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9159发布日期:2019-02-19 18:3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的日益增多,各种不同深度的地下工程相互交叠,特别是地下交通的长期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都会发生纵向不均匀的沉降,严重影响地下交通的安全运营。能够较容易实现且易于控制的解决方法就是回填土,黏土输送泵就是针对回填土工艺。该黏土输送泵是一种能够将流动性较差的黏土通过水平或垂直设定的管道连续输送到浇筑现场的黏土输送设备。黏土输送泵中阀体内部锥度面的粗糙度一直是一个比较难控制的问题。该粗糙度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的浆液质量,且如果粗糙度并不达标则浆液中的一些小颗粒则会卡在阀体与阀芯贴合处,对于阀芯是一种损耗。因此需要将阀体内表面的粗糙精度提高,以免有一些颗粒状的材料卡死在阀体与阀芯贴合表面并对阀芯造成严重损耗,严重时会导致漏料,同时,需要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以将精度提高,且无需人工时时刻刻关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包括皮带轮1、电机2、外转向轴5、内转向轴5-1、主轴导向架3、研磨头导向架4、固定脚架6、工作台7、研磨头8、夹紧器9,其中工作台7 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脚架6,工作台7中部固定有内转向轴5-1,内转向轴5-1相对于工作台7 固定,内转向轴5-1上部固定有外转向轴5,外转向轴5可相对于内转向轴5-1转动,外转向轴5上方固定有皮带轮1,皮带轮1一侧设置有电机2,皮带轮1与电机2的输出轴适配,电机2侧面与外转向轴5固定连接,皮带轮1的另一侧设置有主轴导向架3,主轴导向架3 的输入轴与皮带轮1适配,主轴导向架3的侧面与外转向轴5固定连接,主轴导向架3的下端设置有研磨头导向架4,研磨头8上方设置有夹紧器9,研磨头导向架4下部与所述夹紧器 9外形适配。

进一步地,研磨头导向架4下部为叉形结构,研磨头8上方设置有夹紧器9,叉形结构与所述夹紧器9外形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可解决阀体内表面粗糙度不达标造成阀芯磨损的问题,与以往将阀体零件投给外来公司协助加工对比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费用,固定的加工方式可以很好地掌握了阀体内表面精度的要求,加工时无需工人在旁看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精研磨阀体锥面的加工装置,包括:皮带轮1、电机2、外转向轴5、内转向轴5-1、主轴导向架3、研磨头导向架4、固定脚架6、工作台7、研磨头 8、夹紧器9,其中工作台7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脚架6,工作台7中部固定有内转向轴5-1,内转向轴5-1相对于工作台7固定,内转向轴5-1上部固定有外转向轴5,外转向轴5可相对于内转向轴5-1转动,外转向轴5上方固定有皮带轮1,皮带轮1一侧设置有电机2,皮带轮1与电机2的输出轴适配,电机2侧面与外转向轴5固定连接,皮带轮1的另一侧设置有主轴导向架3,主轴导向架3的输入轴与皮带轮1适配,主轴导向架3的侧面与外转向轴5 固定连接,主轴导向架3的下端设置有研磨头导向架4,研磨头导向架4下部为叉形结构,研磨头8上方设置有夹紧器9,叉形结构与所述夹紧器9外形适配。

当开始工作时,电机2通电后进行转动,皮带轮1里的皮带跟着转动,皮带轮1的皮带带动主轴导向架3的研磨头导向架4进行旋转运动。这时,工人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7上面,并通过按下固定脚架6将工件牢牢锁住。转向轴分外轴5与内轴5-1,内轴5-1固定不动,外轴5是可以进行旋转运动的,所以在需要加工的时候可以转动转向轴(外轴)5,不加工时可以移动到另一边,方便拿取加工工件。工人拿起研磨头8放入到工件内孔部,研磨头导向架4与研磨头8的手杆(夹紧器9)呈相对接触状态,只要机器通电,研磨头导向架4带动研磨头8转动。研磨头8是固定的锥度,所以直接放进工件加工孔内旋转就行。

应该理解,尽管参考其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地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案的任意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