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54835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材和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自唐宋以来,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铁皮石斛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越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内以广西、云南、贵州等为原主产区。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在《神农本草经》中,铁皮石斛被列为上品,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癌,抗疲劳,扩张血管的作用。由于人类生活范围不断的扩大,加上长期的过渡采摘,现野生资源已临枯竭,收购量大幅度下降。我国已禁止采伐多年,使得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扬。铁皮石斛因野生资源枯竭而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大量人工栽培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茶树菇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葡聚糖、菌蛋白、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菇柄脆嫩爽口,味道清香。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铁、钾、锌、硒等元素都高于其它菌类,中医认为该菇具有补肾、利尿、治腰酸痛、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是高血压、心血管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又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根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检验报告,茶树菇营养成分为:每100克(干菇)含蛋白质14.2克,纤维素14.4克,总糖9.93克;含钾4713.9毫克,钠186.6毫克,钙26.2毫克,铁42.3毫克。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益气开胃,有健脾止泻,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具有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防病能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临床实践证明,茶树菇对肾虚尿频、水肿、气喘,尤其小儿低热尿床,有独特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树菇由于含有多量的抗癌多糖,其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80%-90%,可见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因此,人们把茶树菇称做“中华神菇”、“保健食品”、“抗癌尖兵”。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它富含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其药用保健疗效高于其他食用菌。它味道鲜美,用作主菜、调味均佳;且有滋阴壮阳、美容保健之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风湿有独特疗效,对抗癌、降压、防衰、小儿低热、尿床有辅助治疗功能,民间称之为“神菇”。经查文献,目前未见套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方法的文献报道,通过分析茶树菇和铁皮石斛生长条件,发现两者所需营养成分和ph相似,加之两者都是喜阴、中低温、高空气湿度,因此,茶树菇和铁皮石斛套种,可以相互生长,从而在栽培得到铁皮石斛的同时也联产茶树菇,一举两得,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以解决铁皮石斛和茶树菇套种中所遇到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在栽培得到铁皮石斛的同时也生产茶树菇,一举两得,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配制茶树菇培养基,所述茶树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62-84份、稻壳12-22份、木糠10-20份、氯化钾3.8-6.4份、磷酸铁2.5-5.5份、氯化铵3-5份、氯化钙0.5-0.7份、氯化镁0.6-0.8份、碘酸钾0.2-0.3份、硼酸钙0.3-0.4份、钼酸钾0.2-0.4份、硫酸亚锌0.2-0.4份、硫酸亚锰0.2-0.3份、硫酸铜0.1-0.3份、氯化铁0.1-0.2份、糖6-10份、维生素0.2-0.4份、氨基酸0.2-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08-0.14份、维生素b10.08-0.12份、维生素b20.02-0.08份、维生素c0.02-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0.1份、异亮氨酸0.06-0.08份、脯氨酸0.04-0.07份、苯丙氨酸0.02-0.05份,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65%,所述茶树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34-136℃,压力为210-230kpa下灭菌2-4min,接入茶树菇菌丝母种,在23-26℃下培养,形成所述茶树菇菌丝,备用;所述配制的茶树菇培养基中不加入生长激素,有利于茶树菇菌丝的缓慢良好生长,致使菌丝生长不宜过快;此外加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65%,有利于提供茶树菇菌丝生长所需的高水分,加快菌丝生长;(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50-60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斜向下25-78度打孔,所打的孔径为3-4cm,深为5-9cm,相邻孔的间距为9-16cm,离地面0.35-0.6m间不打孔;(3)铁皮石斛的移栽:将长3-5cm的铁皮石斛移栽入步骤(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茶树菇菌丝和共生培养基,所述共生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70-88份、稻壳15-28份、木糠14-22份、氯化钾4-7份、磷酸铁2.5-5.5份、氯化铵3-5份、氯化钙0.5-0.7份、氯化镁0.6-0.8份、碘酸钾0.2-0.3份、硼酸钙0.3-0.4份、钼酸钾0.2-0.4份、硫酸亚锌0.2-0.4份、硫酸亚锰0.2-0.3份、硫酸铜0.1-0.3份、氯化铁0.1-0.2份、糖6-10份、维生素0.2-0.4份、氨基酸0.2-0.3份、吲哚丁酸0.05-1份、6-苄基腺膘呤0.04-0.08份、萘乙酸0.03-0.06份、琼脂0.1-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维生素a0.08-0.14份、维生素b10.08-0.12份、维生素b20.02-0.08份、维生素c0.02-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0.1份、异亮氨酸0.06-0.08份、脯氨酸0.04-0.07份、苯丙氨酸0.02-0.05份,所加水量使共生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66%;所述配制的共生培养基中加入生长激素(包括吲哚丁酸、6-苄基腺膘呤、萘乙酸),有利于茶树菇菌丝加快生长成实体和铁皮石斛幼苗长成成年铁皮石斛,缩短它们的培养周期,降低成本;(4)管理:温室大棚采取遮阳,控制温度、湿度,防虫、防病;(5)采收:所述茶树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7-12cm时可采收,铁皮石斛栽培1-1.5年后采收。