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90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砂实型铸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干砂实型铸造中,首先将干石英砂填入砂箱中,将由型砂制成的砂模埋入干石英砂内,然后将铁水浇注在砂模内,浇注成型后,将砂模损毁,将工件取走。在工件取走后的砂箱内,干砂、破碎的砂模以及浇注形成的钢砂等掺杂在一起。实际生产中,需要先将砂箱清空,再从干砂库中取得新的干砂填入空砂箱内继续进行铸造作业,从砂箱中清出的带有杂质的干砂则统一堆放起来以备后续处理。

传统工艺中,由于干砂无法直接重新利用,使得整个工艺无法形成循环的生产线,生产效率低。基于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在2014年申请并于2016年授权了一项名称为“铸造干砂循环再利用生产线”、专利号为“201410548790.7”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中,通过设置砂处理线,在砂处理线上完成工件卸装、砂箱倒空以及干砂自动填充,在砂处理线的一侧直接对干砂废料进行多级筛分处理,得到纯净的干砂后再对倒空的砂箱进行填充作业,由于添加了废旧干砂回收工艺,并借助两条周转输送线将砂处理线和冷却输送线衔接,使得干砂实型铸造工艺能形成闭环,可以循环生产。

在上述生产线中,砂箱的循环输送是整个循环的基础。对于砂箱的循环输送,在砂处理线和冷却输送线上设置输送轨道,砂箱的前后端壁上各设置间隔柱,砂箱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排列在输送轨道上,周转线上滑动安装有周转车,周转车上设置周转轨道。在输送轨道的其中一端,当该端周转车上的周转轨道与输送轨道对接后,通过输送轨道另一端周转车上的砂箱推送机构将一个或两个砂箱推送到周转车的周转轨道上。

对于砂箱推送机构,其包括推送油缸,砂箱的两个侧壁上均垂直固接挡柱,推送油缸推动挡柱继而推动砂箱,挡柱还兼做砂箱吊装翻转时的吊装柱。由于整条输送线上的砂箱均依靠推送油缸推动,推送油缸的力全部施加在最前端的挡柱上,该挡柱承受高强度的推力,长时间使用后,挡柱容易变形甚至损毁。同时,由于挡柱位于砂箱的侧壁上而非在砂箱上,因此,砂箱本体受到的推力经由力矩传递,导致砂箱的受力不稳,影响输送的可靠性。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某些大规格的砂模配备的砂箱尺寸较大,干砂的填充量也随之增大,导致砂箱重量增加,整条输送轨道上往往排布几十个砂箱,单纯依靠其中一端的推送油缸作为动力,油缸负载增加,油缸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甚至出现油缸超载现象,导致整条生产线瘫痪。另外,由于输送轨道和周转轨道是动态衔接,在轨道的衔接部位往往存在间隙或者高度差,砂箱在周转轨道和输送轨道之间转运时,推送油缸的负载进一步增加。

基于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研发出一种更稳定可靠的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以确保整条干砂实型铸造生产线的持续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稳定可靠、操控灵活方便、使用寿命长的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包括砂处理输送线、冷却输送线和两条周转线,两条周转线将砂处理输送线和冷却输送线的首尾衔接形成用于输送砂箱的循环输送回路;砂处理输送线和冷却输送线上均设置一条以上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依次排列多个砂箱;周转线上滑动安装有周转车,周转车上铺设有可与输送轨道衔接的周转轨道,周转车上安装有可将砂箱从周转轨道推入输送轨道的第一砂箱推送机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第一砂箱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周转轨道侧部且与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一推送油缸,第一推送油缸的上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前端连接有竖直滑架,第一推送油缸的活塞杆前端与竖直滑架铰接,滑板的后端固接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向两侧探出并伸到周转轨道的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砂处理线一般设置至少两条输送轨道,对应的,冷却输送线也设置至少两条输送轨道,因此,砂箱推送机构一般对应驱动两条输送轨道,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推送油缸通过滑板和竖直滑架的滑动结构,带动第一推板前后移动,第一推板与周转轨道上砂箱的箱壁上沿相对应,也即第一推板的推力直接作用在砂箱本体上,从而能保证砂箱受力平稳,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推送油缸的顶部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滑板通过滑槽的结构安装,滑槽对滑板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滑槽与滑板之间还可安装位置传感器,从而可对第一推送油缸的伸缩进行自动控制。

