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帘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4137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油帘喷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油帘喷出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淬火油槽上的油帘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油帘喷出装置存在一些缺陷,如:喷出的油帘形状不好,不能完全封住油烟,影响加热炉炉内气氛;结构复杂,加工制作难度高;容易堆积油污杂质,不易清理维护,进而影响油帘的形状。若淬火油和油烟没有得到有效的隔离,当工件从加热炉落入油槽时,淬火油会飞溅并产生油烟,对加热炉炉内的气氛产生影响,产品的处理质量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合格。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喷出形状均匀平整、能够完全封住油烟的,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油帘喷出装置。
[0004]为了获得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油帘喷出装置,包括供油管和出油管,供油管包括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和中套管的两端封闭设置,内套管的一端封闭设置,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连接,内套管偏心设置于中套管中,中套管圆心位于内套管圆心的上方,内套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中套管偏心设置于外套管中,外套管圆心位于中套管圆心的下方,中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出油管为扁平状,出油管的一端为进油口,出油管的进油口与外套管的侧壁下部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
[0006]其有益效果为:淬火油从入口接头进入到内套管中,再由内套管底部的通孔进入到中套管中,最后由中套管的顶部流入外套管中,最后出油管排出形成油帘。本发明的内套管和中套管连通的第一通孔开设在内套管的底部,中套管和外套管连通的第二通孔开设在中套管的顶部,并且内套管的圆心在中套管的圆心的下方,第一通孔出口处外部的空间较小,使流入内套管外侧壁和中套管内侧壁之间的油受到压缩的作用,中套管和外套管偏心设置,并且外套管圆心位于中套管圆心的下方,第二通孔出口处外部的空间较小,使流入中套管外侧壁和外套管内侧壁之间的油受到压缩的作用,经过两级压缩通道,油得到均匀压缩排布,由扁平状的出油管排出形成均匀的油帘,完全封住油烟,保证加热炉炉内气氛。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油管的出油口为狭长细缝,出油管的进油口口径大于出油管的出油口口径。
[0008]其有益效果为:油从口径较大的进油口进入,由口径较小的出油口排出,在通过出油管时,对经过供油管压缩的油具有保压的作用,利于形成均匀的油帘。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油管的进油口高度高于出油管的出油口高度。
[0010]其有益效果为:在停止供油时,出油管内的油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排出,不易形成油污杂质堆积。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油管的一端设有盲板法兰,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入口接头穿设在连接法兰中,外套管和中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盲板法兰和连接法兰连接,内套管的一端与盲板法兰连接,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连接。
[0012]其有益效果为:通过法兰将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连接起来,便于安装和后期的清洗维护。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油管包括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通过第一法兰连接,第一扁平通道与外套管通过第二法兰连接。
[0014]其有益效果为:通过法兰的可拆式连接便于安装和后期的清洗维护。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垫,外套管和第一扁平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垫。
[0016]其有益效果为:密封垫起到密封防止泄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油帘喷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向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021]1.供油管、11.外套管、12.中套管、121.第二通孔、13.内套管、131.第一通孔、2.出油管、21.第一扁平通道、22.第二扁平通道、23.第一法兰、3.盲板法兰、4.连接法兰、41.入口接头、5.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油帘喷出装置,包括供油管1和出油管2。供油管1包括外套管11、中套管12和内套管13。外套管11和中套管12的两端封闭设置,内套管13的一端封闭设置。内套管13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41连接。内套管13偏心设置于中套管12中,中套管12的圆心位于内套管13的圆心的上方,内套管1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31。中套管12偏心设置于外套管11中,外套管11的圆心位于中套管12的圆心的下方,中套管1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1。出油管2为扁平状,出油管2的一端为进油口,出油管2的进油口与外套管11的侧壁下部连接,出油管2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
