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反应器以及具有其的活化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50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化反应器以及具有其的活化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化反应器以及具有其的活化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净水机的迅速推广和应用,活性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活性炭的实验室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行实验室一般采用活化炉来制备活性炭,采用马弗炉来测试制备出的活性炭的关键指标。因此,现行研究活性炭的实验室一般同时配备活化炉和马弗炉。

然而,由于活化炉体积较大(大约为马弗炉体积的两倍左右),占地较大,在实验室有限的空间内,容易造成拥挤,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由于活化炉体积较大,相应地其炉膛也较大,在使用活化炉制备活性炭时,为了保证水蒸气充分与炭料接触,即便制备少量的活性炭,也需要通入大量水蒸气,这造成水蒸气耗材较大;同时,在制备过程中,为了避免炭料与空气接触,需要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在炉膛较大的情况下,需要通入的氮气也较多,这造成氮气耗材也较大;另外,由于通入的氮气较多,需要排出的氮气也较多,从而耗能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占地小、耗材小且耗能小的用于实验室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反应器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实验室中运用活化炉来制备活性炭,导致占地空间大、耗材大以及耗能大的技术缺陷。

为此,发明提供一种活化反应器,包括

第一组件,具有流通腔、与所述流通腔内外隔开设置的流通空间、与所述流通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的出气口;

第二组件,沿第一组件的轴向方向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上;

隔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其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流通腔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中的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间隙连通,所述流通间隙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中的另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

内筒体,两端开口,其中空的内部形成所述流通腔;

外筒体,两端开口,套设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与内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空间;

端盖,密封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相同一侧的开口端,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优选地,所述外筒体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径向部分和从所述径向部分延伸而出的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具有空腔以及径向向内伸出的台阶面,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轴向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上,所述隔板抵靠在所述台阶面和所述第一组件之间,并与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为螺帽,所述第一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帽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或者所述外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内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流通空间内设置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并沿着所述内筒体以及外筒体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壁厚一致,且均不小于4mm。

优选地,所述外筒体的内径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径差为10-16mm。

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均为310s耐高温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活化反应器还包括

进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

出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活化反应系统,包括

马弗炉,所述马弗炉具有炉膛以及与所述炉膛连通的透气孔;

活化反应器,位于所述马弗炉的炉膛内,所述活化反应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化反应器;以及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的外部;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的外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包括

第一组件,具有流通腔、与所述流通腔内外隔开设置的流通空间、与所述流通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的出气口;第二组件,沿第一组件的轴向方向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组件上;隔板,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与所述第二组件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其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流通腔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中的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间隙连通,所述流通间隙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中的另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空间连通。

上述活化反应器,在使用时,将第二组件从第一组件上拆卸下来,将隔板也拆卸下来,将炭料从流通腔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导入到流通腔中;然后将隔板和第二组件再安装上去,并将该活化反应器放置到实验室的马弗炉中,通过进气管连接马弗炉的透气孔与进气口,通过出气管连接马弗炉的透气孔与出气口,并将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伸出马弗炉。需要开始炭化时,通过进气管向流通腔中导入炭化所需气体,该气体对炭料进行炭化之后,从设置在隔板上的一部分通气孔进入所述流通间隙,并进一步通过隔板上设置的另一部分通气孔进入到流通空间,最后通过出气口进入到出气管,进而被排出活化反应器。

上述活化反应器,通过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隔板的相互配合,形成依次连通的进气口-流通腔-一部分通气孔-流通间隙-另一部分通气孔-流通空间-出气孔的气路,使得炭化过程中,气体能够被顺利导入并排出,并且,该通气孔透气不透料,使得炭料不会进入流通间隙以及流通空间,避免堵塞;并且,由于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隔板形成的活化反应器结构相对简单且体积可以设置得较小,可以放置在实验室原本就配备的马弗炉中,再配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就可以使用,不必如现有技术中使用专门的活化炉进行炭化,避免了活化炉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活化反应器可以装配在马弗炉中进行使用,其流通腔的设计可以根据马弗炉的腔体体积来设计,可以设计地较为小巧,在炭料较少时,不会浪费过多的水蒸气和保护气体,同时,也可以节省能耗;另外,从上述活化反应器的气路可以看出,其单向进气和排气,确保活化反应器内的物料能与打进的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

