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浸入式进口喷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实施例的根据图4的视图。
[0044]图7是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根据图3的视图。
[0045]图8是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根据图4的视图。
[0046]图9是用于第四实施例的根据图3的视图。
[0047]图10是用于第四实施例的根据图4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在附图中,功能上相同或类似的构造细节标有相同的数字。
[0049]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浸入式耐火进口喷嘴(SEN)的透视图。它具有大体上管状形状,其包括包绕流穿过通道14(图2)的喷嘴壁12,该流穿过通道14在第一喷嘴端10 (喷嘴(图2)的使用位置的上端)处的入口开口 16与第二喷嘴端1u(使用位置中的下端)处的两个侧向出口开口 18.1,18.2之间延伸。该设计允许熔融金属从入口开口 16沿流穿过通道14向下并穿过出口开口 18.1, 18.2进入相关联的金属熔池B (图2)。
[0050]SEN还包括两个进入端口 20,22,其布置在前述喷嘴壁12的区段内的喷嘴壁12内的出口开口 18.1,18.2与入口开口 16之间,其在喷嘴10在其使用位置(图2)时浸入金属熔池B以允许金属熔池(B)的熔融金属经由前述进入端口 20,22渗透到流穿过通道14,且进一步经由出口端口 18.1, 18.2和/或喷嘴10的最下端处的第三出口开口 18.3离开流穿过通道14。
[0051]图2进一步呈现出了熔体池B的顶部上的模具熔剂F,其限定了铸造水平L-L。
[0052]如可从图2-4中最佳得到的,进入端口 20,22沿相邻的侧向出口开口 18.1, 18.2的高度布置(沿喷嘴10的轴向方向A-A看到,即,沿穿过喷嘴的熔体的流动方向)。
[0053]各个进入端口 20,20由从喷嘴壁12的外表面12ο延伸至内表面12i的开口提供,其中前述开口具有圆形截面。
[0054]换言之:进入端口 20,22布置在两个出口开口 18.1, 18.2之间的壁区域中,且在前述两个出口开口 18.1,18.2之间的或多或少的平面壁区段内(图1)。
[0055]在图1-4中描述的实施例中,总体的喷嘴的特征为上区段10.1,其包括出口开口16,该上区段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它进一步特征为中间区段10.2,其在一个第一平面中向外外扩,且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扁平。它进一步包括下区段10.3,其包括出口开口 18.1, 18.2,18.3和进入端口 20,22。进入端口 20,22布置在喷嘴的轴向长度的下方四分之一(五分之一)中。
[0056]前述进入端口 20,22中的每一个布置在两个凸起241,24r之间,两个凸起241,24r在相应的进入端口(图3中的22)的相对侧上彼此远离一段距离,且在喷嘴的轴向方向上,以及沿喷嘴壁12的相同内表面12i来布置。
[0057]这些凸起241,24r提供其间的间隙,前述进入端口 20,22布置在该间隙中。进入端口 20,22合并入该间隙中。因此,大致竖直向下(图3的箭头F)流动的中心熔体流沿该间隙(在表面12i的内侧上)引导,加速且提供背压,即围绕前述进入端口的空间中的低压(部分真空)。这引起熔体池B内的熔融熔体进入该进入端口 20,22,且流动穿过前述进入端口 20,22进入主熔体流(流穿过通道14内)。同时,喷嘴10的相应侧上的金属熔体池设置成运动的,而另一金属熔体流动穿过前述进入端口而进入喷嘴中。
[0058]根据图1到4的实施例的凸起241,24r具有三角形轮廓(在根据图4的视图中,因此提供了一类文氏管喷嘴,其进一步增大沿向下方向(图3,4中的箭头F)经过前述两个凸起241,24r之间的间隙的熔体速度)。
[0059]文氏管设计的特征在于相对凸起241,24r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变得在上部中变小且在下部中变大,带有(1_在中间,其中进入端口 22布置在前述凸起241,24r的下部之间。
[0060]图5到10的实施例与图1到4的实施例的差别仅关于(多个)前述凸起的设计。
[0061]图5,6的示例公开了一种漏斗形整块凸起24,即,前述凸起24的下部部分地且带有到前述进入端口 22的内端一段距离地覆盖对应的进入端口 22。
[0062]根据图7,8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盒状凸起24,其允许进入端口 22变得较长,使得流入喷嘴10中的对应熔体流在离前述内喷嘴壁12i —段距离处进入流穿过通道14。
[0063]根据图9,10的实施例与图7,8的实施例类似,其带有前述盒状凸起具有在其下端处的开口 24ο和在其上端处的缝隙24s的附带条件,以允许金属熔体的主流在经过缝隙24s之后和经过开口 24ο之前经过前述进入端口 22。
【主权项】
1.耐火浸入式进口喷嘴,提供以下特征: 大体上管状形状,其包括包绕流穿过通道(14)的喷嘴壁,该流穿过通道(14)在作为喷嘴的使用位置中的上端的第一喷嘴端(10)处的入口开口(16)与作为所述使用位置中的下端的第二喷嘴端(1u)处的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8.1, 18.2,18.3)之间延伸,以允许熔融金属沿所述流穿过通道(14)从它的入口开口(16)穿过所述出口开口(18.1, 18.2)进入相关联的金属熔池(B)中的连续流动流, 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其布置在所述喷嘴处于其使用位置时浸入所述金属熔池(B)中的所述壁(12)的区段中的所述喷嘴壁(12)内的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8.1, 18.2,18.3)与所述入口开口(16)之间,以允许所述金属熔池的熔融金属经由所述进入端口(20,22)渗透到所述流穿过通道(1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由从所述喷嘴壁(12)的外表面(12ο)延伸至内表面(12i)的开口提供,其中所述开口具有以下截面中的一个: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带有布置在所述喷嘴的相对侧处的至少两个进入端口(20,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带有两个侧向出口开口(18.1, 18.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布置在所述两个出口开口(18.1,18.2)之间的壁区域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布置在所述喷嘴的所述使用位置中的铸造水平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形状包括至少三个区段(10.1, 10.2,10.3),即: 上区段(10.1),其包括所述进入开口(16)且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 中间区段(10.2),其在一个第一平面中向外外扩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扁平, 下区段(10.3),其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8.1, 18.2,18.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布置在所述中间区段(10.2)的下部或所述下区段(10.3)的上部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下区段(10.3)中彼此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向出口开口(18.1,18.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进入端口(20,22)布置在两个凸起(241,24r)之间,该两个凸起(241,24r)在所述喷嘴的轴向方向上且沿所述喷嘴壁(12)的相同内表面在所述进入端口(20,22)的相对侧上彼此成一段距离来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起(241,24r)之间的距离(d)在它们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变小。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起(241,24r)以一种方式布置以便在它们之间提供文氏管喷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起(241,24r)之间的最小距离(d_)邻近所述进入端口(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带有在所述喷嘴的所述下端的最下端处 延伸的出口开口(18.3)。
【专利摘要】本发明特别地涉及一种耐火浸入式进口喷嘴(也称为SEN或铸口),但不限于在用于生产钢的连续铸造过程中的使用。
【IPC分类】B22D41/50
【公开号】CN105163883
【申请号】CN201480025529
【发明人】Y.唐, G.尼茨尔
【申请人】里弗雷克特里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5日
【公告号】CA2909922A1, EP2815820A1, WO2014202257A2, WO2014202257A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