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真空精炼系统及其真空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626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RH真空精炼系统及其真空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RH真空精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室及采用该真空室的RH真空精炼系统。



背景技术:

RH钢液真空精炼系统中真空室的维修与更换是其中重要环节,真空室的维修与更换具有维修周期短、工作量大、对维修与更换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真空室浸渍管与真空室下法兰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连接,对中精度要求高。传统真空室浸渍管安装方法是采用浸渍管更换台车更换,通过台车升降对中真空室浸渍管与真空室下法兰,对中精度通过控制台车的左右移动,前后方向精度主要依靠浸渍管更换台车升降台台面经验标志,该方式对中难度大、速度慢、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真空室及采用该真空室的RH真空精炼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真空室,包括真空室本体和用于连接至所述真空室本体底部的浸渍管,所述浸渍管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悬挂安装部,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沿所述浸渍管的周向环形布置,每一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上方正对布置有一个第二悬挂安装部,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均设于所述真空室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真空室还配置有多个对中悬挂件,每一所述对中悬挂件的一端具有可与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连接的第一悬挂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可与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连接的第二悬挂连接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沿所述浸渍管的周向均匀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对中悬挂件均为链条。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及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均为吊耳。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均设于所述浸渍管上法兰的底端,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均设于所述真空室下法兰的顶端,各所述吊耳的吊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浸渍管上法兰在该水平面上的投影范围之外。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链条的两端的链孔分别构成其第一悬挂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悬挂连接部;所述真空室还配置有用于实现各所述吊耳与对应的所述链条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螺栓,各所述吊耳上对应设有螺接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浸渍管为两个,包括上升管和下降管,所述上升管及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RH真空精炼系统,包括真空室、用于承托所述真空室的承托平台以及可行走至所述承托平台正下方的浸渍管更换台车,所述真空室采用如上所述的真空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生产中,当需要将浸渍管安装至真空室本体底部上时,通过每一对中悬挂件的第一悬挂连接部和第二悬挂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悬挂安装部和第二悬挂安装部连接,由于每对对应的第一悬挂安装部与第二悬挂安装部为上下正对布置,因此,各对中悬挂件均为自然悬垂,而且由于各第一悬挂安装部是沿浸渍管的周向环形布置的,即各第一悬挂安装部所围成的环形是与该浸渍管同轴的,则可使得浸渍管与真空室本体上的对应连接位置同轴对中,实现浸渍管安装时与真空室本体的快速对中,从而克服了传统安装真空室浸渍管时存在的对中困难、需要反复校正的问题,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渍管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渍管与真空室本体对中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室,包括真空室本体1和用于连接至所述真空室本体1底部的浸渍管2,所述浸渍管2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悬挂安装部22,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沿所述浸渍管2的周向环形布置,每一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上方正对布置有一个第二悬挂安装部12,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12均设于所述真空室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真空室还配置有多个对中悬挂件3,每一所述对中悬挂件3的一端具有可与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连接的第一悬挂连接部,每一所述对中悬挂件3的另一端具有可与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12连接的第二悬挂连接部。其中,对中悬挂件3的数量优选为与第一悬挂安装部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当然,在实际生产中,为防止对中悬挂件3的损坏,也可相应多配置一定数量的备用悬挂件3;而在对中悬挂件3数量少于第一悬挂安装部22数量时,也可仅使用其中的部分第一悬挂安装部22,能够保证浸渍管2的悬挂稳定性及保证其水平安装即可,例如,可仅使用两个对中悬挂件3沿浸渍管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即可。

在生产中,当需要将浸渍管2安装至真空室本体1底部上时,通过每一对中悬挂件3的第一悬挂连接部和第二悬挂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悬挂安装部22和第二悬挂安装部12连接,由于每对对应的第一悬挂安装部22与第二悬挂安装部12为上下正对布置,因此,各对中悬挂件3均为自然悬垂,而且由于各第一悬挂安装部22是沿浸渍管2的周向环形布置的,即各第一悬挂安装部22所围成的环形是与该浸渍管2同轴的,则可使得浸渍管2与真空室本体1上的对应连接位置同轴对中,实现浸渍管2安装时与真空室本体1的快速对中,从而克服了传统安装真空室浸渍管2时存在的对中困难、需要反复校正的问题,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提供的真空室中,真空室本体1作为钢液反应场所,浸渍管2作为钢液循环过程通道,一般地,所述浸渍管2为两个,包括上升管和下降管,则在所述上升管及所述下降管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对应地,真空室本体1底部具有钢液入口和钢液出口,钢液入口与上升管对接,钢液出口与下降管对接,则在钢液入口与钢液出口周围均对应设有多个上述的第二悬挂安装部12。而对于单浸渍管2(即钢液上升通道与钢液下降通道均位于同一浸渍管2内并由隔板隔开)的真空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相应设置,具体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沿所述浸渍管2的周向均匀布置,保证浸渍管2悬垂时的稳定性以及使得其上法兰21是水平的,保证与真空室本体1的下法兰的对接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各所述对中悬挂件3均为链条3,采用常规的钢质链条3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当然也可采用弹簧或其他具有较强承重能力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悬挂件等。

