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166发布日期:2018-07-07 19:1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轴、拨叉等工件需要在机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处理,以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目前的工件淬火操作大多是人工完成的,其是将工件加热后放入淬火槽进行快速冷却,人工操作的效率较低,且耗费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其能够提高工件淬火的效率,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包括,

机架;

设置在机架上方用于挂装工件的挂架;

安装在机架上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工件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向工件表面喷水的喷淋系统;

设置在机架上的推料组件,该推料组件包括与工件的孔匹配的销轴以及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带动销轴在挂架的下方和箱体的开口之间运动,以将挂架底部的工件推送至箱体内或将箱体内的工件拉出箱体外部。

该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有一顶推机构,该顶推机构包括顶杆、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顶杆上下运动以将顶推工件使工件脱离销轴。

机架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导轨上滑动的安装有一推板,销轴固定在推板上,推板上表面还设置有一顶板,第一驱动单元为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在推板上。

顶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销轴两侧的顶杆,第二驱动单元为第二气缸,两顶杆固定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

该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枢接在机架上且与电机转轴连接的主动轮、枢接在机架上的从动轮、同步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外部的传送带,传送带位于顶推机构的下方。

挂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安装架、缸体部分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第三气缸、连接在第三气缸伸缩杆上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沿机架高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杆以及限位杆。

该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储水箱以及用于将储水箱中的水泵入喷淋系统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淬火装置,能够实现拨叉的全自动淬火,提高了拨叉淬火的效率,省去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拨叉加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该装置用于对拨叉90进行淬火处理,其包括机架10、挂架20、箱体60以及推料组件,其中,机架10作为整个装置的安装基础,挂架20设置于在机架10的上方,其用于装放多个拨叉90,使多个拨叉90在沿高度方向堆叠码放,并且拨叉90可沿高度方向依自重向下掉落,箱体60安装在机架10上,该箱体60内置有一加热单元以及一喷淋系统,该加热单元用于在拨叉90位于箱体60中时,对拨叉90进行加热,喷淋系统则是在拨叉90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向拨叉90的表面喷水,使拨叉90迅速降温,从而对拨叉90进行淬火处理。推料组件包括一个与拨叉90上的轴孔匹配的销轴32以及用于带动销轴32在机架上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可带动销轴32在挂架20下方和箱体60的开口之间移动,即销轴32位于挂架20正下方时,挂架20上最底部的拨叉90依自重向下,销轴32穿接在该位于最底部的拨叉90的轴孔上,第一驱动单元启动,带动销轴32以及位于销轴32上的拨叉90运动向着靠近箱体60的方向移动,当拨叉90从箱体60的开口进入箱体60内腔后,拨叉90在箱体60内开始淬火,淬火完成后,第一驱动单元启动,带动销轴32将拨叉90从箱体60中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淬火装置,能够实现拨叉的全自动淬火,提高了拨叉淬火的效率,省去了人工操作,降低了拨叉加工的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淬火装置不仅能过适用于拨叉,其还能够适用于其他工件的淬火,在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一顶推机构,该顶推机构包括顶杆41和第二驱动单元,顶杆41安装在第二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该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顶杆上下运动,当拨叉90完成淬火并被销轴32从箱体60拉出后,第二驱动单元启动,带动顶杆41向上运动,顶杆将销轴32上的拨叉90顶起,使拨叉90脱离销轴32。

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33,导轨33上滑动的安装头一推板31,销轴32固定安装在推板31上,第一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推板31上,在该推板31上还设置有一顶板34,在推板31带动销轴32将位于挂架20最底部的拨叉90向着箱体60推送时,顶板34托举位于该最底部的拨叉90上方的拨叉90,防止多个堆叠码放的拨叉90整体下移,当最底部的拨叉90完成淬火后,第一驱动单元带动顶板34退回初始位置,顶板34避开拨叉90,拨叉90向下掉落并挂在销轴32上,继而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淬火。

上述的顶推机构包括两个顶杆41,该两个顶杆41分别置于销轴32的两侧,以确保在顶出拨叉90时,拨叉90不会被销轴32卡住。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驱动单元为第二气缸40,顶杆41固定在第二气缸40的伸缩杆上;同样的,上述第一驱动单元为第一气缸30。当然,第一气缸30和第二气缸4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驱动装置代替,例如电机带动的丝杆传动机构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枢接在机架10上且与电机转轴连接的主动轮51、枢接在机架10上的从动轮52、同步绕设在主动轮51和从动轮52外部的传送带53,传送带53位于顶推机构的下方,当拨叉90完成淬火后,顶杆41将拨叉90从销轴32上顶出,拨叉90则掉落在传送带53上,有输送机构送至下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挂架20包括安装架21、第三气缸24、安装座25、安装杆21以及限位杆22,安装架21固定在机架10上,第三气缸24的缸体安装在安装架21上,安装座25固定在第三气缸24的伸缩杆上,安装杆21和限位杆22均沿高度方向延伸,且其二者顶端均固定在安装座25上,当需要将拨叉90装放在挂架20上时,第三气缸24将安装座25升起,使安装杆21依次穿过堆叠放置的多个拨叉90的轴孔轴杆,缓慢的降下安装座50,利用限位杆22对拨叉90进行限位,防止拨叉90在下移时发生摆动。

该工件的自动淬火装置还包括储水箱71以及用于将储水箱71中的水泵入喷淋系统的水泵7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