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浸出铸芯和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76444发布日期:2020-05-26 16: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材制造的可浸出铸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脚,所述多个支脚被构造成建立铸造部件的多个内部流动通道;和

多个系杆,所述多个系杆具有第一系杆端和与所述第一系杆端相对的第二系杆端,所述多个系杆联接到所述多个支脚中的至少两个支脚,其中所述多个系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杆被定向成在所述铸造部件内在所述内部流动通道之间形成连接腔,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腔用作通过所述连接腔的流体连通的阻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支脚进一步包括多个湍流器形成件,所述湍流器形成件具有上游湍流器面和与所述上游湍流器面相对的下游湍流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系杆端与第一流动通道下游湍流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系杆端与第二流动通道下游湍流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支脚限定多个湍流器形成件,所述湍流器形成件具有上游湍流器面和与所述上游湍流器面相对的下游湍流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系杆端与第一流动通道下游湍流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系杆端与第二流动通道上游湍流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系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杆以锐角联接到第一支脚并且以锐角联接到第二支脚,所述至少一个系杆包括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系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杆形成为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系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杆进一步包括:

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直径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系杆端接触;和

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位于所述第一直径和所述第二系杆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铸芯是陶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铸芯是易于进行浸出处理的第一材料,所述铸芯进一步包括:

第二芯材料,所述第二芯材料抵抗所述浸出处理,其中所述多个系杆中的至少一个系杆具有第二材料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流动通道是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的部件的多个冷却通路。

10.一种制造可浸出铸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增材制造机的床上沉积增材材料层;和

选择性地将来自能量源的能量引导到所述增材材料层上,以熔合所述增材材料的一部分并形成所述可浸出铸芯,所述可浸出铸芯包括:

多个支脚,所述多个支脚具有外形,所述外形为铸造部件的至少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的负型,以及

多个系杆,所述多个系杆具有第一系杆端和第二系杆端,所述多个系杆联接到所述多个支脚中的至少两个支脚,所述多个系杆具有铸造部件内的流体连通的阻碍的负型形状。


技术总结
可浸出铸芯和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多个支脚,多个支脚被构造成建立铸造部件的多个内部流动通道。具有第一系杆端和与其相对的第二系杆端的系杆可以联接到多个支脚中的至少两个支脚。至少一个系杆可以被定向成在铸造部件内在内部流动通道之间形成连接腔。连接腔可以用作通过连接腔的流体连通的阻碍。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恩迪科特·奥斯古德;庞廷范;格里高利·特伦斯·加莱;扎卡里·丹尼尔·韦伯斯特;赖安·克里斯托弗·琼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用电气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