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9094发布日期:2020-03-10 08:2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热处理炉是对金属工件进行各种金属热处理的工业炉的统称。温度一般较加热炉为低。热处理炉是热处理行业使用较为频繁的以一种热处理设备,主要是利用电流使得炉内的加热元件发出热量,从而实现对炉体内部的工件或者材料进行加热。

目前,普通热处理炉不可拆分,个别长型工件热处理还需专用热处理炉,专用热处理炉使用率低,通用性差,并增加了热处理的成本。因此,急需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包括:盖板、两个第一外壳和若干第二外壳,两个所述第一外壳和若干所述第二外壳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每一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每一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

每一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板和两个第四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侧,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两端;

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底板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的所述底板抵接,且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连接板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连接板相抵接;

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二外壳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一一对应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活动盖合于两个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每一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五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一标识牌,所述标识牌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外壳和若干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均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为保温棉。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用于悬挂加工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此可拆分热处理炉,增强了通用性,且不用不同长度的工件制作不同的热处理炉,降低了热处理的成本,提高了整个热处理炉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的一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拆分热处理炉,包括:盖板100、两个第一外壳200和若干第二外壳300,两个所述第一外壳200和若干所述第二外壳300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每一所述第一外壳20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00,具体地,通过设置支撑脚400,使得在给长轴做热处理时,整个热处理炉可以直立放置,很好地避免热处理过程中长轴的变形,且每一所述第一外壳20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0对称设置,每一所述第一外壳200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20;每一所述第二外壳300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板310和两个第四连接板320,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3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两侧,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3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两端;所述第一外壳200的所述底板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200的所述底板抵接,且所述第一外壳200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0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200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0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00的第二连接板220与另一所述第一外壳200的第二连接板220相抵接;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310分别与另一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310一一对应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一端的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320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20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100活动盖合于两个所述第二外壳300的一端。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外壳200连接在一起之后,内部具有空间,且两个第一外壳200的一端设置有底板,两个底板互相抵接,且两个底板的外侧还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2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0互相连接,当加工工件的长度不超过两个第一外壳200的长度时,将工件放置于两个第一外壳200的内部空间内,然后盖上盖板100即可,具体地,通过在第一外壳200的外侧连接支撑脚400,使得整个热处理炉能很好地放置,进一步地,第一外壳200的内侧壁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控制器可安装于第一外壳200的外侧面,也可以单独放置。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元件的通断电,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元件开始发热,进而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当加工工件的长度超过第一外壳200的长度时,通过在每一第一外壳200的一端连接一第二外壳300,且两个第二外壳300之间互相连接,也就是第二外壳300上的两个第三连接板310分别与另一第二外壳300上的两个第三连接板310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后的两个第二外壳300的内部同样具有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第一外壳200所形成的空间和两个第二外壳300所形成的的空间的截面形状皆为圆形,且横截面积相同,且两个空间互相连通。连接完毕后,在两个第二外壳300远离第一外壳200的一端盖上盖板100,即可通过通电使得加热元件开始发热,进而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当加工工件的长度超过一个第一外壳200和一个第二外壳300的长度之和时,则需在第二外壳300远离第一外壳200的一端再连接一第二外壳300,然后再进行上述的热处理操作方法对加工工件进行热处理。通过使用此可拆分热处理炉,增强了通用性,且不用不同长度的工件制作不同的热处理炉,降低了热处理的成本,提高了整个热处理炉的使用率。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外壳300的内侧壁也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也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板210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211,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21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也就是说,一第一外壳200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10与另一第一外壳200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10一一对应螺接,即通过使用若干螺栓对两个第一连接板210进行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板220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且每一所述第四连接板320上开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321,每一所述第四连接孔32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也就是说,一第一外壳200上的第二连接板220与一第二外壳300上的第四连接板320螺接,即通过使用若干螺栓对一第二连接板220与一第四连接板320进行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三连接板310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311,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31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也就是说,一第二外壳300上的两个第三连接板310与另一第二外壳300上的两个第三连接板310一一对应螺接,即通过使用若干螺栓对两个第三连接板310进行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0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110,每一所述第五连接孔110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具体地,若干第五连接孔110即可以与第二连接孔活动连通,又可以与第四连接孔321活动连通,也就是说,盖板100即可与两个第二连接板220螺接,又可以与两个第四连接板320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30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一标识牌500,所述标识牌500与所述第二外壳300固定连接。所述标识牌500用于贴附警示句或者铭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外壳200和若干所述第二外壳300的内部均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保温材料800。具体地,通过放置保温材料800,使得热处理效果更佳,且所述保温材料800为现有技术的保温材料800,例如,所述保温材料800为保温棉。所述保温材料800还可以为其它材料,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00的一面上设置有悬挂件700,所述悬挂件700用于悬挂加工工件。具体地,所述悬挂件700固定连接与所述盖板100的一面上,所述盖板100远离所述悬挂件700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提拉件600,所述提拉件600与所述盖板100固定连接。所述悬挂件700为内吊环,所述提拉件600为提环,通过设置内吊环能将工件吊于盖板100上,然后再将工件放置于此热处理炉内,使得工件的固定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