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33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料造粒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



背景技术:

氨酸法复合肥料生产工艺是当前复合肥生产企业广泛采用的主流生产工艺。该工艺是把通过计量的氮肥、磷肥、钾肥及粘积剂等多种原料送到转鼓造粒筒中进行混合造粒,同时在造粒过程中加入硫酸和液氨,利用硫酸和液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使物料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便于物料成粒。氨酸法复合肥料生产工艺具有产能高、能耗低、运营成本低等优点。硫酸和液氨主要有以下作用:将复合肥料生产由物理成粒技术提升到化学反应成粒技术,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热降低产品水分,以使制成的复合肥料具有更高的强度,产品具有外观光滑、圆润的特点。

一般来说,氨酸法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使用的反应器是采用套管或y形管的方式进行化学反应,也有采用悬埋管式反应器,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氨酸法缓释复合肥生产用管式反应器”(2013203245092)、“一种高效节能氨酸法复合肥生产用悬埋管式反应器”(2016201872505)所描述的那种。但这种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硫酸和液氨混合时喷射剧烈,且容易产生因混合不充分、不稳定而造成氨酸反应不完全,导致氨气的弥散,造成车间环境污染、影响工人健康及原料浪费等问题;同时还会因氨酸反应产物喷洒不均匀而造成复合肥料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使硫酸与氨气充分反应后,均匀喷洒到粉状物料上,解决氨气弥散的问题,并提高造粒的效率,保证复合肥料产品质量的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反应器内平行设置的硫酸管和氨管,以及设置在氨管上方的挡板,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上开有孔,硫酸和氨气分别通过硫酸管和氨管输入反应器内混合,然后通过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上的孔中均匀喷洒出,均匀喷洒到粉状物料上,解决氨气弥散的问题,并提高造粒的效率,保证复合肥料产品质量。

所述的半开孔双芯套管水平放置在转鼓中。

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两端封闭,柱身开有三排孔:下方喷孔、侧下方喷孔和侧上方溢流孔,能使反应产物喷洒均匀,有利于物料造粒。

所述的硫酸管位于氨管上方,且硫酸管的直径小于氨管的直径;

所述的硫酸管位于反应器内顶部中央,所述的氨管位于反应器下部并偏置一侧与反应器内壁相接。

所述的硫酸管底部开有一排硫酸孔,所述的氨管底部开有一排氨气喷孔。

所述的挡板位于氨管上方,使酸液与氨气形成对流,充分接触。能使硫酸与液氨充分混合、反应完全,可有效减缓硫酸与液氨的剧烈反应程度,并可大幅减少氨气的弥散。

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底部设置有测压点,监测反应器内部的液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使硫酸与液氨充分混合、反应完全,可有效减缓硫酸与液氨的剧烈反应程度;

2)长管列孔式设计使反应产物喷洒均匀,有利于物料造粒,提高复合肥料产品质量;

3)大幅减少因氨气的弥散而造成车间环境污染、影响工人健康及原料浪费等现象;

4)反应器柱身三排孔的开设,能够适应流量的宽幅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图1中标记说明:

1—硫酸喷孔、2—挡板、3—液氨喷孔、4—测压点、5—下方排放喷孔、6—硫酸管、7—氨管、8—测压点、9—侧下方排放喷孔、10—侧上方溢流孔、11—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2—粉状物料/辅助蒸汽进样口、13—半开孔双芯套管、14—转鼓造粒筒、1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包括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反应器内平行设置的硫酸管6和氨管7,以及设置在氨管7上方的挡板,如图3所示,半开孔双芯套管13水平放置在转鼓14转鼓造粒筒中。

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两端封闭,柱身开有三排孔:下方喷孔5、侧下方喷孔9和侧上方溢流孔10,能使反应产物喷洒均匀,有利于物料造粒。所述的硫酸管6位于氨管7上方,且硫酸管6的直径小于氨管7的直径;所述的硫酸管6位于反应器内顶部中央,所述的氨管7位于反应器下部并偏置一侧与反应器内壁相接。所述的硫酸管6底部开有一排硫酸孔1,所述的氨管7底部开有一排氨气喷孔3。所述的挡板2位于氨管7上方,使酸液与氨气形成对流,充分接触。能使硫酸与液氨充分混合、反应完全,可有效减缓硫酸与液氨的剧烈反应程度,并可大幅减少氨气的弥散。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底部设置有测压点4,监测反应器内部的液位。

本发明在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转鼓造粒筒,将通过计量后的氮肥、磷肥、钾肥及粘积剂等多种原料送入转鼓造粒筒中进行混合造粒。

2、调节硫酸与液氨的流量和比例,并通过扁圆柱形反应器底部由液位产生的压强的指示,对喷淋量进行控制。

3、喷淋量少时,仅由下方排放喷孔5来排放氨酸反应产物;随着喷淋量增加,侧下方排放喷孔9也参加排放。随着反应器内液位的增高,排放喷孔的流速也会增加。如果液位过高时,反应产物还会从侧上方溢流孔10排出。

4、从排放喷孔排出的反应产物均匀喷洒到转鼓造粒筒中的物料上,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物料很容易造粒成型。

5、成型后的复合肥料颗粒从转鼓造粒筒出料口排出。

上述的对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此实施方式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方式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氨酸法复合肥料造粒中反应喷料的半开孔双芯套管,包括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反应器内平行设置的硫酸管(6)和氨管(7),以及设置在氨管(7)上方的挡板,所述的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上开有孔,硫酸和氨气分别通过硫酸管(6)和氨管(7)输入反应器内混合,然后通过扁圆柱形反应器外壳(11)上的孔中均匀喷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使硫酸与液氨充分混合、反应完全,可有效减缓硫酸与液氨的剧烈反应程度,并可大幅减少因氨气的弥散而造成车间环境污染、影响工人健康及原料浪费等现象;长管列孔式设计使反应产物喷洒均匀,有利于物料造粒,以保证复合肥料产品质量,同时反应器能够适应流量的宽幅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章明洪;陈明良;孙钰朋;张小沁;黄河清;王高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9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