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3234发布日期:2018-06-30 02: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抛光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机抛光打磨产品时,会产生打磨的碎屑和粉尘,尘屑飞到空气中,导致工作环境污染。现有的打磨机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平台、设置于所述打磨平台上方的打磨头以及围设在所述打磨平台外侧的挡尘板;挡尘板用于阻挡尘屑扩散,在挡尘板上开设排尘口,排尘口与排尘管路相连接,将打磨产生的饱含尘屑的空气排出到打磨机的后续的过滤净化装置处,进行净化。由于打磨操作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空气的热量增加,热空气会向上流动,而现有技术中排尘口的位置一般比较靠下,这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因此无法将上升空气中的尘屑排出,导致打磨尘屑排出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打磨装置,旨在更好的排出打磨尘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平台、设置于所述打磨平台上方的打磨头以及围设在所述打磨平台外侧的挡尘板;所述挡尘板包括后板体、上板体、左板体、右板体、间隔设置于所述后板体前方的第一辅助板体、间隔设置于所述上板体下方的第二辅助板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板体与所述上板体的前边沿的连接板体;所述后板体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板体的后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板体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二辅助板体的上边沿相连接,所述后板体的左边沿、所述第一辅助板体的左边沿、上板体的左边沿、第二辅助板体的左边沿分别于所述左板体相连;所述后板体的右边沿、所述第一辅助板体的右边沿、所述上板体的右边沿、所述第二辅助板体的右边沿分别于所述右板体相连,以在所述后板体与所述第一辅助板体之间形成竖向风道,在所述上板体与所述第二辅助板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竖向风道连通的水平风道;所述第一辅助板体上设有第一吸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辅助板体上设有第二吸风口;所述竖向风道和/或所述水平风道内设有向内吸气的动力装置;所述后板体靠近所述打磨平台的位置开设有供粉尘流过的第一排尘口;所述第一辅助板体的下边沿位于所述第一排尘口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风口水平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辅助板体上;和/或,所述第二吸风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吸风口水平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二辅助板体上。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吸风风扇,每一所述第一吸风口处设置一个所述吸风风扇,每一所述第二吸风口处设置一个所述吸风风扇。优选地,所述打磨平台靠近所述第一排尘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排尘口,所述第二排尘口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集尘箱。优选地,所述打磨平台为一外凸的曲面,第二排尘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打磨平台最高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或所述第二排尘口呈格栅状设置。优选地,所述集尘箱设有报警装置和用于感测集尘箱中尘屑体积的感测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集尘箱中尘屑体积大于阈值时发出警报。优选地,所述集尘箱左右两个侧壁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滑棱,所述打磨平台背面对应所述滑棱的位置延伸出两条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与所述打磨平台背面相连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打磨平台背面间隔且平行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打磨平台的背面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集尘箱的滑棱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优选地,所述打磨头安装于所述左板体或所述右板体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挡尘板中增设第一辅助板体、第二辅助板体和连接板体,形成竖向风道和水平风道,并设置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以及动力装置。在打磨操作时,饱含尘屑的热空气向上运动,在动力装置的吸力作用下,从斜上方的第一吸风口或正上方的第二吸风口进入竖向风道或水平风道,并顺着风道流动到第一排尘口的上方,顺利进入排尘管道中,如此能够保证上升空气中的尘屑也能够顺利的排出到排尘管中,从而能够更加完全的排出尘屑,达到更好的排尘效果,从而有利于改善打磨操作环境,也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打磨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200打磨装置210打磨平台220挡尘板230集尘箱201第一排尘口211第二排尘口221后板体222上板体223左板体224右板体225第一辅助板体226第二辅助板体227连接板体228第一吸风口229第二吸风口217限位条218连接部219限位部231滑棱232把手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磨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打磨装置200包括打磨平台210、设置于所述打磨平台210上方的打磨头以及围设在所述打磨平台210外侧的挡尘板220;所述挡尘板220包括后板体221、上板体222、左板体223