、左二号工位、右一号工位、右二号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其中部设置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左一号工位、左二号工位;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右一号工位、右二号工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包括机身、左砂轮磨削头、右砂轮磨削头,此两个砂轮磨削头对称设置在外机身左右两端;所述两个砂轮磨削头均分别配置各自的磨削电机、磨削变速箱,所述磨削电机、磨削变速箱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磨削电机依次连接磨削变速箱、砂轮磨削头;所述左砂轮磨削头的磨削电机、磨削变速箱设置在机身后侧;所述右砂轮磨削头的磨削电机、磨削变速箱设置在机身前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包括双门架、左工作台、左工作台滑轨、左工作台控制器、左工作台摆动电机、左工作台摆动手臂、左工作台下压气缸、左工作台横向电机、左工作台防护罩、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弹簧工件、V型块、左工作台横向导轨;所述左工作台设置在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侧,其下部设置左工作台滑轨,所述左工作台滑轨下部设置左工作台横向导轨且位于底座上;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的双门架设置左工作台上部且位于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侧;所述双门架包括两个工位门,两个工位门外侧均设置左工作台防护罩,且分别对应设置左一号工位、左二号工位,此两个工位共用左工作台;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上端均设置左工作台下压气缸,左工作台下压气缸下部均设置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下方分别设置一条V型块,且所述V型块设置左工作台上;所述左工作台摆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左工作台摆动电机通过曲柄机构连接左工作台摆动手臂,所述左工作台摆动手臂连接左工作台前端,可提供前后往复运动;所述左工作台横向电机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左工作台后端,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左工作台,实现左工作台在左工作台横向导轨横向进给运动;所述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和V型块设置弹簧工件;所述左工作台横向导轨左端设置左工作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包括双门架、右工作台、右工作台滑轨、右工作台控制器、右工作台摆动电机、右工作台摆动手臂、右工作台下压气缸、右工作台横向电机、右工作台防护罩、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弹簧工件、V型块、右工作台横向导轨;所述右工作台设置在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右侧,其下部设置右工作台滑轨,所述右工作台滑轨下部设置右工作台横向导轨且位于底座上;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的双门架设置右工作台上部且位于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右侧;所述双门架包括两个工位门,两个工位门外侧均设置右工作台防护罩,且分别对应设置右一号工位、右二号工位,此两个工位共用右工作台;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上端均设置右工作台下压气缸,右工作台下压气缸下部均设置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下方分别设置一条V型块,且所述V型块设置右工作台上;所述右工作台摆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右工作台摆动电机通过曲柄机构连接右工作台摆动手臂,所述右工作台摆动手臂连接右工作台后端,可提供前后往复运动;所述右工作台横向电机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右工作台前端,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右工作台,实现右工作台在右工作台横向导轨横向进给运动;所述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和V型块设置弹簧工件;所述右工作台横向导轨右端设置右工作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的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履带板立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立铣机床包括整体防护部件;所述整体防护部件包括整体防护罩;所述整体防护罩设置在工作台四周并且高度高于铣削刀具端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外部配有电气柜、气压源、冷却润滑装置、废料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适用于弹簧工件的支撑圈端面磨削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左一号工位、左二号工位、右一号工位、右二号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为左右对称布局,结构为在磨削装置两侧加配两个夹装进给装置;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工作;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外部配有电气柜、气压源、冷却润滑装置、废料收集箱;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能够提高弹簧端面处理时的打磨效率,并且经济性能好,能节约成本,符合弹簧专业生产厂家要求,结构设计紧凑,操作安全,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底座,200.双头砂轮磨削装置,300.左夹装进给装置,400.右夹装进给装置,500.左一号工位,600.左二号工位,700.右一号工位,800.右二号工位,201.磨削电机,202.磨削变速箱,301.左工作台,302.左工作台滑轨,303.左工作台控制器,304.左工作台摆动电机,305.左工作台摆动手臂,306.左工作台下压气缸,307.左工作台横向电机,308.左工作台防护罩,309.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310.弹簧工件,311.V型块,312.左工作台横向导轨,401.右工作台,402.右工作台滑轨,403.右工作台控制器,406.右工作台下压气缸,407.右工作台横向电机,408.