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4377发布日期:2019-08-09 22:0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水包预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铝水包是铝水转运的主要设备之一,铝水包在注入铝水之前需要对所述铝水包预热以防止高温铝水注入时遇冷凝结成铝渣,现有的预热方式主要是打开铝水包的包盖,然后将燃烧嘴伸入所述铝水包内对其燃烧加热,通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预热完毕,不仅效率很低,而且敞开的铝水包还会在预热的同时散失大量的热,导致能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以解决现有预热效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包括支架和倒立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铝水包,所述铝水包的两端各设有一空槽,所述空槽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述空槽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铝水包的底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多个可绕固定柱转动的磁力搅拌装置;所述铝水包的下端设有可带动磁力搅拌装置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为磁铁或电磁铁,所述转子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子可带动磁力搅拌装置转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转动电机连接。

所述铝水包的上端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焊接有把手,所述上盖的内端固定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炉体外部的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铝水包内设有超声波除气装置,所述的超声波除气装置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探头。

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子连接。

所述上盖上设有一带阀门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有一温敏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通信系统连接。

所述炉体外侧设有一保温层。

所述加热装置采用的是高温合金丝。

所述铝水包上设有壶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1)所述铝水包为封闭式结构,磁力搅拌装置可以对待加热铝水进行搅拌混匀,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铝水温度;

(2)出气口可以排除铝水搅拌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从而维持铝水包内外气体的压差,超声波除气装置可以除去铝水内的气体,以实现有效控制铝水的质量;

(3)加热元件装置设置在炉体内壁四周的中部,能使铝水包内的铝液受热更加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水包内的铝液受热不匀,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铝水包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支架,2.铝水包,3.空槽,4.加热装置,5.固定柱,6.磁力搅拌装置,7.转子,7-1. 磁铁,7-2.电磁铁,8.转动电机,9.控制模块,10.上盖,11.把手,12.热电偶,13.超声波除气装置,14.超声波发射器,15.超声波探头,16.联轴器,17.出气口,18.温敏传感器,19. 无线网络,20.通信系统,21.保温层,22.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一种铝水包预热装置,包括支架1和倒立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铝水包2,所述铝水包2 的两端各设有一空槽3,所述空槽3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所述空槽3内设有加热装置4;所述铝水包2的底端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上套设有多个可绕固定柱5转动的磁力搅拌装置6;所述铝水包2的下端设有可带动磁力搅拌装置6转动的转子7,所述转子7为磁铁 7-1或电磁铁7-2,所述转子7与转动电机8连接,所述转子7可带动磁力搅拌装置6转动;还包括控制模块9,所述控制模块9与转动电机8连接。

所述铝水包2的上端铰接有上盖10,所述上盖10的上表面焊接有把手11,所述上盖10 的内端固定有热电偶12,所述热电偶12与铝水包2外部的控制模块9连接;所述上盖10上设有一出气口17,所述出气口17处设有一温敏传感器18。

所述铝水包2内设有超声波除气装置13,所述的超声波除气装置13包括超声波发射器 14和超声波探头15,所述转动电机8通过联轴器16与转子7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19与通信系统20连接,所述铝水包2外侧设有一保温层21,所述加热装置4采用的是高温合金丝;所述铝水包2上设有壶嘴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水包预热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将铝水灌入铝水包2内,空腔内的加热装置4可以对铝水进行预热,固定柱5上设有磁力搅拌装置6,所述磁力搅拌装置6可以对待加热铝水进行搅拌混匀,所述铝水包2为封闭式结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铝水温度,上盖内设的热电偶12可以监测并调控铝水包2内的温度,出气口17可以排除铝水搅拌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从而维持铝水包2内外气体的压差,超声波除气装置14可以除去铝水内的气体,通信系统20通过控制模块9可以控制整个装置的运作,最后预热处理后的铝水可通过壶嘴22排出。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