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的糖均为甘蔗糖。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茶树菇培养基的ph值为5.2-6。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榕树、相思树、栲树、栎树、桑树、石栗树、栗树、合欢树和鹅掌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共生培养基的ph值为5.4-5.8。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遮阳采用的是60-80目的遮阳网遮阳的。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控制温度为16-20℃。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湿度为85%-90%。本发明培养基成分的作用如下:水稻秸秆粉末、稻壳、木糠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对铁皮石斛和茶树菇有利。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元素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缺少钙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变慢,缺钙和症初在生长点和幼叶,严重时,叶子变形和失绿,在叶子的边缘出现坏死斑点。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如果缺少镁,叶片失去了绿色,不能制造营养物质。碘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被誉为生命元素、智慧元素。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双子叶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于单子叶植物。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留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成萎蔫态。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铜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增强植物的抗性。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失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糖埋在土里水解后可以转成葡萄糖,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有利于植物多糖的积累。维生素对植物的生根有效应,能够促进植物生根。氨基酸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由于氨基酸本身的特性,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光合作用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二氧化碳的渗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对提高作物品质,增加vc和糖的含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吲哚丁酸主要用于插条生根,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6-苄基腺嘌呤,中文别名为2-苄氨基嘌呤,n-苄基腺苷,丙烯酸正丁酯,白色或类白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碱中稳定,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acid),简称na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无色固体,它的结构为萘的1号位置以羧甲基取代,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常用于商用的发根粉或发根剂中,在植物使用扦插法繁殖时使用。它也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琼脂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最好的固体剂,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分别配制使用两种不同营养元素含量的茶树菇培养基和共生培养基,以便适应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铁皮石斛和茶树菇菌丝共同栽培时的不同环境以及营养需求,实现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模式。而且本发明中的两种培养基均是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各营养元素能够产生了协同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铁皮石斛产量高、品质优(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铁皮石斛素、多糖、氨基酸等);(2)本发明的方法,在栽培得到铁皮石斛的同时也生产茶树菇,一举两得,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另外,栽培的茶树菇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在收获茶树菇之后,还可以继续套种经过步骤(1)培养的茶树菇菌丝,只需要适量加入共生培养基补足营养就可以了;(3)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实施例中,所述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配制茶树菇培养基,所述茶树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62-84份、稻壳12-22份、木糠10-20份、氯化钾3.8-6.4份、磷酸铁2.5-5.5份、氯化铵3-5份、氯化钙0.5-0.7份、氯化镁0.6-0.8份、碘酸钾0.2-0.3份、硼酸钙0.3-0.4份、钼酸钾0.2-0.4份、硫酸亚锌0.