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拉边设备是玻璃基板制程中的重要组成设备,随着轴承的使用磨损,拉边轮的径向跳动增大,精度降低,反映在两根拉边轴端的跳动将更加剧烈,直接影响到玻璃基板生产的产品质量,甚至会使高温状态的玻璃液缠绕拉边轴,导致设备报废产线停产的恶性事故,发生事故时往往会立即停产,及时更换拉边设备及拉边轴,而每次停机都将严重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锁紧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拉边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在线恢复拉边轴的径向跳动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辅助锁紧装置,用于调节一对平行设置的拉边轴的间距,其中,包括安装机架,该安装机架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安装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还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沿调节方向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调节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用于接触相应的所述拉边轴的转动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机架形成为U形,包括底板以及垂直于该底板布设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到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述调节部穿过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到所述第二夹持部。
可选地,相应所述夹持部上的所述转动部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一对轴承以分别贴合到相应的所述拉边轴上。
可选地,所述一对轴承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圆间隙在2mm-15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一对固定支架,该一对固定支架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所述轴承。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活动支架,所述一对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活动支架上,并且所述调节部连接到所述活动支架。
可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手柄,该调节手柄包括丝杆段和手摇段,所述安装机架形成有沿所述调节方向延伸的螺纹安装孔,所述丝杆段螺纹配合的安装到所述螺纹安装孔,并且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可选地,所述端部包括安装端和止推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上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安装端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止推端卡止在所述固定孔的外端面以推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移动。
可选地,所述丝杆段与所述安装机架连接处的外侧安装有防松螺母。
可选地,所述手摇段与所述丝杆段相互平行通过连接段相连,且所述手摇段上可转动地套设有活动套管。
本公开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调节部相应地调节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间距,直至一对拉边轴的跳动量达到精度范围后再通过锁紧装置将其锁紧。在此过程中,转动部可以随着拉边轴的转动而转动,可以保证不影响拉边轴的正常工作。实现在线恢复一对拉边轴的跳动精度,从而延长该设备在线使用周期,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持续。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辅助锁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辅助锁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辅助锁紧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调节部的具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安装机架 11 底板 12 第一侧板
13 第二侧板 20 调节部 30 拉边轴
21 丝杆段 211 端部 212 防松螺母
2111 安装端 2112 止推端 22 连接段
23 手摇段 231 活动套管 3 第一夹持部
4 第二夹持部 31 固定支架 41 活动支架
5 转动部 51 轴承 6 螺母
7 连接板 8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是指实际使用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内、外”是指相应部件的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辅助锁紧装置,用于调节一对平行设置的拉边轴30的间距,其中,包括安装机架1,该安装机架1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安装机架1上位于第二夹持部4的一侧还安装有驱动第二夹持部4沿调节方向接近或远离第一夹持部3的调节部20,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用于接触相应的拉边轴30的转动部5。
首先,操作人员可以将该装置直接安装到一对在线转动运行的拉边轴30的上方(也即将如附图所示的辅助锁紧装置倒置在一对拉边轴30上),以此将一对拉边轴30夹持在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之间。然后操作人员根据拉边轴30的径向跳动程度,通过调节部20相应地调节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之间的间距将拉边轴30夹持,直至一对拉边轴30的径向跳动量达到精度范围后再通过本辅助锁紧装置将其锁紧。在此过程中,转动部5可以随着拉边轴30的转动而转动,可以保证不影响拉边轴30的正常工作。实现在线恢复一对拉边轴30的径向跳动精度,从而延长该设备在线使用周期,确保生产线的稳定、持续。另外,本辅助锁紧装置还可以安装到马弗炉的炉壁上,对此本公开并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安装机架1可以形成为U形,包括底板11以及垂直于该底板11布设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第一夹持部3固定到第一侧板12的内侧,调节部20穿过第二侧板13连接到第二夹持部4。这样,U形机架横跨一对拉边轴30,底板位于一对拉边轴30的上方,相应的侧板位于相应拉边轴30的外侧,使得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夹持一对拉边轴30,并且调解部20可以调节第二夹持部4与第一夹持3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于一对拉边轴30的调节。
具体地,如图1所示,相应夹持部上的转动部5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一对轴承51以分别贴合到相应的拉边轴30上。工作时,拉边轴30与相应的一对轴承51相切设置,轴承51可随拉边轴30摩擦转动,并不影响一对拉边轴30的正常转动,保证拉边轴30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轴承51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圆间隙在2mm-15mm之间。一方面,可以避免一对轴承51的间距太小,而影响彼此的转动;另一方面,始终保持一对轴承51能够与拉边轴30相切布置,共同作用,夹持拉边轴30。即,将一对轴承51列为一组轴承,那么,一对拉边轴30则位于两组轴承的中心位置,通过调节部20的调节,使得一对拉边轴30逐渐被约束至径向跳动精度范围内。
另外,为了实现轴承51的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3还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一对固定支架31,该一对固定支架31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一个上述的轴承51。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支架31形成为拐折结构,一端固定到第一侧板12上,与拉边轴30平行延伸的一端上安装有轴承51,轴承51通过螺母6安装到固定支架31上。
相应地,第二夹持部4包括活动支架41,一对轴承51可转动地连接到活动支架41上,并且调节部20连接到活动支架41。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活动支架41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一对连接板7,该一对连接板7之间通过固定板8连接。一对连接板7的另一端同样安装有一对轴承51,与固定支架31上的一对轴承51相互对称设置。并且调节部20连接到固定板8,通过推动固定板8,实现活动支架41朝向或远离固定支架31移动。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调节部20的调节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部20包括调节手柄,该调节手柄包括丝杆段21和手摇段23,安装机架1形成有沿调节方向延伸的螺纹安装孔,丝杆段21螺纹配合的安装到螺纹安装孔,并且端部211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夹持部4上。
即,操作人员转动手摇段23,通过丝杆段21将转动转化为沿调节方向的直线运动,进而推动了第二夹持部4的移动,最终实现将拉边轴30夹持在相应的夹持部上。
如图4所示,端部211包括安装端2111和止推端2112,第二夹持部4上形成有固定孔,安装端2111可转动地安装到固定孔内,止推端2112卡止在固定孔的外端面以推动第二夹持部4移动。即,在固定板8上形成有与端部211配合的固定孔,当操作人员摇动手摇段23时,安装端2111在固定孔内部空转,止推端2112则推动固定板8的移动,实现第一夹持部3和第二夹持部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从而夹持一对拉边轴30。
在调节完毕后,为了实现调节后的锁紧,在本实施方式中,丝杆段21与安装机架1连接处的外侧可以安装有防松螺母212。即,在一对拉边轴30的跳动量进入到精度范围内后,拧紧防松螺母212,对其进行锁紧,即可保证一对拉边轴30在精度范围内继续正常运行。其中,防松螺母212可以为蝶形锁紧螺母等,只要能够达到锁紧的目的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的舒适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摇段23与丝杆段21相互平行通过连接段22相连,如图1和图4所示,由手摇段23、丝杆段21以及连接段22构成的调节手柄大致可以形成为Z字形,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过程省时省力。并且为了防止转动过程中,磨损操作人员的手,手摇段23上可转动地套设有活动套管231,利用活动套筒231减小了转动摩擦。
综上,本公开提供一种辅助锁紧装置,其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调节部的调节将一对拉边轴夹持,加之,转动部可随拉边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了在线恢复拉边轴的径向跳动精度,不影响拉边轴的正常工作,延长了拉边轴的在线使用周期,确保了生产线的稳定、持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