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H6783合金棒材的最优化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48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GH6783合金棒材的最优化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金属锻造工艺,具体涉及适用于GH6783合金棒材生产的一种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GH6783合金是以铌、铝、钛为主要强化元素的铁钴镍基抗氧化型低膨胀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铁磁性材料,该合金的典型特征是铝含量高,为5.0%~6.0%,通过形成γ′相和β相在奥氏体基体中进行强化。由于现有锻造工艺特点是全程采用1100℃±10℃加热温度,导致该合金在生产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锻造塑性差,存在锻造裂纹;第二是锻造后β相分布不均匀(见图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GH6783合金棒材的优化锻造工艺,通过改进加热工艺,采用阶梯控温,分级锻造的方式,可以达到提高合金塑性,使锻态β相分布均匀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GH6783合金棒材的锻造工艺流程为:锭坯加热首火次锻造中间火次锻造→末火次锻造→棒材精整→棒材性能检验。

2.具体操作如下:

锭坯加热:装炉600℃保温1h,8h~10h内升温至820℃~880℃之间任一固定温度,保温10h,3h~4h内升温至1090℃~1100℃,保温2h;

首火次锻造:钢锭开坯锻造温度1090℃~1110℃,变形量30%~40%;

中间火次锻造:棒坯开坯加热温度1030℃~1080℃,累计变形量100%~160%;

末火次锻造:棒材末火锻造温度990℃~1020℃,变形量大于30%;

棒材检验:检验棒材纵向β相的分布情况。

对本发明创新点的说明:

通过加热过程中在820℃~880℃之间的过时效处理,提高GH6783合金钢锭塑性,通过中间火次阶梯控温锻造的方式促进锻态β相的细化和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820℃~880℃的过时效处理,大幅度提高合金塑性,降低了后续加工难度;第二、通过阶梯控温锻造,促进β相的不断回溶析出,进一步使β相均匀细小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行锻造工艺生产的GH6783合金锻材金相组织图片;

图2为实施方案1生产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组织图片;

图3为实施方案2生产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组织图片;

图4为实施方案3生产的GH783合金棒材金相组织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GH6783合金棒材,规格Φ200mm。

采用双真空工艺生产的钢锭,尺寸为Φ406mm,实际加热温度1110℃,保温2h后生产。

首火次锻造:第一火,加热温度1110℃,锻造单锤压下量50mm,锻造到300mm方,回炉,变形量30.5%。

中间火次锻造:第二火,加热温度1080℃,锻造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Φ280mm,回炉,变形量31.6%。

第三火,加热温度1060℃,镦粗,镦粗变形量30%。

第四火,加热温度105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Φ270mm,变形量29%。

第五火,加热温度1050℃,镦粗,镦粗变形量35%。

第六火,加热温度104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230mm方,变形量34%。

末火次锻造:第七火,加热温度102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从230mm方锻造到Φ200mm棒材,变形量40.5%。

棒材检验: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组织β相组织细小弥散、分布均匀(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GH6783合金棒材,规格Φ200mm。

采用双真空工艺生产的钢锭,尺寸为Φ406mm,实际加热温度1090℃,保温2h后生产。

首火次锻造:第一火,加热温度1090℃,锻造单锤压下量50mm,锻造到300mm方,回炉,变形量30.5%。

中间火次锻造:第二火,加热温度1060℃,锻造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Φ280mm,回炉,变形量31.6%。

第三火,加热温度1050℃,镦粗,镦粗变形量30%。

第四火,加热温度105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220mm方,变形量38.5%。

末火次锻造:第五火,加热温度100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从220mm方锻造到Φ200mm棒材,变形量35.1%。

棒材检验: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组织β相组织细小弥散、分布均匀(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GH6783合金棒材,规格Φ200mm。

采用双真空工艺生产的钢锭,尺寸为Φ406mm,实际加热温度1100℃,保温2h后生产。

首火次锻造:第一火,加热温度1100℃,锻造单锤压下量50mm,锻造到Φ315mm,回炉,变形量39.8%。

中间火次锻造:第二火,加热温度1080℃,镦粗,镦粗变形量30%。

第三火,加热温度104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Φ280mm,变形量40%。

第四火,加热温度1040℃,镦粗,镦粗变形量35%。

第五火,加热温度103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锻造到Φ270mm,变形量30%。

末火次锻造:第六火,加热温度990℃,拔长,单锤压下量40mm,从Φ270mm锻造到Φ200mm棒材,变形量45.1%。

棒材检验:GH783合金棒材表面良好,GH783合金棒材高倍组织β相组织细小弥散、分布均匀(如图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