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2814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塑机二板、尾板模具上的铰耳部分,通常采用抽芯棒式结构与铰耳上的通孔配合,从而将通孔进行封闭,抽芯棒可以采用木材制得,也可以采用无缝钢管制得。但是这样的结构在铸造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需要在砂箱上开孔开洞,这样会破坏砂箱原有的刚性和强度,将抽芯棒抽取出来后,有需要将砂箱上的开孔进行封闭,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对砂箱进行开孔割洞,保证砂箱的刚性和结构强度的预埋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包括砂箱、模具和砂芯构件,砂箱内设置有容置模具的腔室,模具设置在腔室底部的中心位置,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部,凸出部上均设置有圆柱状通孔,通孔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砂芯构件由型砂压制而成,型砂内添加有粘结剂,砂芯构件包括填充件和固定件,填充件呈圆柱状设置,填充件与所述通孔配合穿设在凸出部上,并使得填充件的两端延伸出通孔外部,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凸出部上表面配合的凹部,固定件的下表面与填充件抵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呈长条状设置,其长度与填充件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砂箱包括底座以及四周面封闭围合而成的侧板,侧板底部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并构造成容置模具的所述腔室。

优选地,所述模具与腔室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型砂,所述型砂内均布设置有若干填充块。

优选地,所述填充块为金属块。

优选地,所述填充块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填充块为金属板焊接而成的中空方体状结构。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通过采用型砂制成的填充件对通孔进行填充替代传统的抽芯棒式填充结构,无需对砂箱进行开孔割洞,保证了砂箱的刚性和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有与填充件抵接的固定件,可以对填充件提供压力,防止或减少填充件的移动,并且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凸出部配合的凹部,使得固定件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凸出部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铸造模具的预埋式结构,包括砂箱1、模具2和砂芯构件,砂箱1内设置有容置模具2的腔室3,模具2设置在腔室3底部的中心位置,模具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部4,凸出部4上均设置有圆柱状通孔5,通孔5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砂芯构件由型砂压制而成,型砂内添加有粘结剂,砂芯构件包括填充件6和固定件7,填充件6呈圆柱状设置,填充件6 与所述通孔5配合穿设在凸出部4上,并使得填充件6的两端延伸出通孔5外部,固定件7上设置有与凸出部4上表面配合的凹部8,固定件7的下表面与填充件6抵接,通过采用型砂制成的填充件6对通孔5进行填充替代传统的抽芯棒式填充结构,无需对砂箱1进行开孔割洞,保证了砂箱1的刚性和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有与填充件6抵接的固定件7,可以对填充件6提供压力,防止或减少填充件6的移动,并且通过在固定件7上设置有与凸出部4配合的凹部8,使得固定件7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凸出部4上。

固定件7可以呈长条状设置,其长度与填充件6的长度相同,这样可以使得固定件7可以同时架设在多个凸出部4上,并与填充件6伸出通孔5的部分进行抵接,提高了固定件7与填充件6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固定件7对填充件6的压力,使得填充件6在设置后更加稳定。进一步的,固定件7的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这样可以使得固定件7在放置时更加稳定。

砂箱1可以包括底座9以及四周面封闭围合而成的侧板10,底座9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模具2的水平放置台,侧板10底部与水平放置台固定连接,并构造成容置模具2的所述腔室3。

模具2与腔室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型砂,型砂内可以均布设置有若干填充块11,通过在型砂中设置有填充块11,可以代替部分型砂,从而减少型砂的用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将填充块11均匀分散的设置在型砂之中,可以起到增强型砂的结构强度和刚性的作用;同时在进行振砂处理时,便于型砂和砂箱1的分离,并且分离后的型砂结块较小,便于后期振砂分散,从而提高了振砂效率。

填充块11可以为金属块,采用金属块,强度、硬度较高,不易损坏,可以反复使用,并且金属块导热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型砂对模具2的冷却效果。

填充块11的内部可以呈中空状设置,这样可以减轻填充块11的重量,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节约了材料的用量,较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填充块11为金属板焊接而成的中空方体状结构,通过采用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的钢板边料焊接加工而成,实现了对加工废料合理的回收利用,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