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3211发布日期:2018-06-30 02:3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焊管的生产过程中,钢管的下料一般都是采用侧端气缸推落的方式进行钢管下料堆叠,但这种操作方式会使得钢管下料时动量过大,下料碰撞时容易刮花钢管表面,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防止钢管下料损伤的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导辊、导向板、防撞垫和底盘,所述机架的载料面上设有若干等间距布置的槽口,槽口的长边方向与载料面的长边方向垂直,所述导辊设置在槽口中并与机架转动连接,导辊的最高点高于机架载料面的顶端,导向板安装固定在机架载料面的出料末端,机架下部具有焊管导向部,焊管导向部末端连接承料部,承料部另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防撞垫设置在承料部上,底盘安装固定在机架四侧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包括导料端和限位端,所述导料端位于机架的载料面上且与载料面垂直,并与机架长边方向夹角为30°,限位端与机架的长边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垫侧向截面为L型,其底面和侧面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的承料部和限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无需额外的钢管推落单元进行管件推落卸料,仅通过导向板对钢管的反作用力以及钢管自身重力完成卸料过程,钢管在该卸料过程的动量远远小于气缸卸料产生的动量,再结合防撞垫抵消不锈钢管的动量,能有效防止不锈钢管因撞击而损伤、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导辊;3、导向板;4、防撞垫;5、底盘;6、焊管导向部;7、承料部;8、限位部;11、载料面;31、导料端;32、限位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钢管抛光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导辊2、导向板3、防撞垫4和底盘5,所述机架1的载料面11上设有若干等间距布置的槽口,槽口的长边方向与载料面11的长边方向垂直,所述导辊2设置在槽口中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导辊2的最高点高于机架1载料面11的顶端,导向板 3安装固定在机架1载料面11的出料末端,机架1下部具有焊管导向部6,焊管导向部6末端连接承料部7,承料部7另一侧设有限位部8,所述防撞垫4设置在承料部7上,底盘5安装固定在机架1四侧底部。

更具体的,所述导向板3包括导料端31和限位端32,所述导料端31位于机架1的载料面11上且与载料面11垂直,并与机架1长边方向夹角为30°,限位端32与机架1的长边方向垂直。

更具体的,所述防撞垫4侧向截面为L型,其底面和侧面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承料部7和限位部8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不锈钢管抛光完成后,沿着机架1的载料面11在导辊2上传传输,钢管的前端顶到导向板3受到导料端31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偏移,不锈钢管前端优先落入焊管导向部6中,其势能转换成动能而带动不锈钢管整体下滑,不锈钢管沿焊管导向部6滑落至承料部中7,沿着承料部7和限位部8设置的防撞垫4能抵消不锈钢管的动量,防止不锈钢管因撞击而损毁;机架1底部设有底盘5,能有效减少机架1因钢管滑落而产生的整体震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