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掩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8394发布日期:2018-06-30 09:2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掩膜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掩膜板。



背景技术:

OLED作为新一代的固态自发光显示技术,相较于液晶显示具有超薄、响应度高、对比度高、功耗低等优势,近几年产业化速度突飞猛进。目前OLED主流的制备技术和方法是蒸镀法,即在真空腔体内加热有机小分子材料,使其升华或者熔融气化成材料蒸汽,透过金属掩膜板的开孔沉积在玻璃基板上。

现有技术中,金属掩膜板一般将掩膜单元直接焊接在边框上,当随着掩膜板使用次数的增加,掩膜单元需要更换或重新加工,此时,就需要将掩膜单元从边框上拆卸下来,在重新将掩膜单元焊接在边框上之前,需要对边框进行打磨,而多次打磨后,边框会因为厚度变薄,而导致边框中部下垂,进而使得在掩膜单元焊接在边框后用于掩膜时,掩膜单元与待掩膜基板之间存在一定空隙,从而降低掩膜效果,进而降低OLED发光元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掩膜板,旨在解决掩膜单元直接焊接在边框上,使得在掩膜单元拆卸并重新安装时,导致边框厚度变薄而降低掩膜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掩膜板,所述掩膜板包括边框、连接件及掩膜单元;其中,所述边框设有开口槽,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掩膜单元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并与所述边框层叠设置,用于形成掩膜图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在掩膜板的边框设置开口槽,掩膜单元与设置在开口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以使得掩膜单元不与边框直接连接,从而使得掩膜单元需要拆卸并重新安装时,通过将连接件从开口槽内拆出并再将连接件重新设置于开口槽内即可,进而在掩膜单元拆卸并重新安装时,不需要对边框进行打磨,避免了边框因打磨导致厚度变薄,而降低掩膜效果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掩膜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边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掩膜板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掩膜板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掩膜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掩膜板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掩膜板10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掩膜板10包括边框11、连接件12及掩膜单元13。

参阅图2,边框11围设形成一掩膜空间101,且设有开口槽111。

可选的,开口槽111在从开口槽111的开口至开口槽111的底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也即在如图2中从上至下的方向上,开口槽111的至少部分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可选的,开口槽111在上述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呈其他形状,比如多边形或部分呈弧形。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槽111在上述方向上,也可以是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参阅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槽111设置于边框11相对的两侧,也即如图3所示的边框1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开口槽111。

进一步参阅图1和图2,边框11还设有支撑部112,该支撑部112用于在本实施例中的掩膜板10进行掩膜工作时,支撑掩膜板10。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其他设备,比如机械手对掩膜板10进行搬运,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112还可以用于在搬运过程中,通过该支撑部112对掩膜板10进行搬运,而不需要搬运设备与边框11直接接触,避免了搬运设备对边框11造成损伤,提高了边框1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参阅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112设置于边框11相对的两侧,也即如图3所示的边框1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支撑部112。

进一步参阅图1,连接件12设置于开口槽111内与开口槽111对应设置,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可将连接件12嵌入开口槽111内,并在嵌入后,在边框11远离开口槽111的一侧通过螺丝将连接件12与边框11连接。

其中,在连接件12设置于开口槽111后,连接件12靠近开口槽11的开口的一侧与边框11平齐。

可选的,连接件12在从开口槽111的开口至开口槽111的底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截面逐渐增大,以增加连接件12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连接件12为金属连接件。

进一步的,当边框11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开口槽111时,连接件12可设置于边框11任意一侧的开口槽111内。