2-0.4份、硫酸亚锰0.2-0.3份、硫酸铜0.1-0.3份、氯化铁0.1-0.2份、甘蔗糖6-10份、维生素0.2-0.4份、氨基酸0.2-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08-0.14份、维生素b10.08-0.12份、维生素b20.02-0.08份、维生素c0.02-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0.1份、异亮氨酸0.06-0.08份、脯氨酸0.04-0.07份、苯丙氨酸0.02-0.05份,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65%,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2-6,所述茶树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34-136℃,压力为210-230kpa下灭菌2-4min,接入茶树菇菌丝母种,在23-26℃下培养,形成所述茶树菇菌丝,备用;(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榕树、相思树、栲树、栎树、桑树、石栗树、栗树、合欢树和鹅掌树中的一种或多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50-60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斜向下25-78度打孔,所打的孔径为3-4cm,深为5-9cm,相邻孔的间距为9-16cm,离地面0.35-0.6m间不打孔;(3)铁皮石斛的移栽:将长3-5cm的铁皮石斛移栽入步骤(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茶树菇菌丝和共生培养基,所述共生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70-88份、稻壳15-28份、木糠14-22份、氯化钾4-7份、磷酸铁2.5-5.5份、氯化铵3-5份、氯化钙0.5-0.7份、氯化镁0.6-0.8份、碘酸钾0.2-0.3份、硼酸钙0.3-0.4份、钼酸钾0.2-0.4份、硫酸亚锌0.2-0.4份、硫酸亚锰0.2-0.3份、硫酸铜0.1-0.3份、氯化铁0.1-0.2份、甘蔗糖6-10份、维生素0.2-0.4份、氨基酸0.2-0.3份、吲哚丁酸0.05-1份、6-苄基腺膘呤0.04-0.08份、萘乙酸0.03-0.06份、琼脂0.1-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08-0.14份、维生素b10.08-0.12份、维生素b20.02-0.08份、维生素c0.02-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0.1份、异亮氨酸0.06-0.08份、脯氨酸0.04-0.07份、苯丙氨酸0.02-0.05份,所加水量使共生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66%,所述共生培养基的ph值为5.4-5.8;(4)管理:温室大棚采取60-8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6-20℃、湿度为85%-90%,做好铁皮石斛、茶树菇的防虫、防病等灾害工作;(5)采收:所述茶树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7-12cm时可采收,铁皮石斛栽培1-1.5年后采收。下面以更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实施例1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配制茶树菇培养基,所述茶树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72份、稻壳18份、木糠15份、氯化钾5份、磷酸铁4份、氯化铵4份、氯化钙0.6份、氯化镁0.7份、碘酸钾0.2份、硼酸钙0.3份、钼酸钾0.3份、硫酸亚锌0.3份、硫酸亚锰0.2份、硫酸铜0.2份、氯化铁0.1份、甘蔗糖8份、维生素0.3份、氨基酸0.2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11份、维生素b10.1份、维生素b20.05份、维生素c0.04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份、异亮氨酸0.06份、脯氨酸0.04份、苯丙氨酸0.02份,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4%,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6,所述茶树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35℃,压力为220kpa下灭菌3min,接入茶树菇菌丝母种,在25℃下培养,形成所述茶树菇菌丝,备用;(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为榕树,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55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斜向下50度打孔,所打的孔径为3.6cm,深为7cm,相邻孔的间距为13cm,离地面0.5m间不打孔;(3)铁皮石斛的移栽:将长4cm的铁皮石斛移栽入步骤(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茶树菇菌丝和共生培养基,所述共生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80份、稻壳22份、木糠18份、氯化钾6份、磷酸铁4份、氯化铵4份、氯化钙0.6份、氯化镁0.7份、碘酸钾0.2份、硼酸钙0.3份、钼酸钾0.3份、硫酸亚锌0.3份、硫酸亚锰0.2份、硫酸铜0.2份、氯化铁0.1份、甘蔗糖8份、维生素0.3份、氨基酸0.2份、吲哚丁酸0.08份、6-苄基腺膘呤0.06份、萘乙酸0.05份、琼脂0.2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11份、维生素b10.1份、维生素b20.05份、维生素c0.04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份、异亮氨酸0.06份、脯氨酸0.04份、苯丙氨酸0.02份,所加水量使共生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4%,所述共生培养基的ph值为5.6;(4)管理:温室大棚采取7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8℃、湿度为88%,做好铁皮石斛、茶树菇的防虫、防病等灾害工作;(5)采收:所述茶树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0cm时可采收,铁皮石斛栽培1.3年后采收。