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制凹型制品的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053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制凹型制品的组合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压制凹型或H型制品的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压制成型工艺技术在各领域都应用广泛,现行的压制成型制品结构以展越来越复杂化,尤其对于凹型或H型结构的磁芯制品采用传统的上一、下一压制模具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或制品存在缺陷,其压制密度均匀性会有很大的差异,使制品密度高低过渡处存在应力或者引起收缩率差异而变形。为了克服此问题,业界采用过多种方法但都未能完全解决此项问题,所以凹型或H型结构的磁芯制品质量一直没有完全提升上来,是制约此类产品技术提升的主要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模具结构设计,使上模分为内冲与外冲结构组合,并由内冲的伸缩来实现调制品凹陷处的密度,使之与凸出处的密度相一致,从而达到均匀的效果;通过解决凹型或H型制品的密度差异问题,减小因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变形问题,以及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的强度问题,从而提升制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压制凹型制品的组合模具,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第三垫块、外冲以及一个内冲,内冲包括一个内冲头,外冲包括一个外冲头,外冲头设置于外冲的底部,第三垫块安装于第二垫块的上端,第一垫块安装于第二垫块的下端,外冲头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中心孔,第一垫块的中间正对第一中心孔设置有一个第二中心孔,第二垫块的中间正对第二中心孔设置有第三中心孔,内冲头顶部具有一个凸杆卡位,凸杆卡位顶部具有一凸杆,凸杆上套装一根弹簧,弹簧上端与第二垫块下端面接触,凸杆顶部伸入于第二垫块中间的第三中心孔内,内冲头穿过第一中心孔以及第二中心孔至外冲头的底部外侧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内径等于内冲头的外径,凸杆的外径等于第三中心孔的内径,凸杆卡位的外径大于凸杆以及内冲头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垫块、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外冲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螺丝孔,上下端的螺丝孔正对设置,穿过第三垫块、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外冲上的螺丝孔设置有螺丝,整个模具通过螺丝锁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垫块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气孔,气孔垂直于螺丝孔设置,并与中间的第二中心孔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内径大于第三中心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把原来一体的凸型模具设计成内、外冲头的组合结构,且具有可相对伸缩结构的模具,可以任意调节压制时凹型制品的凸位部分与凹位部分的压缩比,即可以调节其密度差,以实现压制密度一致的效果;

2.可以解决凹型或H型制品压制密度差异问题,避免因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收缩变形与密度过渡区域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产品精密度与质量水平;

3.通过此模具的设计与压制密度的均匀性解决,可以使各类型的凹型或H型制品能实现直接通过压制就能达到外型效果,而省去后续的再加工(如切割)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本实用新型只是在模具结构就可实现效果,无需要结构的复杂压制设备,省去设备投入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步骤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垫块1、第二垫块2、第三垫块3、外冲4以及一个内冲,内冲包括一个内冲头5,外冲包括一个外冲头6,外冲头6设置于外冲的底部,第三垫块3安装于第二垫块2的上端,第一垫块1安装于第二垫块2的下端,外冲头6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中心孔7,第一垫块1的中间正对第一中心孔7设置有一个第二中心孔8,第二垫块2的中间正对第二中心孔8设置有第三中心孔9,内冲头5顶部具有一个凸杆卡位10,用于限制内冲头的移动行程与支撑受力。

凸杆卡位10顶部具有一凸杆11,凸杆11上套装一根弹簧12,弹簧12上端与第二垫块2下端面接触,凸杆11顶部伸入于第二垫块2中间的第三中心孔9内,内冲头穿过第一中心孔以及第二中心孔至外冲头的底部外侧端。

其中,第一中心孔7的内径等于内冲头的外径,凸杆11的外径等于第三中心孔的内径,凸杆卡位10的外径大于凸杆11以及内冲头的外径。

第三垫块、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外冲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螺丝孔12,上下端的螺丝孔正对设置,穿过第三垫块、第二垫块、第一垫块、外冲上的螺丝孔设置有螺丝,整个模具通过螺丝锁紧,第一垫块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气孔13,气孔13垂直于螺丝孔设置,并与中间的第二中心孔相通。

第二中心孔的内径大于第三中心孔的内径,这样凸杆卡位可设置于第二中心孔中,而顶部的凸杆则可伸入于第三中心孔中,弹簧由于外径大于凸杆,因此不能伸入于第三中心孔中,便与第二垫块的底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压制制品时,待粉料14填充好后(如图3),内/外冲头组成上冲先端会一同进入压制型腔中(如图4)。随着压制的深入,内冲头受阻力向反方向缩入(如图5)。继续深入时内冲头的收缩会达到一个顶点(如图6),然后内冲头与外冲头同步继续完成压制行程(如图7)。最后抽离并脱模,此时由于压制压力消失,弹簧会把内冲头推回原位,为下次压制做准备(如图8)。

由此形成外冲头的行程比内冲头行程多,并且可调,达到调节压缩比(填充密度与压制密度之比,在相同的填充密度下压制比与压制密度成正比)的作用,最终达到密度一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把原来一体的凸型模具设计成内、外冲头的组合结构,且具有可相对伸缩结构的模具,可以任意调节压制时凹型制品的凸位部分与凹位部分的压缩比,即可以调节其密度差,以实现压制密度一致的效果;

2.可以解决凹型或H型制品压制密度差异问题,避免因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收缩变形与密度过渡区域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产品精密度与质量水平;

3.通过此模具的设计与压制密度的均匀性解决,可以使各类型的凹型或H型制品能实现直接通过压制就能达到外型效果,而省去后续的再加工(如切割)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本实用新型只是在模具结构就可实现效果,无需要结构的复杂压制设备,省去设备投入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