所述竖直滑架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定位辊轮,输送轨道的侧部敷设有与之平行设置且与第一定位辊轮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轨道。第一定位轨道与输送轨道平行设置,第一定位辊轮与第一定位轨道滑动配合,第一定位轨道起到导向作用,可进一步保证滑板的滑动方向与砂箱的滑动方向一致,避免推板的推力发生偏斜,保证砂箱受力平衡。

所述周转车上设置固定座,第一推送油缸的后端铰接在固定座上,周转车上安装有用于支承第一推送油缸缸体的支撑座。第一推送油缸采用铰接式的安装结构,推送油缸以及滑板驱动机构可整个掀起,方便拆装和检修。

所述砂处理输送线和/或冷却输送线上在靠近周转线的位置处安装有可将砂箱从输送轨道推入周转轨道的第二砂箱推送机构。设置第二砂箱推送机构,其可与第一砂箱推送机构配合使用,共同为砂箱的滑动提供动力,其也可单独驱动最前端的几个砂箱,将砂箱从输送轨道推送到周转轨道上,用以克服轨道衔接部位的阻力,降低第一砂箱推送机构的负载压力,保证动力稳定可靠并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第二砂箱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轨道侧部且与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二推送油缸,第二推送油缸架设在水平高度高于砂箱顶端沿的位置处,第二推送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固接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向两侧探出并伸到输送轨道的上方,第二推板前板面顶部的两侧分别铰装一块第三推板,第三推板向上翻转后呈向后倾斜状态并被第二推板的顶端沿限位、第三推板向下翻转并与第二推板对合且其底端沿探出第二推板的底端沿。由于各条输送轨道之间的空间有限,因此,整个推送机构架设在高处。第二推送油缸驱动推板向前移动,其中,第二推板为固定板,第三推板铰接在第二推板的顶部,且第三推板安装在第二推板的前面板上,铰接的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构成组合推板,当第三推板翻转到下部时,其底端沿刚好能顶在与砂箱的顶端沿,此时第三推板可向前自由翻转,向后则受到第二推板的限制,因此,该组合推板只给砂箱提供向前的推力,组合推板向后滑动复位时对砂箱正常的向前输送没有影响。可见,在该种组合推板结构的基础上,对第二推送油缸的控制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在第一砂箱推送机构正常推送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启动第二推送油缸,以提供辅助动力,当然,第二推送油缸也可连续动作,为最前端的几个砂箱持续提供推力,以帮助砂箱克服轨道衔接部位的阻力,不会对输送轨道上其它砂箱的正常输送造成任何影响。另外,第三推板在第二推板的两侧各安装一块,可同时对两条输送轨道上的砂箱提供推力。

所述第二推送油缸的前部架设有第二定位轨道,第二定位轨道与输送轨道平行设置,第二推板的中部安装有与第二定位轨道配合的第二定位辊轮。第二定位轨道用于导向,保证组合推板的推力方向与砂箱的运行方向一致,避免推板的推力发生偏斜,保证砂箱受力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输送稳定可靠、操控灵活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砂箱推送机构空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砂箱推送机构推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砂箱推送机构空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砂箱推送机构推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砂箱循环输送线包括砂处理输送线1、冷却输送线2和两条周转线3,两条周转线3将砂处理输送线1和冷却输送线2的首尾衔接形成用于输送砂箱4的循环输送回路。其中,砂箱4的输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冷却输送线2的入口位置处设置浇注区M,砂处理线上1依次设置工件卸装区N、砂箱倒空区R以及干砂填充区S。砂处理输送线1和冷却输送线2上均设置一条以上的输送轨道6,输送轨道6上依次排列多个砂箱4。一般的,一条输送线设置两条输送轨道6,整条产线一般设置一条砂处理输送线,由于浇注完成后需要一段冷却时间,因此,整条产线设置多条冷却输送线2。

参照附图,周转线3上滑动安装有周转车5,周转车5上铺设有可与输送轨道6衔接的周转轨道7,周转车5上安装有可将砂箱4从周转轨道7推入输送轨道6的第一砂箱推送机构,第一砂箱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周转轨道7侧部且与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一推送油缸8,第一推送油缸8的上部滑动安装有滑板9,滑板9的前端连接有竖直滑架10,第一推送油缸8的活塞杆前端与竖直滑架10铰接,滑板9的后端固接有第一推板11,第一推板11向两侧探出并伸到周转轨道7的上方。

