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980504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原子层沉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自扩散式的原子层沉积 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是通过将气相前驱体交替地通入反 应器并在基体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沉积薄膜的一种方法(技术),该技术可以将物质 以单原子层薄膜形式一层一层地镀在基底表面。
[0003] 在原子层沉积工艺过程中,当前驱体到达沉积基体的表面时,会以化学吸附的形 式沉积在基体表面。在不同的前驱体脉冲之间还需要用惰性气体对反应器进行吹扫,以清 除未吸附在基体表面的过剩反应源(前驱体),保证化学反应只在基体表面发生。
[0004] 根据对反应源隔离方式的不同,原子层沉积设备(ALD)可以分为时间式设备和空 间式设备两种类型。对于时间式ALD设备,两种反应源可以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反应腔 室中,其工艺的每个生长周期可以分为"通入第一种反应源-吹扫-通入第二种反应源-吹 扫"四个阶段。对于空间式ALD设备,通常可以利用衬底位置的移动来隔离两种反应源气体, 以实现ALD工艺。
[0005] 以在时间式ALD设备上进行ALD工艺为例,其常规ALD技术通常采用四步工艺,即每 个工艺循环过程包括四步:通入第一种反应源-吹扫-通入第二种反应源-吹扫。其中,在ALD 工艺过程中,反应腔室的出气端处于一直有气体流出的状态,腔室内压力是通过阀门系统 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种工艺过程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ALD反应的速率。
[0006] 但是,上述现有的ALD工艺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增加了对压力控制系统的精 度要求,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反应源气体连续流动,导致有大量的反应 源被直接携带出反应腔室,从而造成了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工艺成本。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 薄膜的实现方法,以提高反应源的利用率,降低工艺及设备成本。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步骤S1:减小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通入第一种反应源,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 的过程,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以增加第一种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
[0011] 步骤S2:将出气阀门完全打开,并通入吹扫气体进行吹扫,将反应腔室内残留的第 一种反应源抽出;
[0012] 步骤S3:减小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通入第二种反应源,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 的过程,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以增加第二种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
[0013] 步骤S4:将出气阀门完全打开,并通入吹扫气体进行吹扫,将反应腔室内残留的第 二种反应源抽出。
[0014] 优选地,步骤S1包括:
[0015] 步骤S11:减小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通入第一种反应源;
[0016] 步骤S12:停止第一种反应源通入,并通入稀释气体,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的过程, 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以增加第一种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
[0017] 优选地,步骤S3包括:
[0018]步骤S31:减小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通入第二种反应源;
[0019] 步骤S32:停止第二种反应源通入,并通入稀释气体,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的过程, 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以增加第二种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
[0020] 优选地,将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减小至零,即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0021] 优选地,在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的过程中,使反应腔室的压力逐渐升高到0.5-10Torr〇
[0022] 优选地,使反应腔室的压力逐渐升高到l-5T〇rr。
[0023] 优选地,所述稀释气体采用反应源载气或吹扫气体。
[0024] 优选地,所述稀释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0025]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扩散式ALD技术,利用反应腔室出 气阀门的开闭,来控制反应源在反应腔室内的扩散,通过在通入反应源进行工艺过程中减 小出气阀门开度或将其关闭,以增加反应腔室内压力,从而增加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并 通过在工艺循环过程中通入稀释气体来促进反应源的扩散,一方面可提高反应源的利用 率,降低工艺成本,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对反应腔室压力控制系统的要求,从而可降低设备成 本;同时,由于反应源有更长时间可以在反应腔室里扩散,还可提高所制备薄膜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中的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 方法流程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之二中的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 方法流程图;
[0028]图3是ALD系统的一种气路分布示意图;图中1.臭氧发生器,2.水蒸气发生器,3.气 态三甲基铝发生器,4.气动阀VI-V9,5.反应腔室,6.反应腔室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 现有在时间式ALD设备上进行ALD工艺时,在ALD工艺过程中,反应腔室的出气端处 于一直有气体流出的状态,反应腔室内压力是通过阀门系统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这 种工艺过程的缺点在于,一是增加了对压力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生产 成本;另外,由于反应源气体连续流动,导致有大量的反应源被直接携带出反应腔室,从而 造成了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工艺成本。
[0031]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扩散式ALD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利用反 应腔室出气阀门的开闭,并通过在工艺循环过程中,以增加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以及增 加反应腔室内压力的方式,来控制反应源在反应腔室内的扩散。该方法可以用于沉积多种 纳米级薄膜。
[0032]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通入反应源进行工艺过程中,通过减小出气阀门开度,形 成向反应腔室充气的过程,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增加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提 尚反应源的利用率。
[0033] 在以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以工业上较为常用的氧化铝薄膜沉积为例进行 说明。先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中的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 薄膜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同时,请结合参阅图3,图3是ALD系统的一种气路分布示意图。如图 1所示,本发明的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的实现方法,可包括以下四阶段:
[0034] 阶段一:减小反应腔室的出气阀门开度,通入第一种反应源,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 的过程,使反应腔室压力逐渐升高,以增加第一种反应源的有效扩散时间。
[0035] 请参阅图3。在ALD工艺开始时,首先,关闭相应的气动阀4,包括将设于稀释气体管 路的气动阀VI、V8、设于吹扫气体管路的气动阀V2、V4、V5以及设于水蒸气发生器2管路的气 动阀V6、设于臭氧发生器1管路的气动阀V7关闭;并将设于反应腔室排气口 6处的气动阀V9 (即出气阀门)的开度减小,例如可将出气阀门的开度减小到最大开度的1/3以下。然后,打 开设于气态三甲基铝发生器3管路的气动阀V3,向反应腔室5中通入TMA(三甲基铝)作为第 一种反应源。在此过程中,由于出气阀门的开度明显减小,使气体的排出量小于进气量,从 而形成向反应腔室充气的过程,并使反应腔室中的压力逐渐升高;这样,可以增加 TMA的扩 散时间。同时,TMA处于不断升高的压力状态下,相比现有压力在一定数值范围内维持不变 的状态,可更好地进行自扩散,从而提高了 TMA的利用率。
[0036]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在此过程中使反应腔室内的压 力逐渐升高至0.5-lOTorr,优选为l-5T 〇rr。可以通过阀门系统来对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