2.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内筒体,两端开口,其中空的内部形成所述流通腔;外筒体,两端开口,套设在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与内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空间;端盖,密封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相同一侧的开口端,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上述第一组件通过内筒体形成流通腔,通过内筒体和外筒体套接配合形成流通空间,通过端盖密封内筒体和外筒体的一端,并在端盖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组件可以通过内外套接就实现主要部件的功能需要,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在实验室中使用更加具有优势。

3.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外筒体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二组件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上。通过螺纹配合而连接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方便安装和拆卸,实验室中使用更加具有优势。

4.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径向部分和从所述径向部分延伸而出的轴向部分,所述轴向部分具有空腔以及径向向内伸出的台阶面,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轴向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上,所述隔板抵靠在所述台阶面和所述第一组件之间,并与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间隙。第二组件的轴向部分具有空腔以及台阶面,便于隔板的安装,并便于隔板与第二组件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流通间隙作为流通腔和流通空间的过渡间隙,便于将流通腔中的气体排出到流通空间中。

5.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螺帽和密封在所述螺帽上的盖板,所述第一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帽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组件上,将第二组件设置为螺帽,使得第二组件同时具备轴向部分、径向部分、空腔以及内螺纹,用最少的部件满足所有功能设置需要,使得活化反应器的机构进一步得到简化。

6.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这使得第一组件的各部分之间牢固连接,便于实现第一组件的模块化。或者,所述外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内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组件上,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组件的不同部件有的通过端盖支撑,有的通过第二组件支撑,分摊支撑力,便于第一组件的稳定性。

7.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流通空间内设置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连接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并沿着所述内筒体以及外筒体的轴向延伸,通过设置所述加强肋,强化对于内筒体和外筒体的连接稳定性。

8.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的壁厚一致,且均不小于4mm,这样可以确保在外筒体上制备出的外螺纹能够与作为第二组件的螺帽很好地配合拧紧。

9.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所述外筒体的内径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径差为10-16mm,两者相差太大的话,气体很难充满流通腔,导致打进的气体无法与炭料充分接触;两者相差太小的话,进气速度比排气速度快,活化时的温度高达700摄氏度,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活化反应器的整体被破坏,上述内径差既可以保证气体与炭料充分接触,又能保证进气速速与排气速速相对一致,提高活化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10.本发明提供的活化反应器,还包括进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出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通过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使得活化反应器本身可以直接配合马弗炉使用,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马弗炉腔体内、外,便于从马弗炉外部打气以及向马弗炉外部排气。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活化反应系统,包括马弗炉,所述马弗炉具有炉膛以及与所述炉膛连通的透气孔;活化反应器,位于所述马弗炉的炉膛内,所述活化反应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化反应器;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的外部;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的外部。

上述活化反应系统,通过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隔板的相互配合,形成依次连通的进气口-流通腔-一部分通气孔-流通间隙-另一部分通气孔-流通空间-出气孔的气路,使得炭化过程中,气体能够被顺利导入并排出,并且,该通气孔透气不透料,使得炭料不会进入流通间隙以及流通空间,避免堵塞;并且,由于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隔板形成的活化反应器结构相对简单且可以将体积设置的较小,可以放置在实验室原本就配备的马弗炉中,再配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就可以使用,不必如现有技术中使用专门的活化炉进行炭化,避免了活化炉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活化反应器可以装配在马弗炉中进行使用,其流通腔的设计可以根据马弗炉的腔体体积来设计,可以设计地较为小巧,在炭料较少时,不会浪费过多的水蒸气和保护气体;同时,也可以节省能耗;另外,从上述活化反应器的气路可以看出,其单向进气和排气,确保活化反应器内的物料能与打进的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

另外,该活化反应系统,由于具有上述活化反应器,从而具备上述活化反应器所具有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第二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第二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第一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第一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隔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隔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展开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器的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隔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活化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组件;11-流通腔;12-流通空间;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内筒体;16-外筒体;17-端盖;18-外螺纹;2-第二组件;21-径向部分;22-轴向部分;23-内螺纹;24-盖板;25-台阶面;3-隔板;4-流通间隙;5-通气孔;6-加强肋;7-进气管;8-出气管;9-马弗炉;10-活化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活化反应器,包括

第一组件1,如图5所示,具有流通腔11、与所述流通腔11内外隔开设置的流通空间12、与所述流通腔11连通的进气口13,以及与所述流通空间12连通的出气口14;第二组件2,如图10所示,沿第一组件1的轴向方向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组件1上;隔板3,如图7、8、9以及图10所示,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之间,与所述第二组件2之间形成流通间隙4,其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5;所述流通腔11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5中的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间隙4连通,所述流通间隙4通过若干所述通气孔5中的另一部分通气孔与所述流通空间12连通。