上述结构中,砂处理线1一般设置至少两条输送轨道6,对应的,冷却输送线2也设置至少两条输送轨道6,因此,砂箱推送机构一般对应驱动两条输送轨道6,第一推送油缸8通过滑板9和竖直滑架10的滑动结构,带动第一推板11前后移动,第一推板11与周转轨道7上砂箱4的箱壁上沿相对应,也即第一推板11的推力直接作用在砂箱4本体上,从而能保证砂箱4受力平稳,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附图,第一推送油缸8的顶部安装有滑槽12,滑板9滑动安装在滑槽12内。滑板9通过滑槽12的结构安装,滑槽12对滑板9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滑槽12与滑板9之间还可安装位置传感器,从而可对第一推送油缸的伸缩进行自动控制。对于位置传感器,其可采用光电式传感器或霍尔式传感器,其可设置两个,分别用于定位油缸的伸、缩两个状态,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附图,竖直滑架10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定位辊轮13,输送轨道6的侧部敷设有与之平行设置且与第一定位辊轮13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轨道14。第一定位轨道14与输送轨道6平行设置,第一定位辊轮13与第一定位轨道14滑动配合,第一定位轨道14起到导向作用,可进一步保证滑板9的滑动方向与砂箱4的滑动方向一致,避免第一推板11的推力发生偏斜,保证砂箱4受力平衡。

参照附图,周转车5上设置固定座15,第一推送油缸8的后端铰接在固定座15上,周转车5上安装有用于支承第一推送油缸8缸体的支撑座16。第一推送油缸8采用铰接式的安装结构,第一推送油缸8以及滑板驱动机构可整个掀起,方便拆装和检修。

参照附图,砂处理输送线1和/或冷却输送线2上在靠近周转线的位置处安装有可将砂箱4从输送轨道6推入周转轨道7的第二砂箱推送机构。第二砂箱推送机构可与第一砂箱推送机构配合使用,共同为砂箱4输送提供动力,其也可单独驱动最前端的几个砂箱,将砂箱4从输送轨道6推送到周转轨道7上,用以克服轨道衔接部位的阻力,降低第一砂箱推送机构的负载压力,保证动力稳定可靠并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参照附图,第二砂箱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轨道6侧部且与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二推送油缸17,第二推送油缸17架设在水平高度高于砂箱4顶端沿的位置处,第二推送油缸17的活塞杆前端固接有第二推板18,第二推板18向两侧探出并伸到输送轨道6的上方,第二推板18前板面顶部的两侧分别铰装一块第三推板19,第三推板19向上翻转后呈向后倾斜状态并被第二推板18的顶端沿限位、第三推板19向下翻转并与第二推板18对合且其底端沿探出第二推板18的底端沿。

由于各条输送轨道6之间的空间有限,因此,整个第二砂箱推送机构架设在高处。第二推送油缸17驱动两推板向前移动,其中,第二推板18为固定板,第三推板19铰接在第二推板18的顶部,且第三推板19安装在第二推板18的前面板上,铰接的第二推板18和第三推板19构成组合推板,当第三推板19翻转到下部时,其底端沿刚好能顶在与砂箱5的顶端沿,此时第三推板19可向前自由翻转,向后则受到第二推板18的限制,因此,该组合推板只给砂箱4提供向前的推力,组合推板向后滑动复位时对砂箱4正常的向前输送没有影响。可见,在该种组合推板结构的基础上,对第二推送油缸17的控制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在第一砂箱推送机构正常推送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启动第二推送油缸17,以提供辅助动力,当然,第二推送油缸17也可连续动作,为最前端的几个砂箱4持续提供推力,以帮助砂箱4克服轨道衔接部位的阻力,不会对输送轨道6上其它砂箱4的正常输送造成任何影响。另外,第三推板19在第二推板18的两侧各安装一块,可同时对两条输送轨道6上的砂箱4提供推力。

参照附图,第二推送油缸17的前部架设有第二定位轨道20,第二定位轨道20与输送轨道6平行设置,第二推板18的中部安装有与第二定位轨道20配合的第二定位辊轮21。第二定位轨道20用于导向,保证组合推板的推力方向与砂箱4的运行方向一致,避免推板的推力发生偏斜,保证砂箱4受力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