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生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505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浮法玻璃生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线,具体地指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布置方式都是一窑一线,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有浮法玻璃熔窑,卡脖,冷却部,流道,锡槽,退火窑及冷端,即使在同一个厂房内布置两条生产线,也必须分别设置两座玻璃窑炉,一座窑炉匹配一个锡槽。相应的燃烧设备、热工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投料机、风机及闸板等工艺设备均需要采用两套,存在投资费用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大型玻璃熔窑,如900t/d以上的大窑,生产单一产品,尤其对于生产薄玻璃、超薄玻璃、汽车玻璃及本体着色玻璃等特种玻璃来说,因大型熔窑玻璃液熔化量大,而实际生产薄时,产量相同的情况下,生产线的拉引速度会很快,熔窑后面的设备无法满足如此高速拉引的需要。所以薄玻璃都是在小吨位的熔窑上生产,但单独建设小吨位的熔窑,除了能耗高、职工数量多外,很多设备需要重复配置,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另外,由于企业需要生产多种特殊玻璃,就需要配置多条浮法玻璃成型生产线,因此,也产生了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广、资源消耗大及环境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

玻璃生产企业为了压缩成本、节能降耗,单线产量不断加大,伴随着产品结构的单一,无法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小吨位生产又面临高能耗、高成本的困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结构,该结构采用一窑多线配置,在有效控制玻璃液温度均匀性及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大吨位浮法玻璃熔窑节能降耗及产品多样化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结构,包括玻璃熔窑,所述玻璃熔窑连接卡脖,所述卡脖连接主线冷却部,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一侧连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支线冷却部,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中轴线与所述玻璃熔窑的中轴线间有偏移,且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中轴线偏向与所述支线冷却部相对的一侧。

本发明在主线冷却部前端(卡脖后端)的一侧接一个或多个支线通道及冷却部,从而一个玻璃熔窑配置多条生产线,即一条主线外加一条或多条支线,同时,根据主线和支线各种产量需要将主线冷却部中轴线向支线冷却部相对侧进行适当偏移,使得卡脖过来的热玻璃更多地直接进入支线通道,进而提高了支线出口温度,满足支线浮法成型的温度需要,突破无法有效控制玻璃液温度的难题,解决了因主线和支线玻璃流经距离不同以及主线和支线拉引量不同而导致的玻璃液温度差异,实现了大吨位浮法玻璃熔窑的一窑多线生产,在节能降耗的同时,解决了现有生产线产品单一问题,可利用一个玻璃熔窑同时生产不同种类玻璃,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本发明的玻璃液均匀性好,玻璃成品质量高。本发明大幅减小了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了大型熔窑的熔化能力,同时满足了节能降耗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主线冷却部与所述支线冷却部间连有支线通道,所述支线通道一端与主线冷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线冷却部连接,所述支线通道与所述主线冷却部连接的连接口位于所述主线冷却部的前半段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通道与所述主线冷却部连接的连接口处设有导流角。因为有玻璃滞留,根据滞留区域大小,设置导流角大小,从而有效引导玻璃液流入支线冷却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冷却部与所述主线冷却部平行或垂直,即:主线和支线平行或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中轴线与所述玻璃熔窑1的中轴线间0<偏移距离<20m。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通道呈直线或l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通道内设有可启闭的玻璃液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线通道的长度为:0<支线通道的长度<50m。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角位于所述卡脖的末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浮法玻璃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线冷却部和支线冷却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线冷却部和支线通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结构,包括玻璃熔窑1,所述玻璃熔窑1连接卡脖2,卡脖处设有卡脖水包和搅拌器,所述卡脖2连接主线冷却部3,所述主线冷却部3的一侧连有支线通道5,支线通道5一端与主线冷却部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线冷却部4连接,所述支线通道5与主线冷却部3连接的连接口5-1位于所述主线冷却部3的前半段内,为减少玻璃液滞留,连接口5-1处设有导流角6,该导流角可采用倒角形式,位于卡脖2的末端。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2,图3所示,支线通道5和主线冷却部3连接处,支线的碹是内插入设计,主线冷却部3的碹采用两节碹设计。支线通道5的长度优选0<支线通道的长度<50m,该支线通道5呈l形(或直线形),使得支线冷却部4与主线冷却部3平行(或垂直),主线冷却部3后端是主线出口3-1,主线出口3-1处有主线闸板控制主线拉引量,支线冷却部4后端是支线出口4-1,支线出口4-1处有支线闸板控制支线拉引量。所述主线冷却部3的中轴线a与玻璃熔窑1的中轴线b间有偏移,且所述主线冷却部3的中轴线a偏向于与所述支线冷却部4相对的一侧,主线冷却部3的中轴线a与玻璃熔窑1的中轴线b间0<偏移距离d<20m,使得有足够的热玻璃液流入支线冷却部4,确保支线出口4-1的玻璃成型温度。支线通道5内还可设置玻璃液加热装置,可以视生产情况选择开启或关闭。

主线冷却部3连接主线生产线,支线冷却部4连接支线生产线,其中,主线冷却部3和支线冷却部4上分别连有流道,流道上连有锡槽,锡槽上连有退火窑,退火窑上连有冷端。主线和支线的拉引量总和与玻璃熔窑1的总熔化量相匹配。为保证支线出口4-1处的温度利于后续的锡槽成型,支线冷却部4不能过大(支线冷却部4的玻璃液容纳体积小于主线冷却部3的玻璃液容纳体积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结构,包括玻璃熔窑,所述玻璃熔窑连接卡脖,所述卡脖连接主线冷却部,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一侧连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支线冷却部,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中轴线与所述玻璃熔窑的中轴线间有偏移,且所述主线冷却部的中轴线偏向与所述支线冷却部相对的一侧。本发明将主线冷却部中轴线向支线冷却部相对侧进行适当偏移,使得卡脖过来的热玻璃更多地直接进入支线通道,解决了因主线和支线拉引量不同而导致的玻璃液温度差异,实现了大吨位浮法玻璃熔窑的一窑多线生产,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易乔木;刘怀艺;王桂荣;陈德成;朴血;柳仕旭;谭利;宫俊峰;关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8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