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760发布日期:2018-06-30 03:5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高炉炼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还原竖炉,例如COREX3000还原竖炉,炉顶煤气正常操作压力0.33MPa左右,由于还原竖炉间断性加料,顶煤气温度随着炉顶加料大范围剧烈波动,正常操作温度在150~350度之间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约10min。波动温度最高达500℃的情况,每天出现10次左右。由于炉顶煤气波动大,增加了后续煤气处理难度。现有装料设施是以罐为单位,一罐一罐地将炉料加入炉内,为达到连续布料,现有装料设施的料流速度控制阀开度必须很小。但由于物料为块状,太小的料流速度控制阀开度将造成料流速度不稳定,甚至停止排料,因此现有装料设施无法实现连续布料。

又如MIDREX还原竖炉,其采用“蜘蛛腿”料管加料,料管里面满料操作,炉内料位下降时,料管中的料自动进入炉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但其炉内气体的密封主要靠在料管中间冲入比炉内压力稍高的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氮气的密封主要靠料管料柱阻损,因此存在需要高料柱的缺点,同时较难实现还原竖炉高压操作,煤气或氮气仍存在泄漏等缺点。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能够实现还原竖炉连续布料,从而保证炉内料线高度稳定,减小因料线波动引起的竖炉炉顶煤气温度的波动幅度。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连通进料装置的中间料罐、连通中间料罐出口的加料罐、设置在加料罐出口的螺旋给料机、连通螺旋给料机的布料器;所述螺旋给料机包括管体、位于管体内并以管体轴向延伸的螺杆、位于管体外并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管体上设有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与加料罐的出口连通,所述出口与布料器连通。

有益效果:在加料罐和布料器之间采用螺旋给料机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料流速度控制阀,通过调节螺旋给料机的旋转速度实现任意速度的给料,实现连续布料,从而保证炉内料线高度稳定,减小因料线波动引起的竖炉炉顶煤气温度的波动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螺旋给料机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的技术方案,并在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以以下两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还原竖炉加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受料料罐1、连通受料料罐1的中间料罐6、连通中间料罐6出口的加料罐10、设置在加料罐10出口的螺旋给料机13、连通螺旋给料机13的布料器14。其中,所述受料料罐1与中间料罐6之间设有连通受料料罐1出口的上挡料阀2和连接上挡料阀2的上密封阀3,所述上密封阀3的出口连通中间料罐6。所述加料罐内设有料位计或料重称量装置11。所述加料罐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大小相等的金属波纹管8、12,可以消除称重值受加料罐内煤气压力的影响。所述加料罐下方不设置密封阀,加料罐内压力始终保持与炉内压力一致。所述布料器14下方设置了还原竖炉15。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旋给料机13来实现向布料器14内的给料。所述螺旋给料机13包括管体131、位于管体131内并以管体轴向延伸的螺杆132、位于管体132外并驱动螺杆132转动的驱动装置133。所述管体131上设有进口134及出口135,所述进口134位于螺杆132上游并与加料罐10的出口连通,所述出口135位于螺杆132下游并与布料器14连通。用螺旋给料机13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料流速度控制阀,通过调节螺旋给料机13的中螺杆132旋转速度实现任意速度的给料,实现连续布料,从而保证炉内料线高度稳定,减小因料线波动引起的竖炉炉顶煤气温度的波动幅度。并且螺杆132的旋转匀速稳定,可靠性高且易于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料罐6与排压管道4、均压管道5连接。正常生产时,物料首先进入受料料罐1中,当物料积累到一定程度且中间料罐6处于常压时,打开上密封阀3和上挡料阀2,物料进入中间料罐6;当中间料罐6中物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关闭上挡料阀2和上密封阀3,打开均压管道5,均压气体冲入中间料罐6中,使中间料罐6中压力稍大于加料罐10的压力,然后先后打开下密封阀9和下挡料阀7,物料从中间料罐6加入至加料罐10中;当中间料罐6中物料都进入加料罐10后,关闭下挡料阀7和下密封阀9,然后打开排压管道4,进行排压操作,当中间料罐6内的压力排至常压,再重新接受受料罐1中物料,如此重复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二中的还原竖炉加料装置与实施例一中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实施一中的进料装置为受料料罐,而本实施例二中的进料装置为溜管16,本实施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溜管16、连通溜管16的中间料罐6、连通中间料罐6出口的加料罐10、设置在加料罐10出口的螺旋给料机13、连通螺旋给料机13的布料器14。所述溜管16与中间料罐6之间设有连通溜管出口的上密封阀3,所述上密封阀3的出口连通中间料罐6。该实施例中其他部分包括排压管道4、均压管道5、下挡料阀7、金属波纹管8、金属波纹管12、下密封阀9、料位计或料重称量装置11的设置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