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铸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11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铸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压铸造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铸造机是一种用于铝合金铸件框架快速成型的铸造设备;低压铸造机使液态合金在较低压力下,自下而上的填充型腔,故其液流和气流均同向且稳定,使得成型的铸件组织致密,其表面气孔较小且夹渣现象较少,故低压铸造机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重要的铝合金模具的铸造中。

现有申请号为cn201711491924.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大型低压铸造机,其包括顶板、底板和熔池保温炉;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支撑方管固定连接,底板上表面通过方型法兰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方管的底座;顶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大导向套,导向套内设置有铜套;通套内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柱,导柱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以与外界模具可拆卸连接;导柱远离连接板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大导向套远离顶板方向的一端,以限制导柱的滑移高度;顶板上表面通过油缸法兰竖直设置有油缸,油缸的输出轴贯穿顶板并与连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连接板上下移动,进而便于铝合金模具的成型与脱落。

但是,成型后的模具与连接板之间存有一定的粘黏性,模具不易自动向下脱落,进而使低压铸造机较长时间均处于等待的待机状态,其占用企业资源较多,并极大地影响了设备的产出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铸造机,其具有使成型模具快速脱离设备,提高设备产出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铸造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和连接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表面,所述连接板位于驱动装置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位于机架内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推动件;所述连接板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放置槽处,所述推动件的输出轴位于贯穿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件嵌置于嵌置槽内,其输出轴位于贯穿孔内,通过推动件的做工以使其输出轴延伸至连接板下方,进而对模具施加向下的推力,以加快模具脱落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外侧壁垂直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与连接板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安装板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锁止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贴合,锁止螺栓穿过固定孔并延伸至连接板内,以使推动件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以保障其对连接板下方的模具的推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的输出轴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内设置有触碰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碰塞优选软木快,其远离推动件方向的一端与模具相抵,以减少推动件的输出轴与模具刚性抵接时,易产生的碰擦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的输出轴外侧壁沿其径向贯穿设置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触碰塞,所述丝杆外缘转动设置有若干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穿过通连孔并贯穿触碰塞,以减少触碰塞频繁触碰模具后出现脱落的现象;固定件优选螺母,其分别位于丝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以锁止丝杆和推动件的输出轴的位置关系,进而减少丝杆脱离通连孔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内侧壁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上表面垂直设置有抵接板;所述通槽内侧壁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抵接板外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通过销钉转动设置于通槽和贯穿孔内,弹性件对抵接板提供水平上的拉力,以使阻挡板水平架设于推动件的输出轴下方,进而减少模具成型过程中液态金属易沾染推动件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内侧壁水平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贯穿孔远离弹性件方向的一端,所述限位板下表面与阻挡板上表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位于通槽远离弹性件方向的一端,其下表面与阻挡板上表面相抵,进而减少弹性件将阻挡板拉至通槽内腔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位于限位板下表面,阻挡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之内腔相抵,进而以减少阻挡板易脱离限位板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侧壁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位于推动件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垫位于连接板上方,其优选橡胶垫,以减轻驱动装置向上提拉连接板时,推动件与机架顶部相抵所产生的振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推动件,以对连接板底部的模具施加向下的推力,进而减少模具与设备间的粘黏性,加快其脱离设备的速度;设置放置槽和与之相同的贯穿孔,以用于稳固放置推动件,同时便于推动件的输出轴自由伸缩。

2、设置触碰塞和带有固定件的丝杆,以减少推动件的输出轴与模具刚性抵接时,易产生的碰擦损耗;设置连接有弹性件的阻挡板和带有让位槽的限位板,以使阻挡板水平架设于推动件的输出轴下方,进而减少模具成型过程中液态金属易沾染推动件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低压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装板、固定孔和锁止螺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触碰塞、丝杆和固定件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阻挡板、限位板和弹性件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1、驱动装置;102、保护垫;103、通槽;104、弹性件;2、连接板;201、放置槽;202、贯穿孔;3、推动件;301、安装板;302、固定孔;303、锁止螺栓;4、输出轴;401、嵌置槽;402、触碰塞;403、通连孔;404、丝杆;405、固定件;5、阻挡板;501、抵接板;6、限位板;601、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低压铸造机,参照图1,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101和连接板2;驱动装置101通过法兰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表面,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连接板2位于机架1内腔,以便驱动装置101做工并带动连接板2上下移动,进而便于模具的成型与脱落。

参照图2和图4,连接板2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放置槽201,放置槽201内嵌置有推动件3,推动件3优选气缸;连接板2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一个贯穿孔202,贯穿孔202位于放置槽201处,且与之相通;推动件3的输出轴4位于贯穿孔202内,通过推动件3做工以延伸至连接板2下方,进而对模具施加向下的推力,以加快其脱落的速度。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内侧壁且位于其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块保护垫102,保护垫102优选橡胶垫,以减轻驱动装置101向上提拉连接板2时,推动件3与机架1顶部相抵所产生的振动力;推动件3外侧壁垂直焊接有若干安装板301,安装板301下表面与连接板2上表面相贴合;安装板301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固定孔302,固定孔302内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303,锁止螺栓303延伸至连接板2内,以使推动件3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

参照图3,推动件3的输出轴4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嵌置槽401,嵌置槽401内粘附有触碰塞402;触碰塞402优选软木块,其远离推动件3方向的一端与模具相抵,以减少推动件3的输出轴4与模具刚性抵接时,易产生的碰擦损耗;推动件3的输出轴4外侧壁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通连孔403,通连孔403内设置有丝杆404;丝杆404贯穿触碰塞402,以减少触碰塞402频繁触碰模具后出现脱落的现象;丝杆40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件405,固定件405优选螺母,其分别位于丝杆404长度方向的两端,以锁止丝杆404和推动件3的输出轴4的位置,进而减少丝杆404脱离通连孔403的现象。

参照图4,贯穿孔202内侧壁设置有通槽103,通槽103沿连接板2高度方向延伸设置;通槽103内侧壁通过销钉转动设置有阻挡板5,阻挡板5上表面垂直焊接有一块抵接板501;通槽103内侧壁焊接有一根弹性件104,弹性件104优选刚性弹簧,其远离通槽103方向的一端与抵接板501外侧壁电焊连接,以使阻挡板5水平架设于推动件3的输出轴4下方,进而减少模具成型过程中液态金属易沾染推动件3的现象。

参照图4,通槽103内侧壁垂直焊接有一块水平的限位板6,限位板6位于通槽103远离弹性件104方向的一端;限位板6下表面与阻挡板5上表面相抵,以减少弹性件104将阻挡板5拉至通槽103内腔的现象;限位板6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601,阻挡板5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让位槽601内,以减少阻挡板5易脱离限位板6的现象。

工作原理如下:

将推动件3嵌置于放置槽201内,且其输出轴4位于贯穿孔202内;使锁止螺栓303穿过固定孔302并延伸至连接板2内,以固定推动件3的位置;当模具成型后,启动推动件3,使其输出轴4与阻挡板5上表面相抵,阻挡板5受向下的推力后脱离让位槽601并朝通槽103方向转动;触碰塞402与模具上表面相抵,并对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加快其脱离设备的速度,进而有效减少了设备等待的待机时间,并提高了其产出效率。

推动件3的输出轴4再次做工并使其输出轴4收回嵌置槽401内,阻挡板5受弹性件104的拉力向上转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限位板6下表面相抵,以减少模具成型过程中液态金属易沾染推动件3的现象。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