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供铸造模具充型的混合气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86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铸造充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供铸造模具充型的混合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燃烧,合金在浇铸过程中,由于镁液温度较高,在充型过程中极易与模具内的空气发生氧化燃烧反应,造成产品表面发黑或者由于氧化镁夹渣残留在合金表面而产生蜂窝状气孔,而燃烧氧化产生的夹渣势必会影响镁合金的电流效率,因此,在浇铸之前就必须向模具内充保护气体,防止合金在凝固成型的过程中发生燃烧。

目前镁合金铸造用的保护气体主要是SF6,通过SF6气罐直接向模具内充气,且SF6钢瓶直接直立放在浇铸现场,而且是人工从储气室搬运到现场,劳动强度大,四周无任何挡板,极易发生钢瓶倾倒的现象,而且SF6价格昂贵,以及全球变暖系数值高,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不宜大量使用,需要配合CO2等气体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混合气体充型的装置来改变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混合气体充型设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提供铸造模具充型的混合气体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供铸造模具充型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其要点是它包括密封的混合气罐;所述混合气罐的一端通过气管Ⅰ和气管Ⅱ分别与SF6钢罐和CO2钢罐相互连通,且连通处分别设有阀门Ⅰ和阀门Ⅱ;所述混合气罐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与带有扳机的气枪相互连通;所述气管Ⅰ和气管Ⅱ伸入混合气罐的内部,且气管Ⅰ和气管Ⅱ上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口。

为了更精确的确定流量值,所述阀门Ⅰ上设有SF6流量计。

为了更精确的确定流量值,所述阀门Ⅱ上设有CO2流量计。

为了便于运输,所述SF6钢罐和CO2钢罐固定设置在转运拖车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由于混合气罐通过气管Ⅰ和气管Ⅱ分别与SF6钢罐和CO2钢罐相互连通,气体在混合气罐内混合再通过出气管与气枪连通进行充气;气管Ⅰ和气管Ⅱ上的出气口可保证气体混合的均匀;阀门Ⅰ上的SF6流量计和阀门Ⅱ上的CO2流量计可用来调整气体的流量值,保证安要求比例混合;专业拖车起到便于运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混合气体充型设备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门Ⅰ 2、阀门Ⅱ 3、SF6流量计 4、CO2流量计 5、转运拖车 6、气管Ⅰ 7、出气口 8、出气管 9、气枪 10、扳机 11、CO2钢罐 12、SF6钢罐 13、气管Ⅱ 14、混合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密封的混合气罐14;所述混合气罐14的一端通过气管Ⅰ6和气管Ⅱ13分别与SF6钢罐12和CO2钢罐11相互连通,且连通处分别设有阀门Ⅰ1和阀门Ⅱ2;所述混合气罐14的另一端通过出气管8与带有扳机10的气枪9相互连通;所述气管Ⅰ6和气管Ⅱ13伸入混合气罐14的内部,且气管Ⅰ6和气管Ⅱ13上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口7;所述阀门Ⅰ1上设有SF6流量计3;所述阀门Ⅱ2上设有CO2流量计4;所述SF6钢罐12和CO2钢罐11固定设置在转运拖车5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管Ⅰ6和气管Ⅱ13伸入混合气罐内,且气管Ⅰ6和气管Ⅱ13上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口7,出气口7之间平均间隔3mm,每个截面钻四个出气口,钻头的尺寸是0.5mm。

工作流程:将SF6钢罐12和CO2钢罐11放到转运拖车5上,推到铸造现场指定位置,连好线路检查气密性,确认无问题后先打开阀门Ⅰ1,调节SF6流量计3的流量值为4L/min,待显示数值稳定后,再打开阀门Ⅱ2,调节CO2流量计4的流量值为28L/min,混合气体进入混合气罐,由于气管Ⅰ6和气管Ⅱ13上四周都是出气口7,因此瞬间形成的分压很大,保证了混合效果,扣动扳机10,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气枪9进入到模具中,松开扳机10,气体停止流动,当混合气罐14内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钢瓶内气压与混合气罐的气压达到均衡,气体不再流动。

本发明实施以后,浇铸出的镁合金产品表面光滑白净,没有明显的夹渣,六氟化硫的使用量明显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更方便且本发明所用材料廉价易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