实施例2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配制茶树菇培养基,所述茶树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63份、稻壳12份、木糠10份、氯化钾3.8份、磷酸铁2.5份、氯化铵3份、氯化钙0.5份、氯化镁0.6份、碘酸钾0.2份、硼酸钙0.3份、钼酸钾0.2份、硫酸亚锌0.2份、硫酸亚锰0.2份、硫酸铜0.1份、氯化铁0.1份、甘蔗糖6份、维生素0.2份、氨基酸0.2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08份、维生素b10.08份、维生素b20.02份、维生素c0.02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份、异亮氨酸0.06份、脯氨酸0.04份、苯丙氨酸0.02份,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3,所述茶树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34-℃,压力为210kpa下灭菌4min,接入茶树菇菌丝母种,在23℃下培养,形成所述茶树菇菌丝,备用;(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为桑树,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50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斜向下25度打孔,所打的孔径为3.2cm,深为5cm,相邻孔的间距为9cm,离地面0.35m间不打孔;(3)铁皮石斛的移栽:将长3cm的铁皮石斛移栽入步骤(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茶树菇菌丝和共生培养基,所述共生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72份、稻壳15份、木糠14份、氯化钾4份、磷酸铁2.5份、氯化铵3份、氯化钙0.5份、氯化镁0.6份、碘酸钾0.2份、硼酸钙0.3份、钼酸钾0.2份、硫酸亚锌0.2份、硫酸亚锰0.2份、硫酸铜0.1份、氯化铁0.1份、甘蔗糖6份、维生素0.2份、氨基酸0.2份、吲哚丁酸0.05份、6-苄基腺膘呤0.04份、萘乙酸0.03份、琼脂0.1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08份、维生素b10.08份、维生素b20.02份、维生素c0.02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08份、异亮氨酸0.06份、脯氨酸0.04份、苯丙氨酸0.02份,所加水量使共生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2%,所述共生培养基的ph值为5.5;(4)管理:温室大棚采取6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6℃、湿度为85%,做好铁皮石斛、茶树菇的防虫、防病等灾害工作;(5)采收:所述茶树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8cm时可采收,铁皮石斛栽培1.1年后采收。实施例3一种铁皮石斛和茶树菇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菇菌丝的培养:配制茶树菇培养基,所述茶树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83份、稻壳22份、木糠20份、氯化钾6.4份、磷酸铁5.5份、氯化铵5份、氯化钙0.7份、氯化镁0.8份、碘酸钾0.3份、硼酸钙0.4份、钼酸钾0.4份、硫酸亚锌0.4份、硫酸亚锰0.3份、硫酸铜0.3份、氯化铁0.2份、甘蔗糖10份、维生素0.4份、氨基酸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14份、维生素b10.12份、维生素b20.08份、维生素c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1份、异亮氨酸0.08份、脯氨酸0.07份、苯丙氨酸0.05份,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6,所述茶树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36℃,压力为230kpa下灭菌2min,接入茶树菇菌丝母种,在26℃下培养,形成所述茶树菇菌丝,备用;(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为榕树、相思树或栲树,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60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斜向下76度打孔,所打的孔径为4cm,深为9cm,相邻孔的间距为15cm,离地面0.6m间不打孔;(3)铁皮石斛的移栽:将长5cm的铁皮石斛移栽入步骤(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茶树菇菌丝和共生培养基,所述共生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粉末88份、稻壳28份、木糠22份、氯化钾7份、磷酸铁5.5份、氯化铵5份、氯化钙0.7份、氯化镁0.8份、碘酸钾0.3份、硼酸钙0.4份、钼酸钾0.4份、硫酸亚锌0.4份、硫酸亚锰0.3份、硫酸铜0.3份、氯化铁0.2份、甘蔗糖10份、维生素0.4份、氨基酸0.3份、吲哚丁酸1份、6-苄基腺膘呤0.08份、萘乙酸0.06份、琼脂0.3份和水,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生素a0.14份、维生素b10.12份、维生素b20.08份、维生素c0.06份,所述氨基酸由以下组分组成:甘氨酸0.1份、异亮氨酸0.08份、脯氨酸0.07份、苯丙氨酸0.05份,所加水量使共生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6%,所述共生培养基的ph值为5.8;(4)管理:温室大棚采取8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20℃、湿度为90%,做好铁皮石斛、茶树菇的防虫、防病等灾害工作;(5)采收:所述茶树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2cm时可采收,铁皮石斛栽培1.5年后采收。采用相同的株苗,采用实施例1-3方法种植铁皮石斛(分别设为实验组1-3),采用专利文献“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4509440a)”中的实施例1-3培养基种植铁皮石斛(分别设为对照组1-3),光照、湿度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各组栽培3个月后,每组采摘10株铁皮石斛测量铁皮石斛素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得率和长度,其中设对照组1测量得的铁皮石斛素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得率和长度的结果分别为0、0、0、0,其他组对比,结果见下表。序组铁皮石斛素含量平均提高率(%)多糖含量平均提高率(%)氨基酸含量平均提高率(%)铁皮石斛平均提高长度(cm)实验组138.8618.5638.511.72实验组236.1116.3437.181.55实验组341.7419.1640.731.96对照组10000对照组20.120.130.120.32对照组30.110.10.150.26由表可知,与对照组1-3相比,实验组1-3种植的铁皮石斛的铁皮石斛素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长度均有所提高,说明了本发明配制的共生培养基(含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激素等)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产生了协同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铁皮石斛产量高、品质优(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铁皮石斛素、多糖、氨基酸等)。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