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9170发布日期:2020-10-17 01: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属于玻璃盖板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使用的游星轮由蓝钢片或薄不锈钢板制成,在机器高速运转中,游星轮与工件之间是两个平面相接触,碰撞幅度大,易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产品崩口或裂片等。如果使用相对较软的环氧树脂板制作游星轮,存在强度低,耐磨性差,只能用于厚片的研磨抛光,研磨薄片时易发生炸盘等生产事故,并且研磨抛光的产品还存在直身位有碰撞亮点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解决现有产品强度低,耐磨性差,研磨时易炸盘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包括游星轮本体、环氧树脂板;所述游星轮本体中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为中间为圆形,周围均匀分布6-8个向外突出的角;凹槽内镶嵌有形状大小与凹槽相匹配的环氧树脂板;所述环氧树脂板中间设置有工件孔,工件孔内壁上固定有软胶垫。

所述游星轮本体由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

所述游星轮本体与环氧树脂板厚度相同。

所述软胶垫厚度与工件孔壁高度相同。

现有游星轮与玻璃盖板工件是硬碰硬的直接接触,使用本发明时是将盖板玻璃工件固定到工件孔中。工件孔壁软胶垫与产品直身位面接触,软胶垫可以减缓产品受到的冲力。因此工件直身位面受力均匀,减少了工件与游星轮接触面直身位的碰撞,解决加工过程中由于游星轮与玻璃盖板工件碰撞而造成亮点不均等不良,且有效地提高产品良率;本发明使用环氧树脂板结合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既保证了强度和耐磨性,又减缓了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游星轮本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环氧树脂板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游星轮本体1,凹槽2,环氧树脂板3,工件孔4,软胶垫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包括游星轮本体1、环氧树脂板3;所述游星轮本体1外围设置有齿牙,中间设置有凹槽2,凹槽2凹槽2中心与游星轮本体1中心重合,所述凹槽2形状为中间为圆形,周围均匀分布6-8个向外突出的角;凹槽内镶嵌有形状大小与凹槽相匹配的环氧树脂板3;所述环氧树脂板3中间设置有1-2个工件孔4,工件孔4为方形,工件孔4内壁上粘贴固定有软胶垫5,软胶垫5厚度与工件孔4壁高度相同,软胶垫5是软硅胶片。游星轮本体1由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游星轮本体1与环氧树脂板3厚度相同。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将本发明平放在研磨机加工平台上,套进平台的内外圈齿轮中固定,将玻璃盖板工件放入工件孔4内,由于软胶垫5有弹性,因此玻璃盖板工件能够被固定在工件孔4内不发生位移,安装固定好之后即可加工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包括游星轮本体(1)、环氧树脂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轮本体(1)中间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形状为中间为圆形,周围均匀分布6-8个向外突出的角;凹槽(2)内镶嵌有形状大小与凹槽(2)相匹配的环氧树脂板(3);所述环氧树脂板(3)中间设置有工件孔(4),工件孔(4)内壁上固定有软胶垫(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轮本体(1)由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星轮本体(1)与环氧树脂板(3)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垫(5)厚度与工件孔(4)壁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磨抛光治具游星轮,包括游星轮本体、环氧树脂板;所述游星轮本体中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为中间为圆形,周围均匀分布6‑8个向外突出的角;凹槽内镶嵌有形状大小与凹槽相匹配的环氧树脂板;所述环氧树脂板中间设置有工件孔,工件孔内壁上固定有软胶垫。游星轮本体由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使用本发明时是将盖板玻璃工件固定到工件孔中。工件孔壁软胶垫与工件直身位面接触,减缓工件受到的冲力。工件直身位面受力均匀,减少了工件与游星轮接触面直身位的碰撞,解决加工过程中由于游星轮与工件碰撞而造成亮点不均等不良;使用环氧树脂板结合超薄钢板或蓝钢片或不锈钢板制成,既保证了强度和耐磨性,又减缓了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石大恒;郭权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海市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9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