进一步优化上述真空室的结构,如图1-图5,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及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12均为吊耳。其中,上述各吊耳的吊孔优选为伸出于真空室本体下法兰11及浸渍管上法兰21之外,即各所述吊耳的吊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浸渍管上法兰21在该水平面上的投影范围之外,使得各链条3可自然悬垂,保证对中效果;上述各吊耳可设置于真空室本体下法兰11的侧壁及浸渍管上法兰21的侧壁上,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图5,各所述第一悬挂安装部22均设于所述浸渍管上法兰21的底端,各所述第二悬挂安装部12均设于所述真空室下法兰的顶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各吊耳在受力时(各第一悬挂安装部22受到的是向上的拉力,各第二悬挂安装部12受到的是向下的拉力),可一定程度将力传递给相应的法兰件,从而使得悬挂结构的稳固性,以及提高各吊耳的使用寿命,避免各吊耳直接焊接在法兰件的侧壁上时出现焊接位置处剪切力过大的情况。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各第一悬挂安装部22的远离其吊孔的一端与浸渍管2筒体外壁连接,且其上端面与浸渍管上法兰21下端面连接;各第二悬挂安装部12的远离其吊孔的一端与真空室本体1筒体外壁连接,其下端面与真空室本体下法兰11的上端面连接;如果是对现有的真空室进行改造,则上述的各吊耳优选为是与相应的设备外壁焊接固定,而如果是新建的真空室,则可以采用各吊耳与相应的设备(真空室本体1、浸渍管2)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化上述真空室的结构,各所述链条3的两端的链孔分别构成其第一悬挂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悬挂连接部;所述真空室还配置有用于实现各所述吊耳与对应的所述链条3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螺栓4,各所述吊耳上对应设有螺接部。其中,可以在吊耳上的吊孔内壁上对应开设一个或两个螺接孔,螺接孔宜是沿径向开设的,即螺接孔的轴向与吊孔的其中一径向相同;设置一个螺接孔时,该螺接孔应是贯通吊耳外壁的通孔,固定螺栓4穿过该螺接通孔以及链条3的对应的链孔后与吊孔的相对侧的侧壁抵靠;设置两个螺接孔时,其中一螺接孔应是贯通吊耳外壁的通孔,另一螺接孔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固定螺栓4穿过其中一螺接孔以及链条3的对应的链孔后螺接于另一螺接孔内。当然,上述的螺接孔也可以不设置在吊耳上,而是在吊耳上对应设置用于连接螺栓4的连接板等,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变化设计的,具体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RH真空精炼系统,包括真空室、用于承托所述真空室的承托平台6以及可行走至所述承托平台6正下方的浸渍管更换台车5,所述真空室优选为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真空室。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浸渍管2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A:如图1,真空室本体1坐落在承托平台6上,真空室本体下法兰11标高为+4.20m,浸渍管更换台车5将浸渍管2运输到真空室本体1下方,浸渍管上法兰21初始标高+2.85m,浸渍管更换台车5走行柜面标高±0.00m。

步骤B:如图2,浸渍管更换台车升降台51顶升浸渍管上法兰21标高至3.75m,安装链条3,并用固定螺栓4固定,此时链条3处于松弛状态。

步骤C:如图3,浸渍管更换台车升降台51下降使其脱离浸渍管2,此时浸渍管上法兰21标高为+3.60m,使链条3处于自由悬挂状态,浸渍管2与真空室本体1处于对中状态。

步骤D:如图4,浸渍管更换台车升降台51顶升浸渍管上法兰21标高至+4.20m与真空室本体下法兰11贴合,拆除固定螺栓4和链条3后实施真空室本体1与浸渍管2的焊接。焊接完成后浸渍管更换台车升降台51下降至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