右工作台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底座100、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左夹装进给装置300、右夹装进给装置400、左一号工位500、左二号工位600、右一号工位700、右二号工位8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设置在地面上,其中部设置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夹装进给装置300、右夹装进给装置400;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300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左一号工位500、左二号工位600;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400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右一号工位700、右二号工位800。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包括机身、左砂轮磨削头、右砂轮磨削头,此两个砂轮磨削头对称设置在外机身左右两端;所述两个砂轮磨削头均分别配置各自的磨削电机201、磨削变速箱202,所述磨削电机201、磨削变速箱202均设置在底座100上,所述磨削电机201依次连接磨削变速箱202、砂轮磨削头;所述左砂轮磨削头的磨削电机201、磨削变速箱202设置在机身后侧;所述右砂轮磨削头的磨削电机201、磨削变速箱202设置在机身前侧。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300包括双门架、左工作台301、左工作台滑轨302、左工作台控制器303、左工作台摆动电机304、左工作台摆动手臂305、左工作台下压气缸306、左工作台横向电机307、左工作台防护罩308、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309、弹簧工件310、V型块311、左工作台横向导轨312;所述左工作台301设置在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左侧,其下部设置左工作台滑轨302,所述左工作台滑轨302下部设置左工作台横向导轨312且位于底座100上;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300的双门架设置左工作台301上部且位于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左侧;所述双门架包括两个工位门,两个工位门外侧均设置左工作台防护罩308,且分别对应设置左一号工位500、左二号工位600,此两个工位共用左工作台301;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上端均设置左工作台下压气缸306,左工作台下压气缸306下部均设置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309;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下方分别设置一条V型块311,且所述V型块311设置左工作台301上;所述左工作台摆动电机304设置在底座100上,左工作台摆动电机304通过曲柄机构连接左工作台摆动手臂305,所述左工作台摆动手臂305连接左工作台301前端,可提供前后往复运动;所述左工作台横向电机307设置在底座100上且位于左工作台301后端,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左工作台301,实现左工作台301在左工作台横向导轨312横向进给运动;所述左工作台弹性下压器309和V型块311设置弹簧工件310;所述左工作台横向导轨312左端设置左工作台控制器303。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400包括双门架、右工作台401、右工作台滑轨402、右工作台控制器403、右工作台摆动电机、右工作台摆动手臂、右工作台下压气缸406、右工作台横向电机407、右工作台防护罩408、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弹簧工件、V型块、右工作台横向导轨412;所述右工作台401设置在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右侧,其下部设置右工作台滑轨402,所述右工作台滑轨402下部设置右工作台横向导轨412且位于底座100上;所述右夹装进给装置400的双门架设置右工作台401上部且位于双头砂轮磨削装置200右侧;所述双门架包括两个工位门,两个工位门外侧均设置右工作台防护罩408,且分别对应设置右一号工位700、右二号工位800,此两个工位共用右工作台401;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上端均设置右工作台下压气缸406,右工作台下压气缸406下部均设置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所述双门架两工位门的下方分别设置一条V型块,且所述V型块设置右工作台401上;所述右工作台摆动电机设置在底座100上,右工作台摆动电机通过曲柄机构连接右工作台摆动手臂,所述右工作台摆动手臂连接右工作台401后端,可提供前后往复运动;所述右工作台横向电机407设置在底座100上且位于右工作台401前端,通过丝杠螺母副连接右工作台401,实现右工作台401在右工作台横向导轨412横向进给运动;所述右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和V型块设置弹簧工件;所述右工作台横向导轨412右端设置右工作台控制器403。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的左夹装进给装置300、右夹装进给装置400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工作。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外部配有电气柜、气压源、冷却润滑装置、废料收集箱。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适用于弹簧工件的支撑圈端面磨削加工。

实施例1

如图 1、图 2、图 3所示,当使用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对弹簧工件端面处理时,首先把把弹簧工件310放在一个或多个工位的V型块上,启动工作台下压气缸带动工作台弹性下压器压紧工件,放好废料收集箱;启动左或右工作台控制器,磨削电机开始工作,继而启动冷却润滑装置,左夹装进给装置或右夹装进给装置工作,开始弹簧端面磨削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双头砂轮磨削装置、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左一号工位、左二号工位、右一号工位、右二号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为左右对称布局,结构为在磨削装置两侧加配两个夹装进给装置;所述左夹装进给装置、右夹装进给装置可同时工作,也可独立工作;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外部配有电气柜、气压源、冷却润滑装置、废料收集箱;本实用新型所述四工位弹簧端面处理装置能够提高弹簧端面处理时的打磨效率,并且经济性能好,能节约成本,符合弹簧专业生产厂家要求,结构设计紧凑,操作安全,造价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