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9918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属木腐生菌类,利用的碳源主要是木质素和纤维素。菌丝通过分泌多种酶,能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姬菇粉、果胶等成分分解成单糖或双糖等营养物,作为碳源被吸收利用,还可直接吸收有机酸和醇类等,但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碳。传统栽培方法是用阔叶树的椴木作为培养料。由于木材资源越来越少,且椴木栽培总产量不高,木材利用率低,所以段木栽培已逐渐被代料栽培所取代。适宜平菇代料栽培的营养料范围很广,如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作为原料,任用其一种或几种搭配使用,再添加适当的辅料制成培养料,就可以栽培平菇。尽管平菇种类繁多,除了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不同外,其他生长条件和栽培工艺都是基本相同的。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量居世界首位。茶叶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提升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产茶大国,仅福建年产精茶就有30多万吨。在制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茶梗、茶末等,每年挑出的茶梗约占茶叶毛重的20%,仅福建安溪县一带每年的茶梗就达5万吨。茶梗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废弃茶梗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可见碳源丰富,从营养成分来说,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它利用废弃茶梗作为平菇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一方面为平菇培养基提供大量廉价易得的栽培基质,也使得废弃茶梗变废为宝,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平菇培养基,按照干重百分比,所述培养基为:废弃茶梗75%-80%,棉籽壳10%-20%,麦麸5%-10%,石灰2%-5%,蔗糖1%-2%。本发明所述一种平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配比称量废弃茶梗、棉籽壳、麦麸、石灰、蔗糖,加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基质;(2)步骤(1)所述基质装入栽培袋,装至袋体积的4/5时封口;(3)将步骤(2)所述装有基质的栽培袋在高压灭菌锅中,127℃-135℃高压灭菌0.5h,冷却至室温备用。本发明所述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5%-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弃茶梗作为主要原料,辅以棉籽壳、麦麸、石灰粉、蔗糖等为辅料,制作平菇栽培的基质,配比合理,营养均衡,满足平菇各阶段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生产出的平菇为安全、无刺激、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利用废弃茶梗,有效降低平菇栽培基质的配料成本,同时能缩短平菇的栽培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生产,缩短了传统平菇栽培基质的制作时间,降低劳工成本;在平菇收成后,平菇栽培基质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可增加平菇生产的附加值。具体实施方式1、平菇培养基的制备按干重百分比称取以下物料:废弃茶梗75%-80%,棉籽壳10%-20%,麦麸5%-10%,石灰2%-5%,蔗糖1%。混合均匀,培养基含水量掌握在60%-65%,按照行业经验,将混合料紧握手中,在指缝间应有水溢出但不下滴时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5%,形成基质;基质装入栽培袋,装至袋体积的4/5左右时用橡皮筋封口;装好的培养基在灭菌锅中纵横交叉排放,127℃高压灭菌0.5h,冷却备用。2、接种发菌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要求用接种勺在原种瓶中挖固体菌块6-7勺,放于栽培袋一头封口,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内,温度26℃,湿度65%,培养3-4周,菌丝长满栽培袋。3、出菇管理将长满菌丝的培养基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出菇前每天往空气中喷水雾6-7次,保证菌袋附近空气湿度在85%-90%,出菇后当菌盖直径大于1cm后,直接往菌盖上喷水雾,适时开窗通风。当平菇叶片长到5-10cm的时候就可以采摘。采摘时把整个长出的菇连同根部一起拔下来,若培养基上有残留旧根要清理干净,否则影响下次出菇。4、培养基再利用平菇出菇结束后,所述基质将不再用于平菇栽培;届时将所述基质倒出栽培袋后进行捣碎搅拌,作为有机肥料种植花草、中草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