、右板体224、间隔设置于所述后板体221前方的第一辅助板体225、间隔设置于所述上板体222下方的第二辅助板体226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与所述上板体222的前边沿的连接板体227;所述后板体221的上边沿与所述上板体222的后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的上边沿相连接,所述后板体221的左边沿、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的左边沿、上板体222的左边沿、第二辅助板体226的左边沿分别于所述左板体223相连;所述后板体221的右边沿、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的右边沿、所述上板体222的右边沿、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的右边沿分别于所述右板体224相连,以在所述后板体221与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之间形成竖向风道,在所述上板体222与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之间形成与所述竖向风道连通的水平风道;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上设有第一吸风口228和/或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上设有第二吸风口229;所述竖向风道和/或所述水平风道内设有向内吸气的动力装置;所述后板体221靠近所述打磨平台210的位置开设有供粉尘流过的第一排尘口201;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的下边沿位于所述第一排尘口201上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挡尘板220中增设第一辅助板体225、第二辅助板体226和连接板体227,形成竖向风道和水平风道,并设置第一吸风口228、第二吸风口229以及动力装置。在打磨操作时,饱含尘屑的热空气向上运动,在动力装置的吸力作用下,从斜上方的第一吸风口228或正上方的第二吸风口229进入竖向风道或水平风道,并顺着风道流动到第一排尘口201的上方,顺利进入排尘管道中,如此能够保证上升空气中的尘屑也能够顺利的排出到排尘管中,从而能够更加完全的排出尘屑,达到更好的排尘效果,从而有利于改善打磨操作环境,也更加环保。其中,上板体222、后板体221、左板体223和右板体224分别封堵打磨平台210的上方、后方、左方和右方,防止尘屑飘到对应的方向。一般而言将过滤装置设置在打磨装置200后方,所以第一排尘口201设置于后板体221上。所述打磨头安装于所述左板体223或所述右板体224上。第一吸风口228和第二吸风口229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只设置其中一种,第一吸风口228和第二吸风口229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吸风口228和第二吸风口229,其中,所述第一吸风口22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风口228水平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辅助板体225上;所述第二吸风口229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吸风口229水平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二辅助板体226上。如此,可以吸入斜上方和正上方两个方向的空气,保证了尘屑的排出。动力装置可以是吸风风扇,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吸风口228处设置一个所述吸风风扇,每一所述第二吸风口229处设置一个所述吸风风扇,各个吸风风扇之间互不干扰,能够保证吸气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稳定的排出效果。为了收集大块尘屑,减轻后续净化装置的净化压力,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平台210靠近所述第一排尘口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排尘口211,所述第二排尘口211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集尘箱230。大块的尘屑以及一部分小块的尘屑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排尘口211进入集尘箱230,如此,达到尘屑收集的效果。可以设置所述打磨平台210为一外凸的曲面,第二排尘口211的高度低于所述打磨平台210最高位置,优选第二排尘口211位于打磨平台210的最低处。这样在曲面的导向作用下,尘屑可以更顺利的运动到第二排尘口211的位置。为了防止工件或其他体积较大的物品通过第一排尘口201进入排尘管或者通过第二排尘口211掉入集尘箱2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尘口201和/或所述第二排尘口211呈格栅状设置。这样可以拦下工件或者其他大体积的物品进入排尘管或集尘箱230,保护排尘管、集尘箱230或工件。所述集尘箱230设有报警装置和用于感测集尘箱230中尘屑体积的感测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集尘箱230中尘屑体积大于阈值时发出警报。阈值可以是集尘箱230基本装满时的体积值,如此,可以提醒用户及时清理集尘箱230,避免集尘箱230装满而失去作用。集尘箱230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集尘箱230左右两个侧壁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滑棱231,所述打磨平台210背面对应所述滑棱231的位置延伸出两条限位条217,所述限位条217包括与所述打磨平台210背面相连的连接部218以及与所述打磨平台210背面间隔且平行的限位部219,所述限位部219与所述打磨平台210的背面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集尘箱230的滑棱231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限位部219支撑滑棱231,从而防止集尘箱230掉落,滑棱231可以在导向槽中滑动,集尘箱230对应滑动,如此通过推拉集尘箱230就可以实现集尘箱230的安装和拆卸,结构可靠性好,装拆操作也更便捷。还可以在集尘箱230上设置把手232,供操作时握持,使得操作更为便捷。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