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441892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固体海水稀释后可以用于运输、暂养和养殖海洋动物和植物以及建造人工海水浴场等。
背景技术
人们饲养和养殖海洋动物和植物需要海水。取得海水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从海洋中取得;二是用人工制造的固体化学物质用水稀释后得到模拟海水。中国专利93107655.2公开了一种“人造海水”,采用多种化学物质按照在天然海水中的比例配制而成;中国专利98110523.8公开的“海水素”也是采用多种化学物质按照在天然海水中的比例配制而成;这两种生产固体海水的方法都是在分析海水成分的基础上完成的,生产成本高,微量元素损失大。中国专利95100408.5公开了一种“天然海水精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以天然海水经过两步微生物处理、浓缩结晶而成,最后再加入钾明矾作为净化剂,保留了海水中的几乎所有成分,生产成本低廉,但生产周期长,无法精确控制各种主要成分的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不同地区的海水。
本发明所述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引海水或地下卤水浓缩后结晶出氯化钠;b)将上述晒盐后的苦卤,在冬季进行自然冷冻,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c)将上述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后的剩余苦卤在储卤池中进一步浓缩后熬制成固体,得到苦卤混合盐;d)检验分析上述三步骤得到的氯化钠、硫酸纳混合盐、苦卤混合盐的成分及含量,粉碎,按照海水的成分含量配制成成品固体海水。
在步骤d),根据检验结果在成品固体海水中添加碳酸氢钠、钙离子、镁离子等在熬制苦卤过程中损失的成分。
在步骤b),将晒盐后的苦卤经沉淀、过滤,去除杂质后再冷冻;冷冻的温度低于-5℃。
本发明采用浓缩海水(含地下卤水)的办法,分步骤制取氯化钠、硫酸钠混合盐、苦卤混合盐,并通过化验分析,测出浓缩过程中损失的成分。然后按照天然海水中各成分的比例配制。由于利用了制盐后剩余的苦卤资源,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不仅为发展人造海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回收了资源,保护了沿海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引海水或地下卤水浓缩后结晶出氯化钠;也可以直接使用粗盐而将晒盐后的苦卤作为下一步骤的原料,化验分析其中的成分含量,并做好标记。
b)将上述晒盐后的苦卤经过沉淀、过滤,去除杂质,在自然温度低于-5℃的冬季,用自然冷冻法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化验分析其中的成分含量,并做好标记。
c)将上述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后的剩余苦卤在储卤池中进一步蒸发,然后熬制成固体颗粒,得到苦卤混合盐;d)分析上述三步骤得到的氯化钠、硫酸纳混合盐、苦卤混合盐的成分及含量,粉碎后,按照海水的成分含量配制成成品固体海水。并根据检验结果在成品固体海水中再适当添加碳酸氢钠、钙离子、钾离子、硼酸等在熬制苦卤过程中损失的成分,使其成分含量更接近天然海水。
由于各海域海水浓度差别较大,在固体海水的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原料的不同和商品海水的要求适当调整配比和生产工艺,这是海洋化工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
1.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引海水或地下卤水浓缩后结晶出氯化钠;b)将上述结晶出氯化钠以后的苦卤,在冬季进行自然冷冻,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c)将上述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后的剩余苦卤在储卤池中进一步浓缩后熬制成固体,得到苦卤混合盐;d)检验分析上述三步骤得到的氯化钠、硫酸纳混合盐、苦卤混合盐的成分及含量,粉碎,按照海水的成分含量配制成成品固体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根据检验结果在成品固体海水中添加碳酸氢钠、钙离子、钾离子、硼酸等在熬制苦卤过程中损失的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将晒盐后的苦卤经沉淀、过滤,去除杂质后再自然冷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冬季的温度必须低于-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海水的生产方法,固体海水稀释后可以用于运输、暂养和养殖海洋动物和植物以及建造人工海水浴场等。步骤包括a)引海水或地下卤水浓缩后结晶出氯化钠;b)将上述结晶出氯化钠以后的苦卤,在冬季进行自然冷冻,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c)将上述结晶出硫酸纳混合盐后的剩余苦卤在储卤池中进一步浓缩后熬制成固体,得到苦卤混合盐;d)检验分析上述三步骤得到的成分及含量,粉碎,按照海水的成分含量配制成成品固体海水。由于利用了制盐后剩余的苦卤资源,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不仅为发展人造海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回收了资源,保护了沿海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文档编号C01D3/00GK1486932SQ0313887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4日
发明者于效群 申请人:于效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