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9669发布日期:2019-06-25 23:5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高温高摩擦环境下使用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良好的耐磨性、导热性等,被用作飞机、汽车、轮船和工程机械等的刹车及制动装置,广泛用于机电、宇航、微电子等高技术领域。国内外对高温下应用的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已形成了铜基复合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和氮化物等工业化系列产品。

随着设备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铜基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米al2o3、纳米zro2等纳米级氧化物作为弥散增强相制备出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颗粒增强技术在软韧的cu基体中形成弥散分布的硬质点来提高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同时能够保持铜本身高导热性能,提高抗高温软化特性,达到导电和强度、耐磨性能综合提高的效果,具有其它强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将纳米氧化物材料应用于铜基耐磨材料,为改善耐磨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根据国内外资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是cu/al2o3复合材料。纳米sio2(n-sio2)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且具有质量轻、耐磨、耐高温、耐腐蚀及热膨胀系数小等特性,其导热、导电性能尽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其价格仅为纳米al2o3的一半。然而,由于n-sio2极易团聚,在铜基体中不易均匀分散,导致制备出的sio2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与cu/al2o3复合材料相比并无优势,因此将n-sio2作为增强相用于铜基体的研究还不多见。

近年来,铜基复合材料作为耐磨零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因此,研发出一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具有较高强度、高耐磨性、低成本的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使之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高温环境用制动零部件的制造,对提高产品质量及设备使用寿命等均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磨耐热性能、高导电、低密度的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使之用于航空航天、车辆交通、微电子等行业领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磨耐热性能、低密度、高导电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即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锡:0.5~10%,石墨:10~25%,二氧化硅:2~8%,纳米二氧化硅:0~2%,余量为铜。

优选的,上述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锡:1~5%,石墨:17~20%,二氧化硅:3~6%,纳米二氧化硅:0.3~1.5%,余量为铜。

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的质量百分比≤0.1%。

以上各组分元素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如下:

石墨:石墨具有提高铜基复合材料润滑性能、尤其是高温润滑性能的作用,但石墨质软,所以添加过量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锡:一方面,锡可加速基体致密化过程;另一方面,锡与石墨具有优异的协同润滑效应,加锡可极大提高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同时锡和石墨的协同润滑作用存在最佳配合,我们实验证明sn/石墨质量比在0.5~30范围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协同润滑作用。

二氧化硅:对铜基复合材料具有提高耐磨性、硬度以及抗粘结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硅:n-sio2可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及耐磨性能,同时由于其纳米效应可有效阻碍位错运动和晶界滑移,具有显著提高基体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n-sio2与sio2耦合作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本发明二氧化硅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原料混合、冷压成形、最后加压烧结的工艺,具体步骤包括: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比称取粉末,将铜粉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粉预先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球磨,之后将它与其他所有原料一起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坯块;最后将压坯在钟罩炉中烧结。

本发明中,以电解铜、雾化锡粉、鳞片状天然石墨、微米级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所使用原材料的质量如下:电解铜粉平均粒度≤74μm,纯度≥99.9wt%;雾化锡粉的平均粒度为40~50μm,纯度≥98wt%;鳞片状天然石墨平均粒度为140~160μm,纯度≥99wt%;微米级sio2平均粒度为40~50μm,水分含量≤1wt%;纳米sio2平均粒径为20~40nm。

首先,将铜粉和纳米二氧化硅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球磨2~4h,然后与其他原料一起在v型混料机中再混合3~5h;压制成坯块的密度为4~5g/cm3;将压坯在钟罩炉中烧结时,烧结压力为1.0~4.0mpa,烧结温度为800~1000℃,平均升温速率为4~7℃/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氢气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20~40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

本发明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300~500mpa,屈服强度为200~300mpa,伸长率为5~15%,动摩擦系数是0.054~0.080,静摩擦系数0.12~0.15,磨损率0.3~1.0×10-9cm3·j-1,耐热系数35000~50000,相对耐热性1.0~1.5,密度5.5~8g·cm3,电阻率1.8~2.8×10-8ω·m,硬度50~85hv。与铜基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相当,而导热性能、耐磨性能较好,同时成本更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通过添加微米级二氧化硅、纳米态二氧化硅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耐热性能;锡的加入可以提高耐磨性能,加速基体致密化过程;石墨颗粒可对铜基体起到弥散强化,并且石墨具有自润滑作用和良好的耐热性,使铜基体的硬度提高。游离态的硬质纳米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可分布于摩擦副之间,起到“滚珠效应”,降低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当n-sio2颗粒均匀地分布于铜基摩擦材料的基体中,可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和晶界滑移,提高基体的强度和耐热性。本发明所设计的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与铜基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相比,其耐热和耐磨性更好。

(2)本发明通过预先高能球磨,使纳米二氧化硅在铜基体中均匀分散,达到提高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目的。

(3)本发明所制备的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成本更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配料―高能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其具体工艺步骤包括:

(1)高能球磨:将称量好的电解铜粉(平均粒度≤74μm,纯度≥99.9wt%)、纳米级sio2(平均粒径为20~40nm)置于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预先球磨2~4h。

(2)原料混合:将球磨后的铜-纳米sio2混合粉、雾化锡粉(平均粒度为40~50μm,纯度≥98wt%)、鳞片状天然石墨(平均粒度为140~160μm,纯度≥99wt%)、微米级sio2(平均粒度为40~50μm,水分含量≤1wt%)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3~5h;实施例中所采用原料的质量同上。

(2)冷压成形:在ф26mm×6.5mm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

(3)加压烧结: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1.0~4.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800~1000℃,平均升温速率为4~7℃/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氢气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20~40min,最后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

实施例1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3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1.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980℃,平均升温速率为6℃/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40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2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2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5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2.5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900℃,平均升温速率为5℃/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氢气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35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4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5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3.5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800℃,平均升温速率为5℃/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40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4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3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2.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850℃,平均升温速率为6℃/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30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5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4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3.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950℃,平均升温速率为6℃/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35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6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3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1.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平均升温速率为4℃/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25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实施例7

其生产工艺流程方法如下:配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加压烧结―成品

具体过程为:按表1所示成分配料,将铜和纳米sio2混合粉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3h,之后与其他原料置于小型v型混料机中混合3h;在的钢模中将粉末压制成密度为4~5g/cm3的坯块;将压坯在钟罩炉中于4.0mpa压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800℃,平均升温速率为7℃/min,在烧结过程中采用还原性保护气氛,烧结时间为40min,最后在保护性气氛下炉冷却至室温,制成成品。所制备成品的性能如表2所示。

表1一种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wt.%)

表2实施例和常用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通过添加锡、石墨、微米级二氧化硅和纳米级二氧化硅,最终提高了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耐磨和耐热性能,同时保证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最终可获得铜基复合二氧化硅材料。

如表2所示,本发明所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高于300mpa,屈服强度和常用的铜基复合三氧化二铝材料相当,磨损率低于1.6×10-9cm3·j-1,耐热系数高于27900,电阻率低于3.2×10-8cm3·j-1,密度低于8g·cm3,耐热性及耐磨性能比铜基三氧化二铝复合材料更好,因此该材料制作的耐磨零件可满足产品或设备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长期正常工作的需求。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下进行的任何等同替换或局部改进,都将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