上述活化反应器,在使用时,将第二组件2从第一组件1上拆卸下来,将隔板也拆卸下来,将炭料从流通腔11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导入到流通腔11中;然后将隔板3和第二组件2再安装上去,并将该活化反应器放置到实验室的马弗炉9中,通过进气管7连接马弗炉9的透气孔与进气口13,通过出气管8连接马弗炉9的透气孔与出气口14,并将进气管7和出气管8均伸出马弗炉9。需要开始炭化时,通过进气管7向流通腔11中导入炭化所需气体,该气体对炭料进行炭化之后,从设置在隔板3上的一部分通气孔5进入所述流通间隙4,并进一步通过隔板3上设置的另一部分通气孔5进入到流通空间12,最后通过出气口14进入到出气管8,进而被排出活化反应器。

上述活化反应器,通过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以及隔板3的相互配合,形成依次连通的进气口13-流通腔11-一部分通气孔5-流通间隙4-另一部分通气孔5-流通空间12-出气孔14的气路,使得炭化过程中,气体能够被顺利导入并排出,并且,该通气孔5透气不透料,使得炭料不会进入流通间隙4以及流通空间12,避免堵塞;并且,由于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以及隔板3形成的活化反应器结构相对简单且体积可以设置得较小,可以放置在实验室原本就配备的马弗炉中,再配合进气管7和出气管8就可以使用,不必如现有技术中使用专门的活化炉进行炭化,避免了活化炉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活化反应器可以装配在马弗炉中进行使用,其流通腔11的设计可以根据马弗炉9的腔体体积来设计,可以设计地较为小巧,在炭料较少时,不会浪费过多的水蒸气和保护气体,同时,也可以节省能耗;另外,从上述活化反应器的气路可以看出,其单向进气和排气,确保活化反应器内的物料能与打进的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

作为第一组件1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5、6、9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一组件1包括内筒体15,两端开口,其中空的内部形成所述流通腔11;外筒体16,两端开口,套设在所述内筒体15上,所述外筒体16的内壁与内筒体15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空间12;端盖17,密封所述内筒体15和外筒体16的相同的开口端,所述进气口13和所述出气口14均设置在所述端盖17上。

上述第一组件1通过内筒体15形成流通腔11,通过内筒体15和外筒体16套接配合形成流通空间12,通过端盖17密封内筒体15和外筒体16相同侧的一端,并在端盖17上设置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组件1可以通过内外套接就实现主要部件的功能需要,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在实验室中使用更加具有优势。

作为第一组件1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5、6、9以及图10所示,上述第一组件1的所述内筒体15和所述外筒体16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17上,这使得第一组件1的各部分之间牢固连接,便于实现第一组件1的模块化。三者之间可以是分体成型后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作为第一组件1的变形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筒体16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17上,所述内筒体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组件2上。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组件1的不同部件有的通过端盖17支撑,有的通过第二组件2支撑,分摊支撑力,便于第一组件1的稳定性。

作为第二组件2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3、9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二组件2包括径向部分21和从所述径向部分21延伸而出的轴向部分22,所述轴向部分22具有空腔以及径向向内伸出的台阶面25,所述第二组件2通过所述轴向部分2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1上,所述隔板3抵靠在所述台阶面25和所述第一组件1之间,并与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间隙4。第二组件2的轴向部分22具有空腔以及台阶面25,便于隔板3的安装,并便于隔板3与第二组件2之间形成流通间隙4,流通间隙4作为流通腔11和流通空间12的过渡间隙,便于将流通腔中的气体排出到流通空间中。

第二组件2的轴向部分22具有空腔,从而便于隔板3与第二组件2之间形成流通间隙4,流通间隙4作为流通腔11和流通空间12的过渡间隙,便于将流通腔11中的气体排出到流通空间12中。

作为第二组件2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组件2包括螺帽和密封连接在所述螺帽一端的盖板24,所述第一组件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帽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组件2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组件1上。将第二组件2设置为螺帽,使得第二组件2同时具备轴向部分、径向部分、空腔以及内螺纹,用最少的部件满足所有功能设置需要,使得活化反应器的机构进一步得到简化。

作为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连接方式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组件1的所述外筒体16上设置外螺纹,作为所述第二组件2的螺帽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组件2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组件1上。

