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及其抛毛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316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床的抛毛刺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抛毛刺机构的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加工工艺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线上。

机械加工主要有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操作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生产。数控加工(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是指机械工人运用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这些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等。绝大多数的机加工车间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把工件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转换成程序语言,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通过识别和解释程序语言来控制数控机床的轴,自动按要求去除材料,从而得到精加工工件。数控加工以连续的方式来加工工件,适合于大批量、形状复杂的零件。机加工车间可采用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对数控机床自动编程,零件的几何形状从cad系统自动转换到cam系统,机械工人在虚拟的显示屏上选择各种加工方法。当机械工人选定某种加工方法后,cad/cam系统可以自动输出cnc代码,并把代码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控制器中以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

精加工是提高零件制造精度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在零件经过精加工后,均需要去掉加工面边缘上产生的菱角毛刺。目前,一般只能通过工人使用限位抛光机或者震动抛光机再进行单独工序去除菱角毛刺,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增加了加工成本,复杂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方便、快速地实现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菱角毛刺去除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的抛毛刺机构,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菱角毛刺去除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抛毛刺机构的机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床的抛毛刺机构,包括连接在床身上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内的缸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工件的加工面,所述缸杆的末端上连接有用于在伸缩时往复剔除工件表面上的毛刺的抛光头。

优选地,所述驱动缸具体为平行双联气缸,两根所述缸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u型座,且所述u型座的两侧内壁上连接有销轴,所述抛光头沿轴向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销轴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驱动缸的端部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缸上设置有与机床控制中心信号连接的行程控制器,以根据工件的加工周期控制所述缸杆的运动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床,包括床身和设置于所述床身上的抛毛刺机构,其中,所述抛毛刺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抛毛刺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机床的抛毛刺机构,主要包括安装板、驱动缸和抛光头。其中,安装板主要用于与机床床身相连,从而将后续的驱动缸及抛光头均安装在机床床身上,提高集成化程度。驱动缸设置在安装板上,在驱动缸内设置有可伸缩的缸杆,并且该缸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工件的长度方向,以便在工件完成精加工后,沿着工件的加工面或其侧面往复运动。在缸杆的末端上连接有抛光头,该抛光头用于与工件表面相接触,并且随着缸杆的运动而同步运动。如此,在缸杆沿着工件的加工面或其侧面往复运动时,同步带动抛光头往复运动,使得抛光头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将工件加工面上的毛刺剔除。因此,在工件完成精加工之后,可以启动本抛毛刺机构,通过驱动缸自动带动抛光头在工件加工面或其侧面上往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将毛刺剔除,无需再通过工人工使用抛光机进行手动抛光,方便快速地实现了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菱角毛刺去除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安装板—1,驱动缸—2,缸杆—201,抛光头—3,连接板—4,u型座—5,销轴—6,合页—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机床的抛毛刺机构主要包括安装板1、驱动缸2和抛光头3。

其中,安装板1主要用于与机床床身相连,从而将后续的驱动缸2及抛光头3均安装在机床床身上,提高集成化程度。

驱动缸2设置在安装板1上,在驱动缸2内设置有可伸缩的缸杆201,并且该缸杆201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工件的长度方向,以便在工件完成精加工后,沿着工件的加工面或其侧面往复运动。

在缸杆201的末端上连接有抛光头3,该抛光头3用于与工件表面相接触,并且随着缸杆201的运动而同步运动。如此,在缸杆201沿着工件的加工面或其侧面往复运动时,同步带动抛光头3往复运动,使得抛光头3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将工件加工面上的毛刺剔除。当然,抛光头3的往复运动过程中主要针对当前加工面边缘上的毛刺,若当前工件有多个具有复杂空间关系的加工面,则可以重新调整工件的装夹方向或装夹位置后,再利用驱动缸2和抛光头3进行毛刺去除。

因此,在工件完成精加工之后,可以启动本抛毛刺机构,通过驱动缸2自动带动抛光头3在工件加工面或其侧面上往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将毛刺剔除,无需再通过工人工使用抛光机进行手动抛光,方便快速地实现了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菱角毛刺去除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关于驱动缸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驱动缸2具体可为平行双联气缸,即两个气缸平行设置并形成并联,两者内的缸杆201同步运动。同时,两者内的杠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4连接成一体,确保同步运动的精确性。当然,驱动缸2还可以为单缸独立驱动抛光头3,同时,驱动缸2还可以为液压缸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连接板4上设置了u型座5,该u型座5的截面形状呈u型,在其两端内壁之间连接有销轴6,同时,在抛光头3的中心位置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再通过该通孔与u型座5上的销轴6形成轴孔配合。如此设置,在缸杆201伸缩时,即可通过u型座5带动抛光头3同步伸缩,同时在其伸缩运动过程中,抛光头3还可在销轴6上周向旋转,提高了毛刺剔除效率。

另外,考虑到某些特殊零件的加工面不是严格平面的情况,此时抛光头3沿着缸杆201的长度方向运动时,可能存在呈凹面或凸面的加工面附近的部分毛刺无法轻易去除的情况,针对此,本实施例在安装板1与驱动缸2的端部之间增设了合页7,如此,通过合页7的转动,驱动缸2即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于安装板1进行周向转动,从而在遇到具有凹凸弧形面的加工面时,可将驱动缸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得缸杆201带动抛光头3接触到该部分加工面边缘上的毛刺,之后再进行往复伸缩将其剔除。

此外,为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方便实现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自动去毛刺操作,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缸2上均设置有行程控制器,具有可通过对与驱动缸2的进出油口连通的电磁换向阀的工作状态控制,实现驱动缸2内的缸杆201的自动伸出、缩回以及伸缩速度、伸缩时间、保持时间等参数。同时,该行程控制器与机床控制中心信号连接,使得行程控制器能够实时获知当前零件的加工情况,从而在既定时刻驱动缸2杆进行对应操作,比如在砂轮收回时,可开始驱动缸2杆伸出。总之,行程控制器可以与机床控制中心保持实时信号通讯,并根据工件的加工周期控制缸杆201的运动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床,主要包括床身和设置在床身上的抛毛刺机构,其中,该抛毛刺机构与上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