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5992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铜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因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及良好的工艺性而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极少量杂质如氧、铅、锑、锡等的存在都会严重影响铜的导电性以及其它性能,因此不同领域对铜的纯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低氧铜杆因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杂质少而备受市场青睐,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方法使用不得当,容易使得其他金属熔进液态铜,影响铜杆的质量,电阻率很难达到低于国家标准,扭转在10圈左右即有毛刺或开裂现象出现,氧化其它金属的同时使得高温的液态铜过度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包括:

s1、对铜料进行除杂质处理;

s2、将除杂质处理后的铜料投入熔化仓并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得到目标铜液;

s3、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

s4、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后的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判断目标铜液表面是否有漂浮杂质;

s5、在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时,对目标铜液进行扒渣;

s6,重复步骤s3、s4、s5,直到目标铜铜液表面没有漂浮杂质。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

对铜料进行打磨;

对打磨后的铜料进行酸洗;

在酸洗后的铜料进行水洗和烘干。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具体包括:1088℃至1118℃。

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

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并将所述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调整为预设像素值。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

获取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

将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与预设灰度阈值进行比较,当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像素点的个数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

优选地,步骤s2,还包括:在目标铜液上方注入惰性气体。

本发明通过对铜料进行除杂质处理,将除杂质处理后的铜料投入熔化仓并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得到目标铜液,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后的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判断目标铜液表面是否有漂浮杂质,在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时,对目标铜液进行扒渣,直到目标铜铜液表面没有漂浮杂质。如此,通过图像检测的方法在自动在低温状态下,尽可能减少铜被氧化和减少铜损耗的同时,对电阻率影响较大的铁质类和其他熔点相对较高的物质,在其熔化前就可以被检测出来并随渣扒出,能显著地降低电阻率,以提高溶液和成品铜杆的精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对铜料进行除杂质处理,具体包括:对铜料进行打磨;对打磨后的铜料进行酸洗;在酸洗后的铜料进行水洗和烘干。

在具体方案中,如果铜料存放较长时间,其表面可能生成铜绿或其它杂质,首先采用机械方法打磨去除,随后用酸洗清水冲洗,冲洗后的铜料在低温下烘干,以除去水分。

步骤s2,将除杂质处理后的铜料投入熔化仓并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得到目标铜液,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1088℃至1118℃,还包括:在目标铜液上方注入惰性气体。

在具体方案中,将铜料投入熔化仓加热至1088℃至1118℃,并在目标铜液上方注入惰性气体,防止目标铜液过渡氧化。

步骤s3,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还包括:将所述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调整为预设像素值。

在具体方案中,通过摄像头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一步的,将所述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调整为预设像素值。

步骤s4,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后的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判断目标铜液表面是否有漂浮杂质,具体包括:

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

获取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

将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与预设灰度阈值进行比较,当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像素点的个数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

在具体方案中,通过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统计目标铜液表面灰度图中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像素点的个数,当所述个数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说明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

步骤s5,在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时,对目标铜液进行扒渣;

步骤s6,重复步骤s3、s4、s5,直到目标铜铜液表面没有漂浮杂质。

在具体方案中,对电阻率影响较大的铁质类和其他熔点相对较高的物质,在其熔化前就可以被检测出来并随渣扒出,能显著地降低电阻率,以提高溶液和成品铜杆的精度。

本实施方式通过对铜料进行除杂质处理,将除杂质处理后的铜料投入熔化仓并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得到目标铜液,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后的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判断目标铜液表面是否有漂浮杂质,在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时,对目标铜液进行扒渣,直到目标铜铜液表面没有漂浮杂质。如此,通过图像检测的方法在自动在低温状态下,尽可能减少铜被氧化和减少铜损耗的同时,对电阻率影响较大的铁质类和其他熔点相对较高的物质,在其熔化前就可以被检测出来并随渣扒出,能显著地降低电阻率,以提高溶液和成品铜杆的精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铜杆低氧除杂控制方法,包括:S1、对铜料进行除杂质处理;S2、将除杂质处理后的铜料投入熔化仓并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得到目标铜液;S3、采集熔化仓内目标铜液表面图像;S4、对目标铜液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预处理后的目标铜液表面图像判断目标铜液表面是否有漂浮杂质;S5、在判断目标铜铜液表面有漂浮杂质时,对目标铜液进行扒渣;S6,重复步骤S3、S4、S5,直到目标铜铜液表面没有漂浮杂质。

技术研发人员:潘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晋源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5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