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所述第一组件1的外筒体16的端部设置内螺纹,在第二组件2的轴向部分22上设置外螺纹,并使得轴向部分22的外径小于外筒体16的内径,轴向部分22可以插入到外筒体16内腔中,与外筒体16的端部上的内螺纹配合,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活化反应器的所述流通空间12内设置加强肋6,所述加强肋6连接所述内筒体15和所述外筒体16,并沿着所述内筒体15以及外筒体16的轴向延伸,所述加强肋6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优选设置为偶数条,偶数条加强肋6均匀分别在内筒体15的圆周面上。加强肋6的设置强化对于内筒体15和外筒体16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筒体15和所述外筒体16的壁厚一致,且均不小于4mm,例如可以为4mm、5mm、6mm等等,这样可以确保在外筒体上制备出的外螺纹能够与作为第二组件的螺帽很好地配合拧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筒体16的内径与所述内筒体15的内径差为10-16mm,例如可以为10mm、11mm、15mm、16mm等等,进一步优选为15mm。外筒体16和内筒体15的内径相差太大的话,气体很难充满流通腔11,导致打进的气体无法与炭料充分接触;两者相差太小的话,进气速度比排气速度快,活化时的温度高达700摄氏度,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活化反应器的整体被破坏,上述内径差既可以保证气体与炭料充分接触,又能保证进气速速与排气速速相对一致,提高活化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活化反应器自身配置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其中,进气管7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13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的外部;出气管8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14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的外部。

通过设置进气管7和出气管8使得活化反应器本身可以直接配合马弗炉9使用,通过进气管7和出气管8连接马弗炉9的腔体内、外,便于从马弗炉9外部打气以及向马弗炉9外部排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气孔5具有通气不通料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一功能,通气孔5的孔径可以根据炭料的直径来设定,一般来说,通气孔5的孔径为2.5mm左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地更大或者更小。隔板3的直径则可以根据内筒体15和外筒体16而进行适应性设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给定的直径为66.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活化反应系统,如图11所示,包括

马弗炉9,所述马弗炉9具有炉膛以及与所述炉膛连通的透气孔;

活化反应器10,位于所述马弗炉9的炉膛内,所述活化反应器10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活化反应器(该活化反应器自身不配备进气管7和出气管8);以及

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密封连接在所述进气口13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9的外部;

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密封连接在所述出气口14上,位于所述第一组件1的外部,并从所述透气孔伸到所述马弗炉9的外部。

上述活化反应器,在使用时,将第二组件2从第一组件1上拆卸下来,将隔板也拆卸下来,将炭料从流通腔11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导入到流通腔11中;然后将隔板3和第二组件2再安装上去,并将该活化反应器放置到实验室的马弗炉9中,通过进气管7连接马弗炉9的透气孔与进气口13,通过出气管8连接马弗炉9的透气孔与出气口14,并将进气管7和出气管8均伸出马弗炉9。需要开始炭化时,通过进气管7向流通腔11中导入炭化所需气体,该气体对炭料进行炭化之后,从设置在隔板3上的一部分通气孔5进入所述流通间隙4,并进一步通过隔板3上设置的另一部分通气孔5进入到流通空间12,最后通过出气口14进入到出气管8,进而被排出活化反应器。

上述活化反应系统,通过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以及隔板3的相互配合,形成依次连通的进气口13-流通腔11-一部分通气孔5-流通间隙4-另一部分通气孔5-流通空间12-出气孔14的气路,使得炭化过程中,气体能够被顺利导入并排出,并且,该通气孔5透气不透料,使得炭料不会进入流通间隙4以及流通空间12,避免堵塞;并且,由于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以及隔板3形成的活化反应器结构相对简单且体积可以设置得较小,可以放置在实验室原本就配备的马弗炉中,再配合进气管7和出气管8就可以使用,不必如现有技术中使用专门的活化炉进行炭化,避免了活化炉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活化反应器可以装配在马弗炉中进行使用,其流通腔11的设计可以根据马弗炉9的腔体体积来设计,可以设计地较为小巧,在炭料较少时,不会浪费过多的水蒸气和保护气体,同时,也可以节省能耗;另外,从上述活化反应器的气路可以看出,其单向进气和排气,确保活化反应器内的物料能与打进的气体进行充分的接触。

另外,该活化反应系统,由于具有上述活化反应器,从而具备上述活化反应器所具有的所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化反应系统中的进气管7和出气管8也可以直接配置在活化反应器中,使得活化反应器本身就具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此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在另行配置进气管7和出气管8。

另外,马弗炉的透气孔为两个,一个对应进气管7,一个对应出气管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