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904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心磨床加工收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无心磨床磨完的棒料主要为人工手动卸放,转移到另一个储存装置,工作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不适用于大规模棒料的生产工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能自动快速的卸料工件,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调整装置、圆带传动底座、驱动装置、张紧装置与收料盒,其特征在于:底板通过底板的燕尾导轨与底座的燕尾槽配合安装在底座上;底板安装有升降调整装置与L板,摇柄Ⅰ安装在底座上并与L板连接;左、右的升降调整装置分别安装支撑座Ⅰ、支撑座Ⅱ,圆带传动底座安装在支撑座Ⅰ与支撑座Ⅱ上,所述圆带传动底座连接有收料盒,收料盒的一端通过升降杆支撑;圆带传动底座左端安装有驱动装置与双带轮Ⅰ;圆带传动底座右端安装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安装有双带轮Ⅱ;圆带传动底座前面安装有齿条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带传动底座上端安装有挡板、梯形块Ⅰ、梯形块Ⅱ,挡板的一端与梯形块Ⅱ的一端对齐;双带轮Ⅰ与双带轮Ⅱ通过圆带连接。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Ⅰ安装有摇柄Ⅱ,摇柄Ⅱ上的齿轮与齿条啮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基于无心磨床为主体设计的一套独立的棒料自动收取装置,可自由搭配不同型号的无心磨床,车床等轴类零件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式设计,具有结构紧凑、巧妙,刚性好,调整方便,灵活性强,适用性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底座,2、底板,3、燕尾导轨,4、燕尾槽,5、摇柄Ⅰ,6、L板,7、圆带传动底座,8、齿条,9、升降调整装置,10、支撑座Ⅰ,11、摇柄Ⅱ,12、圆带,13、双带轮Ⅰ,14、驱动装置,15、挡板,16、收料盒,17、升降杆,18、梯形块Ⅰ,19、双带轮Ⅱ,20、张紧装置,21、梯形块Ⅱ,22、支撑座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说明书附图1、2、3,一种适用于棒料的自动收取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调整装置9、圆带传动底座7、驱动装置14、张紧装置20与收料盒16,其特征在于:底板2通过底板2的燕尾导轨3与底座1的燕尾槽4配合安装在底座1上;底板2安装有升降调整装置9与L板6,摇柄Ⅰ5安装在底座1上并与L板6连接;左、右的升降调整装置9分别安装支撑座Ⅰ10、支撑座Ⅱ22,圆带传动底座7安装在支撑座Ⅰ10与支撑座Ⅱ22上,所述圆带传动底座7连接有收料盒16,收料盒16的一端通过升降杆17支撑;圆带传动底座7左端安装有驱动装置14与双带轮Ⅰ13;圆带传动底座7右端安装有张紧装置20,张紧装置20安装有双带轮Ⅱ19;圆带传动底座7前面安装有齿条8;所述圆带传动底座7上端安装有挡板15、梯形块Ⅰ18、梯形块Ⅱ21,挡板15的一端与梯形块Ⅱ21的一端对齐;双带轮Ⅰ13与双带轮Ⅱ19通过圆带12连接;所述支撑座Ⅰ10安装有摇柄Ⅱ11,摇柄Ⅱ11上的齿轮与齿条8啮合。

使用时,将该装置的底座1与无心磨床连接,根据磨床的位置调节摇柄Ⅰ5与升降调整装置9,经过无心磨床或车床加工好的棒料工件进入到梯形块Ⅰ18与梯形块Ⅱ21的中间,由驱动装置14驱动圆带12输送棒料工件,在挡板15的作用下,棒料工件进入收料盒16中,完成棒料的收取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