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 分别活化绿色木霉和拟康氏木霉菌株,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固态发酵方法制备绿色木霉和拟康氏木霉种曲,备用;
(b) 分别活化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株,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液态发酵方法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液,备用;
(c) 将上述制备的绿色木霉和拟康氏木霉种曲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发酵液按重量比5:4:5:6:5混合均匀,制成玉米秸秆一次发酵中所使用秸秆的腐熟剂;
(d) 粉碎玉米秸秆,将粉碎的玉米秸秆与牛粪按质量比1:1混合,并向其中加入无机氮源,调节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C/N至20-30,再加入所述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物总质量1.0-1.5倍的水,搅拌混匀,得发酵料;
(e) 在所述发酵料中按发酵料质量3-5%的接种量接种所述玉米秸秆腐熟剂,搅拌混匀,堆料发酵10-15 d,得玉米秸秆、牛粪有机肥;
(f) 分别活化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菌株,逐级扩大培养,按常规液态发酵方法制备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发酵液,将三种发酵液等体积混合,制成二次发酵所需的功能菌剂,备用;
(g) 向所述玉米秸秆、牛粪有机肥中加水调节其含水量至50-60 %,然后向其中接种用于二次发酵的有机肥质量约10 %所述的功能菌剂,混合均匀后堆置发酵3-5小时,即制成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h) 将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造粒、干燥,制成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木霉菌种的活化是指将绿色木霉和拟康氏木霉菌种分别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斜面培养基上,使其在温度为25-30 ℃下恒温培养3-4 小时,所述,扩大培养均是指将活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克氏瓶中制备霉菌孢子;然后将霉菌孢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固态发酵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其中绿色木霉和拟康氏木霉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均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麸皮40 Kg、稻壳60 Kg,(NH4)2SO4 0.5 Kg、水150-200 Kg,搅拌混匀,采用0.10 MPa灭菌20 min;将克氏瓶中的霉菌孢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搅拌均匀后于固态发酵罐中30 ℃通风培养3-4 d,即得木霉种曲;所述PDA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其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5-20 g、水1000 mL,pH值自然,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煮沸30 min,采用0.10 MPa灭菌20 min,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种的活化是指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LB斜面培养基上,使其在温度为35-40 ℃下恒温培养1-4小时;产朊假丝酵母菌种的活化是指将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YPD斜面培养基上,使其在温度为28 ℃下恒温培养3-4 小时,所述的扩大培养均是指将活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克氏瓶中制备种子;然后将克氏瓶中的菌体用无菌水洗下来,接种于液体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所述LB斜面培养基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蛋白胨5 g、牛肉膏3 g、NaCl 5 g、琼脂15-20 g、水1000 mL,pH调整为7.0,然后加入MgSO4 .7H2O 5g,以利于产生芽孢;所述YPD斜面培养基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酵母膏10 g、蛋白胨20 g、葡萄糖20 g、琼脂15-20 g、水1000 mL,pH值自然,采用0.10 MPa灭菌20 min,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粉碎玉米秸秆是指将玉米秸秆的茎叶粉碎至3-5 cm,所述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尿素或硝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的发酵料堆为梯形条垛,其长4-7 m,下宽1-3m,上宽1-3 m,高1.5-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的活化胶质芽孢杆菌是指将胶质芽孢杆菌接种于多糖斜面培养基上30 ℃下恒温培养2-4 d,活化巨大芽孢杆菌菌株是指将巨大芽孢杆菌菌株接种于LB斜面培养基上,使其在温度为30 ℃下恒温培养2-3 d;活化圆褐固氮菌菌株是指将圆褐固氮菌菌株接种于无氮斜面培养基上,使其在温度为37 ℃下恒温培养2-3 d,所述的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扩大培养均是指将活化后的菌株接种到克氏瓶中制备种子;然后将克氏瓶中培养基上的菌体用无菌水洗下来,接种于液体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所述多糖斜面培养基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蔗糖10 g、K2HPO4 .7H2O 0.5 g、MgSO4 .7H2O 0.2 g、NaCl 0.2 g、CaCO3 1.0 g、CaSO4 .7H2O 0.1 g、酵母汁0.4 g、水1000 mL,pH 7.2,采用0.10 MPa灭菌20 min,晾斜面;所述无氮斜面培养基按以下组分比例及工艺条件配置:葡萄糖10 g、 KH2PO4.7H2O 0.2 g、MgSO4.7H2O 0.2 g、NaCl 0.2 g、CaSO4.7H2O 0.2 g、CaCO3 5.0 g、琼脂15-20 g、水1000 mL,pH 7.0-7.2,采用113 ℃灭菌30 min,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的发酵料堆为梯形条垛,其长约6 m,下宽约2 m,上宽约1.5 m,高约1.8 m;发酵过程中每天测定发酵堆的温度,超过50 ℃时进行翻堆降温。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g)所述的发酵期间从36h起每隔12 h翻料补加1次碳源和氮源,共补加3次,所述碳源和所述氮源的补加量分别为所述发酵料质量的4 %和6 %,补加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或磷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氮源的任意比例混合物,补加的碳源和氮源需用水溶解后喷洒到发酵料上,混合均匀,继续堆置发酵,其中用于溶解碳源和氮源水的量为从发酵初始至补料时挥发损失的水量,使发酵料的含水量恰好达到发酵初始水平。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所述的干燥使用沸腾干燥床烘干,于45-50 ℃烘干40 min,使含水量达到20 %;低于45 ℃会延长干燥时间,增加成本;高于50 ℃其中的有效活菌及活性物质损失较大。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菌量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所述的有机肥造粒采用圆盘造粒的方式进行,造粒选择微生物肥料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草炭作为吸附剂,细度80目,含水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