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钢桥面彩色铺装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095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辅装材料制备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低温钢桥面彩色铺装材料。



背景技术:

铺装材料,又称车道铺装,其作用是保护桥面板防止车轮或履带直接磨耗面,保护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借以分散车轮的集中荷载,常用的桥面铺装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两种铺装形式,在不设防水层的桥面上,也有采用防水混凝土铺装的, 水泥混凝土铺装的造价低,耐磨性能好,适合重载交通,但养护期长,日后修补比较麻烦,沥青混凝土铺装较轻,维修养护方便,通车速度快,但易老化和变形。

普通环氧体系在钢桥面上粘结不牢、易脱落、易产生裂痕的缺点;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调配各组分的添加比例及选用不同的固化剂设计出不同季节、不同温度的配方,从而不断扩充该技术的产品系列,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钢桥面彩色铺装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低温钢桥面彩色铺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双组份环氧10-30份、彩色陶瓷颗粒40-60份、增韧剂5-10份、固化剂6-15份、偶联剂3-9份、填充剂7-9份。

上述双组份环氧,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双氰胺3-6份、抗氧剂2-4份、氢氧化镁1-4份、稀释剂2-6份、芴基环氧树脂4-7份、触变剂3-5份、复合促进剂1-5份、多元胺2-6份、氰基乙酸甲酯5-8份、白炭黑3-6份,将原材料放置反应釜中进行融合,再通过0.9~0.98MPa(9~10kgf/cm)的蒸汽,然后缓缓加入稀碱溶液,使之成为糊状,再加水稀释,往复2次,得到双组份环氧。

上述固化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乙烯基三胺0.5-1.2%、氨乙基哌嗪1.1-2.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5-5.0%,将原材料放置反应釜中进行融合,得到固化剂。

上述增韧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7-1.2%、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0.5-0.9%、聚硫橡胶1.1-1.5%、液体硅橡胶0.2-0.6%、聚醚0.1-0.5%、聚砜0.4-1.1%、聚酰亚胺0.3-1.2%、纳米碳酸钙0.3-1.1%、纳米二氧化钛0.3-0.5%,将原材料放置反应釜中进行融合,得到增韧剂。

上述一种耐低温钢桥面彩色铺装材料,将称取的双组份环氧20份、彩色陶瓷颗粒60份、增韧剂10份、固化剂12份、偶联剂9份、填充剂9份放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保持2小时,随后再0.9~0.98MPa(9~10kgf/cm)的蒸汽,在罐中注入温水100℃作为传热介质,然后缓缓加入稀碱溶液,使之成为糊状,再加水稀释,往复3次,之后在2.0M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提取,随后进行冷却,即可得到铺装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范围更广,主要用在钢结构面上,此外还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面上,整个施工不需要加热、属于“冷拌冷铺”系列产品,这样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对环境无污染,施工简便,可现场拌料、现场摊铺,同时无需大型铺装设备及混合料的运输,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小面积彩色路面的施工,性能稳定,粘结力强,且可以设计不同的颜色及摊铺厚度,施工完毕后可满足重载交通需求,使用年限长,不掉色,重载交通下至少可以使用3-5年,并且彩色路面固化完全后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与钢结构面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一致,能够使彩色路面与钢结构面不脱落、不断裂,不粉化、增加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下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当做被理解为对本体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基础上显而易见地作出的各种改变和变化,应该均在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将称取的双组份环氧20份、彩色陶瓷颗粒60份、增韧剂10份、固化剂12份、偶联剂9份、填充剂9份放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保持2小时,随后再0.9~0.98MPa(9~10kgf/cm)的蒸汽,在罐中注入温水100℃作为传热介质,然后缓缓加入稀碱溶液,使之成为糊状,再加水稀释,往复3次,之后在2.0M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提取,随后进行冷却,即可得到铺装材料。

实施例2:将称取的双组份环氧15份、彩色陶瓷颗粒55份、增韧剂8份、固化剂10份、偶联剂6份、填充剂10份放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保持3小时,随后再1.0~1.25MPa(9~10kgf/cm)的蒸汽,在罐中注入温水80℃作为传热介质,然后缓缓加入稀碱溶液,使之成为糊状,再加水稀释,往复4次,之后在3.0M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提取,随后进行冷却,即可得到铺装材料。

实施例3:将称取的双组份环氧14份、彩色陶瓷颗粒65份、增韧剂5份、固化剂6份、偶联剂4份、填充剂8份放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保持2小时,随后再0.9~1.25MPa(9~10kgf/cm)的蒸汽,在罐中注入温水80℃作为传热介质,然后缓缓加入稀碱溶液,使之成为糊状,再加水稀释,往复2次,之后在2.0M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提取,随后进行冷却,即可得到铺装材料。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