[0024]淬火油从入口接头41进入到内套管13中,再由内套管13底部的通孔进入到中套管12中,最后由中套管12的顶部流入外套管11中,最后出油管2排出形成油帘。本发明的内套管13和中套管12连通的第一通孔131开设在内套管13的底部,中套管12和外套管11连通的第二通孔121开设在中套管12的顶部,并且内套管13的圆心在中套管11的圆心的下方,第一通孔131出口处外部的空间较小,使流入内套管13外侧壁和中套管12内侧壁之间的油受到压缩的作用,中套管12和外套管11偏心设置,并且外套管11圆心位于中套管12圆心的下方,第二通孔121出口处外部的空间较小,使流入中套管12外侧壁和外套管11内侧壁之间的油受到压缩的作用,经过两级压缩通道,油得到均匀压缩排布,由扁平状的出油管2排出形成均匀的油帘。在实际使用中,油帘喷出装置被安装在油槽5的两侦牝当工件从加热炉落入油槽5内时,均匀的油帘将淬火油飞溅产生的油烟完全挡住,保证加热炉炉内气氛。
[0025]在本实施例中,出油管2的出油口为狭长细缝,出油管2的进油口的口径大于出油口的口径。油从口径较大的进油口进入,由口径较小的出油口排出,在通过出油管2时,对经过供油管1压缩的油具有保压的作用。利于形成均匀的油帘。出油管2的进油口高度高于出油管2的出油口高度。在停止供油时,出油管2内的油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排出,不易形成油污杂质堆积。供油管1的一端设有盲板法兰3,供油管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4,入口接头41穿设在连接法兰4中,外套管11和中套管12的两端分别与盲板法兰3和连接法兰4连接,内套管13的一端与盲板法兰3连接,内套管13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41连接。外套管11的端部设有盖板,盖板与盲板法兰3连接,盲板法兰3上开设有两个偏心槽,中套管11和内套管13分别卡设在盲板法兰3上的两个偏心槽内。通过法兰将外套管11、中套管12和内套管13连接起来,便于安装和后期的清洗维护。出油管2包括第一扁平通道21和第二扁平通道22,第一扁平通道21与外套管11通过第一法兰23连接,第一扁平通道21和第二扁平通道22通过第一法兰23连接。通过第一法兰23的可拆式连接便于安装和后期的清洗维护。第一扁平通道21和第二扁平通道22之间设有密封垫,外套管11和第一扁平通道21之间设有密封垫。密封垫起到密封防止泄漏的作用。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油帘喷出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供油管包括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中套管的两端封闭设置,所述内套管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连接,所述内套管偏心设置于中套管中,所述中套管圆心位于内套管圆心的上方,所述内套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中套管偏心设置于外套管中,所述外套管圆心位于中套管圆心的下方,所述中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出油管为扁平状,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为进油口,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与外套管的侧壁下部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出油口为狭长细缝,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口径大于出油管的出油口口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高度高于出油管的出油口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的一端设有盲板法兰,所述供油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入口接头穿设在连接法兰中,所述外套管和中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盲板法兰和连接法兰连接,所述内套管的一端与盲板法兰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包括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所述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通过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扁平通道与外套管通过第二法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帘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外套管和第一扁平通道之间设有密封垫。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油帘喷出装置,包括供油管和出油管,供油管包括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和中套管的两端封闭设置,内套管的一端封闭设置,内套管的另一端与入口接头连接,内套管偏心设置于中套管中,中套管偏心设置于外套管中,内套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中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出油管为扁平状,出油管的一端为进油口,出油管的进油口与外套管的侧壁下部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本发明的第一通孔开设在内套管的底部,第二通孔开设在中套管的顶部,并且内套管和中套管偏心设置,中套管和外套管偏心设置,使流入出油管内的油受到压缩的作用,经过两级压缩通道,油得到均匀压缩排布,由扁平状的出油管排出形成均匀的油帘。
【IPC分类】C21D1/63
【公开号】CN105296723
【申请号】CN201510743110
【发明人】吴晓澎, 沈顺飞, 姜辛
【申请人】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