掩膜单元13与连接件12连接并与边框11层叠设置,用于形成掩膜图案。

其中,掩膜单元13与掩膜空间101对应设置。

可选的,掩膜单元1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件12连接,并在连接后,由于连接件12靠近开口槽11的开口的一侧与边框11平齐,因此,掩膜单元13可承载于边框11上,避免掩膜单元13在与连接件12连接后呈悬空状态,导致掩膜单元13出现变形的风险。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的掩膜板10在进行掩膜工作时,将支撑部112承载于基台102上,并将待掩膜基板103设置于掩膜单元13上,即可通过掩膜单元13在待掩膜基板103上形成掩膜图案,在掩膜单元13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需要重新加工或更换而拆卸时,直接将连接件12从开口槽111内拆出即可使得掩膜单元13与边框11分离,在重新安装时,再将连接件12设置于开口槽111内即可,以通过使得掩膜单元不与边框直接连接,从而使得掩膜单元需要拆卸并重新安装时,不需要对边框进行打磨,避免了边框因打磨导致厚度变薄,而降低掩膜效果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参阅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边框11的两侧均设有开口槽111时,将连接件12设置于边框11其中一侧的开口槽111内,在将掩膜单元13与连接件12连接后,通过边框11远离连接件12一侧的支撑部112承载于基台102上,将待掩膜基板103设置于掩膜单元13上,即可通过掩膜单元13在待掩膜基板103上形成掩膜图案,在掩膜单元13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需要重新加工或更换时,直接将连接件12从边框11该侧的开口槽111内拆出即可使得掩膜单元13与边框11分离,在重新安装时,再将连接件12设置于边框11该侧的开口槽111内即可;进一步的,当随着拆卸及重新安装次数的增加,若边框11该侧的开口槽111被损坏,则可将将边框11翻转,将连接件12设置于边框11另一侧的开口槽111内,再将掩膜单元13与连接件12连接,并通过另一侧的支撑部112承载于基台102,同样可在待掩膜基板103设置于掩膜单元13上后完成掩膜工作,使得边框11相对的两侧均可用于设置连接件12以进行掩膜,提高了边框11的利用率。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掩膜板20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掩膜板20包括边框21、连接件22及掩膜单元23。

参阅图7,边框21围设形成一掩膜空间201,且设有开口槽211。

其中,开口槽211贯穿边框21相对的两侧,也即开口槽211如图7所示的贯穿边框21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边框21还设有支撑部212,该支撑部212用于在本实施例中的掩膜板20进行掩膜工作时,支撑掩膜板20。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其他设备,比如机械手对掩膜板20进行搬运,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12还可以用于在搬运过程中,通过该支撑部212对掩膜板20进行搬运,而不需要搬运设备与边框21直接接触,避免了搬运设备对边框21造成损伤,提高了边框21的使用寿命。

其中,支撑部212设置于边框21相对的两侧,也即如图7所示的边框2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支撑部212。

进一步参阅图6,连接件22设置于开口槽211内,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可将连接件22嵌入开口槽211内。

其中,在连接件22设置于开口槽211后,连接件22在边框21相对的两侧与边框21平齐,也即在如图6所示的边框21的上下两侧与边框21平齐。

可选的,连接件22为金属连接件。

掩膜单元23与连接件22连接并与边框21层叠设置,用于形成掩膜图案。

其中,掩膜单元23与掩膜空间201对应设置。

可选的,掩膜单元2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件22连接,并在连接后,由于连接件22在边框21相对的两侧与边框21平齐,因此,掩膜单元23可承载于边框21上,避免掩膜单元23在与连接件22连接后呈悬空状态,导致掩膜单元23出现变形的风险。

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的掩膜板20进行掩膜工作时,可将掩膜单元23在边框21的任意一侧与连接件22连接,并将边框21远离掩膜单元23一侧的支撑部212承载于基台202上,再将待掩膜基板203设置于掩膜单元23上,即可通过掩膜单元23在待掩膜基板203上形成掩膜图案,在掩膜单元23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需要重新加工或更换时,直接将连接件22从开口槽211内拆出即可使得掩膜单元23与边框21分离,在重新安装时,再将连接件22设置于开口槽211内即可,以通过使得掩膜单元不与边框直接连接,从而使得掩膜单元需要拆卸并重新安装时,不需要对边框进行打磨,避免了边框因打磨导致厚度变薄,而降低掩膜效果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掩膜板的边框设置开口槽,掩膜单元与设置在开口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以使得掩膜单元不与边框直接连接,从而使得掩膜单元需要拆卸并重新安装时,通过将连接件从开口槽内拆出并再将连接件重新设置于开口槽内即可,进而在掩膜单元拆卸并重新安装时,不需要对边框进行打磨,避免了边框因打磨导致厚度变薄,而降低掩膜效果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